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的渗透对“塔”的造物意义

/ 1

浅谈佛教的渗透对“塔”的造物意义

赵菁(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作者简介:赵菁,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互为融合,佛教的雕塑、铸造、以及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创造都对中国的文化影响之深且广,文章对佛教对“塔”的造物意义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佛教;渗透;塔;造物意义中图分类号:B947.2

1塔的含义和传说

由于印度“塔”的发音是topa,我国古代通常把它称作“浮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指的就是佛塔。而“塔”这个中文字里的“土”字旁,含有封土之下埋有尸骨或“舍利”之意。

关于佛塔有两种传说:第一种:佛陀被弟子从毗舍问怎么样才能表示他的忠心和虔诚时,没答话,然后把身上披的方袍铺于地,再将缘钵倒扣于在袍上,又再把锡杖竖立在缘钵上,于是,一座塔的基本雏形便形成了。第二种是出自“舍身饲虎”这个佛教故事。其中饲虎的小王子留下的白骨(舍利),被摩国王建造了一座高高的风木来埋葬设立,这种坟墓建筑便成了塔的雏形。

2佛塔造物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东汉到唐朝初年,是古塔发展的第一时期。这一时期是印度佛塔和我国传统简直形式的互相结合,是不断磨合的阶段。这一时期中,汉明帝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首都洛阳兴建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第二阶段:从唐朝至两宋、辽、金时期,是我国古塔造物发展的鼎盛时期。第三阶段:从元到明再到清代。最为明显的是,由于喇嘛教的传播,喇嘛塔加入了中国佛塔的行列。

3佛塔的内部构造

最早,塔是由台座、覆钵、宝匣和相轮四个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后来,台座部分增高,而覆钵、宝匣和相轮就相对缩小。覆钵、宝匣和相轮安置在塔顶,塔顶高耸,直冲云霄,四周用金属相轮匡匝,表示巡回九天。尖顶下安放宝瓶,有的储存舍利。瓶下台基做成莲花托盘,表示“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静崇高境界。这种三位一体的标志,成为“刹”,所以我国佛教寺院也叫古刹。而塔的太做部分则成为塔身。刹,既有宗教意义,又对塔起了装饰作用。

4中国佛塔造型形式种类

楼阁式塔:在中国古塔中的历史最悠久、体形最高大、保存数量最多,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佛塔建筑样式;亭阁式:在中国古塔中的数量和地位仅次于楼阁式塔;密檐式塔:是印度的覆钵式塔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花塔:的主要特征,是在塔身的上半部装饰繁复的花饰。用来表现佛教中的莲花藏世界;覆钵式塔:是印度古老的传统佛塔形制,在中国很早就开始建造了,主要流行于元代以后;金刚宝座式塔:下面有一个高大的基座,座上建有五塔,位于中间的一塔比较高大,而位于四角的四塔相对比较矮小

5佛塔造物进程

我国早先的塔大都是木塔。木塔主要流行在东汉、魏晋与南北朝时期,是用汉民族传统的木结构方法建造成的。但它有着致命的弱点,容易起火。所以人们开始用防火性能较好的砖石来建塔,又随着砖的产量的不断增加和用砖技术的发展,砖塔逐渐替代了木塔。用到了一种叫叠涩的砌筑技艺,将塔檐砌筑得各有姿色,并在砖塔上装饰各种多变的浮雕纹样。现在所知的砖石塔,最早的例子是《洛阳伽蓝记》中所说的太康寺三层浮图。现存最早的砖塔,是北魏正光元年(520年)的嵩岳寺塔;现存最早的石塔是山东历城四门塔,是隋朝大业七年(611年)建筑的。砖石塔是唐代以后兴起的,中国现存的大部分古塔都是属于这种建筑类型。宋代以后,人们有时候喜欢用雕模制范的方法来铸造金属塔。而用琉璃砖瓦砌筑的古塔,更为塔身的外表增添了一份璀璨夺目的光彩。此后,人们又利用金属的坚实和贵重建筑金属塔。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铸制于五代南汉时期,是现在保存最早的铁塔。

6佛塔中国化与中国哲学观的体现

在塔的造物规则中,塔的层数皆为奇数,而塔的平面皆为偶数。这是永恒不变的,除了构造上的原因外,其思想根源是出于中国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

在中国数字观中,数字有奇有偶,有阴有阳。天数为奇数又称为阳数;地数为偶数又称为阴数。天在上,是圆的,向高发展要用天奇数,而地在下,是方的,平面展开要用地偶数。这就是天地合一。

佛塔的边数也有其意义根源。四边形象征四圣谛;六边形象征六道轮回;八边形即是八相成道;十二边形指十二因缘等等。所以塔的平面皆为偶数。宋、辽、金由唐代的四方形转变为六角和八角形。这一发展解决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增强了抗震的性能。二是多面形塔扩大了登塔眺览的视野。

塔的层数也很有意义。奇数层在佛教中往往用来表示清白与崇高,所以塔的层数皆为奇数。这可以从佛教术语“七级浮屠”之说,侧面地看出基数的意义。

7结语

印度佛教的传入对我国宗教造物具有很大意义,而中国的宇宙观人生观又对印度佛塔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

佛塔那挺拔秀美的姿态,对佛寺组群和我国先进的城市轮廓面貌起着一定的作用,留存后世,成了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珍贵遗产。

参考文献:

[1]华瑞•索南才让.中国佛塔[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