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 1

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陈海娥陈育航钟惠媚

陈海娥陈育航钟惠媚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惠州516211)【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31-01

创伤性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因老年人骨质蔬松、肌群退变,轻度间接外力即可导致骨折,伤后又因长时间的卧位及被动体位,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等各种并发症。因此,做好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1术前访视

1.1术前一天到病房看望患者,详细阅读病历资料与相关检查,向相关医护人员了解病情、心理状态及家庭情况。到病房后先称呼患者,并询问陪护者与患者关系,进而引导患者叙述受伤原因和过程,借此机会切题进行术前宣教和手术重要性。

1.2术前心理护理

1.2.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很多老年患者因骨折致肢体肿胀,活动受限而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变得脾气暴燥,家人或医务人员稍有怠慢就破口大骂。或因家人工作繁忙未能整日陪伴,认为家人不重视,对其置之不理,加上治疗费用昂贵而变得忧心忡忡,顾虑重重,对来访人员表现淡漠,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等。针对以上问题,访视护士应加强与家属沟通,嘱家人尽量抽时间轮流看护和聊天,尤其是患者特别喜欢的的家人,共同疏导和帮助患者,将能起到促进治疗的作用。

1.2.2消除紧张、恐惧感。面对突然受伤骨折而导致生活习惯改变,心里受到严重创伤而产生恐惧、绝望等不良心里反应,害怕在搬运过程中难以忍受的疼痛及术后后遗症等顾虑。访视者宜向患者详细解释实施手术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手术者资历和成功案例,以及术后止痛措施等,使患者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初步了解和充分心理准备。

1.2指导患者做一些减压动作,如深呼吸、抬头耸肩,握拳松拳或抖动健则肢体,转移其注意力,使其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手术。

1.3正确评估病情及手术耐受力,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告知术前准备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嘱晚上好好休息并注意保暖,并告诉其术日会在手术室门前迎接他。根据术前访视评估内容,除了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还应做好急救药品、器材的准备,警惕潜在疾病的发作。

2术中护理

2.1术前半小时将手术间室温调至25℃至26℃,湿度50%至60%。提前10分钟在手术室大门口迎接患者。见到患者时热情称呼“某爷爷、某奶奶,我是昨天到病房探望过您的手术室护士,手术过程中将一直陪伴着您,请您放心”。增强其信任感和依赖感。入室后再次与麻醉医师、器械护士共同核对患者信息和术前准备情况,全面检查全身皮肤情况及有无松动牙齿或义齿,避免脱落致误吸。入室后注意保暖,上好约束带,严防坠床。

2.2建立静脉通道。为保证输液、输血通畅,宜采用20G或22G静脉留置针行四肢浅静脉穿刺,因老年人心肺功能欠佳,术中准确查看术中失血量和尿量,严格控制输血输液速度,以40-60滴/分为宜,防止肺水肿或心衰的发生。

2.3协助麻醉并做好解释工作。椎管内麻醉应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并在旁扶持,而气管插管麻醉病人则告知手术结束复苏期,咽喉部分泌物增多并有异物感,嘱患者用力咳嗽或作深呼吸,配合麻醉师顺利拔除气管导管和分泌物吸出。

2.4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和保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密切关注术中出血和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老年人对冷热反应不敏感,耐力差,术中勿过多暴露患者身体,注意头、颈、肩部和躯干保温。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骨隆突处和受压部位垫软垫,大量输血输液应加温,冲洗液37℃。如术中无菌单湿透,应及时更换,预防术后低体温和压疮的发生。

2.5术毕移动患者宜轻、稳、慢,移至平车后详细检查血压、呼吸是否平稳,各引流管引流通畅,运送途中注意保温,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防止坠床发生。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

3术后访视

术后3-5天到病房访视,了解切口愈合情况和麻醉后有无不良症状,嘱患者配合病房医生护士进行术后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并发放术后问卷调查表。搜集患者的意见或建议,对术前健康宣教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反馈及时完善改进宣教内容。

参考文献

[1]孙爱国.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7):622-623

[2]王北京.与患者沟通中不可忽略的几个要点[J].中国护理管理.2006.6(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