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创设情境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论小学数学创设情境的策略

徐红

徐红(新疆农二师223团中学新疆和静841300)

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兴趣情境

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然而,小学生关心、易于探究的往往是那些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问题。因此,数学情境应更多地关注他们所关心的内容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这样才能促使儿童的经验数学化。童话故事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最爱,把数学问题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能够给数学问题赋予情节,甚至赋予生命,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老师可以用语言描绘、画面再现、音乐渲染三者有机结合来创设情境。这种方法适合在低年级的学生中使用。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更多地乐于参与活动性情境。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倒数》的教学中,教师先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会打倒立吗?学生马上被吸引住了,接着出示一张打倒立的图片,说说与正常站立有什么不同?学生马上抓住了倒立特征——头脚颠倒交换位置。接着安排给汉字和数字打倒立,从而生动地引出了倒数。这样的情境教学,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满了趣味。

2.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本能及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要逐步培养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让学生在充满疑问的情境中,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思维的方向,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情境依赖于特定的场景,如同现实情境需要具体的现实生活画面或场景作支撑。因此,一个富含数学信息的场景使情境创设成为可能,也从可能转为现实。

可以这样说,这样的题组像是一个问题情境,不如说,它像一个场景。学生只要使用原有的计算活动经验,就能正确写出每题的得数。空格的呈现无疑是突兀的。但正是这一突兀的空缺,迫使学生介入思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建立模型,从场景走进情境,实现知识迁移。最后,获取60×7和600×7的结果,这样大大地增强学生的思考含量,使这一场景更有价值、更有核心的内涵。

因此,以问题创设情境要有明确目标,同时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

3.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创设探究情境

把学过的知识用于新的情境,或者用新的视角去审视旧的知识,便会有不同的收获。在数学的学习中,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可以说数学知识是一环套一环的。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设置障碍,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创设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从而产生对问题刨根问底的欲望,来吸引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统计》一课,教学的重点是用一个方格表示2个单位。教师先让学生利用一年级学会的方法一个方格表示1个单位绘图,学生很快发现格子不够用,这时教师适时提问:在这张方格图中怎样能把这些数直观准确地表示出来?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很快讨论出可以用一个方格表示2个单位。在这里可以看到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新旧的冲突,以及数学知识本身所具备的魅力,创设出学习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探究的欲望。

4.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创设操作情境

实践操作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操作情境,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摆弄的实践机会,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掌握思维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不能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他们,而要努力地拓展研究的时空,让学生在广阔的、开发性的时空中,让学生通过摸摸数数、折折拼拼、剪剪补补、比比、量量等演练,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如教学圆的认识时,不要简单地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去告诉学生圆的特征,而是根据学生急于动手的心理,让学生把圆形纸片折一折,再把折痕画一画,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说一说。在学生动手实践,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揭示圆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在这一新知的获取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又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自主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5.让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创设活动情境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同时运用于生活实际,不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发展和延伸,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学习新知后,可以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可以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用数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百分数后,可组织学生调查研究如下问题,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银行进行存款、取款,到商店购买打折的商品,使学生熟悉存款的方法、计算利息的方法及打折商品价格的计算方法。像这样,把学生研究的空间多渠道引导到课外,不但可以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的关系,而且还能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参与的研究活动中获得经验,形成爱探究、乐求知的良好心理倾向。

综上所述,因为情境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因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掌握创设情境的途径和方法,并掌握适当的时机,精心创设数学情境,去触动学生的情感领域。在知识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巧妙组织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从而进入积极参与思维状态,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为优化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