益气化痰汤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益气化痰汤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王鹏飞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民医院7434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采用益气化痰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并知情同意。将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益气化痰汤)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2%(41/44)、70.5%(31/44),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侧、右侧踝肱指数对比,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左侧、右侧踝肱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益气化痰汤进行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症状,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益气化痰汤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需截肢,甚至危及生命[1]。目前临床对于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不同种类的西药给于,但多数很难对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属于“脉弊”、“脱疽”等范畴[2]。而且,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获得较好临床效果。本研究以88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益气化痰汤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现将详细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并对本次研究充分知情,且88例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将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4例患者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8.5±5.6)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7±2.2)年。对照组44例患者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8.6±5.2)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5±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包括给予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控制饮食、稳定血糖水平等,并以0.5g盐酸二甲双胍片(鞍山九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0212)口服,2次/d。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汤,药方为:橘红5g,竹茹、枳实、桃仁、田七、胆星、法夏各10g,茯苓、丹参、浙贝各20g,五爪龙、北芪各30g。以上药方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每周服用5剂。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且在接受本次治疗期间均停止使用其他和本病相关的药物,防止对本次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1.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糖恢复到标准值,为显效;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接近标准值,为有效;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或血糖无变化,为无效[3];总有效率等于显效例数加有效例数,二者之和除以总例数,所得数据乘以100%即可。?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下肢踝肱指数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44例患者中,3例无效(占6.8%),21例有效(占47.7%),20例显效(45.5%),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44例患者中,13例无效(占29.5%),16例有效(占36.4%),15例显效(占34.1%),总有效率为70.5%。两组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左侧、右侧踝肱指数分别为(0.6±0.2)、(0.6±0.1),对照组则为(0.6±0.1)、(0.6±0.2),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左侧、右侧踝肱指数分别为(0.9±0.3)、(0.9±0.2),对照组则为(0.7±0.1)、(0.7±0.3),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较高。而且,该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都会导致患者进展为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致残致死率高[4]。当前,临床上多采用常规综合方法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包括控制饮食、降糖、降脂、扩张血管、抗凝等,但临床应用效果不佳;而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在临床接受相关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治疗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综合方法就很难再满足临床需求。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属于“脉弊”、“脱疽”等范畴,认为该病是消渴病的变证。现代中医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暴饮暴食导致脾胃损伤,或年老体衰,脾虚气虚,水液不归正化,留而化为痰浊水湿;气虚无力,血运不畅;痰湿瘀血阻于脉络,血行不畅,血脉阻塞,而引发该病[5]。由此可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是气虚痰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以化痰祛瘀、益气健脾为主。

本研究所用益气化痰汤中,君药为五爪龙、北芪,能有效发挥活血化瘀的功效;辅以胆星、浙贝、竹茹,能在清热利湿的同时,有效发挥清热祛痰的功效;佐药为桃仁、丹参、枳实,具有行气活血、化痰祛瘀的功效。此外,现代药理认为,黄芪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能对残存的胰岛β细胞进行刺激,促使其释放胰岛素,且能对自由基进行清除。此外,黄芪还能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进行改善,降低其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压积等,从而对血小板聚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促使患者机体免疫力得到提升。此外,丹参能有效发挥抑制动脉硬化形成的作用,在体外能对葡萄糖与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作用进行抑制。诸药连用,共奏化痰祛瘀、益气健脾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2%、70.5%(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左侧、右侧踝肱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凸显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采用益气化痰汤治疗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益气化痰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志颜,陈于翠,段公,等.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4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8):1178-1180.

[2]唐汉平,李宝华.自拟益气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53-654.

[3]周敏.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应用益气化痰汤治疗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6):996+998.

[4]吕树泉,张淑芳,王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2):92-94.

[5]徐瑞颜,李乐愚.益气化痰汤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50例[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