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骨与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

谭红卫吕志丹耿向东

谭红卫吕志丹耿向东(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208-02

【摘要】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一般不很困难,但治疗效果却往往不够满意。除去某些因损伤严重、病情复杂而引起的不易避免的后遗症外,由于重治疗、轻康复的医疗观点造成的功能障碍十分常见。如经长期外固定治疗骨折的患者常发生关节活动障碍,甚至关节僵硬,以及肌肉萎缩、粘连、变性等等。而其中有些功能障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里,合理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骨与关节损伤康复

康复治疗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主动活动是锻炼的根本,被动活动则是它的准备和补充。早期康复阶段以被动活动为主,中晚期康复治疗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

1.早期康复方式损伤后或手术后4~6周内,其方式有

(1)抬高患肢以利静脉、淋巴回流,消除肿胀。

(2)按摩对损伤部位以远的肢体进行按摩,以利消肿和解除肌痉挛。

(3)关节的被动运动昏迷、截瘫患者无法进行主动活动时,对其未僵硬的关节进行轻柔的被动活动,以预防粘连。

(4)肢体末端未包括在固定范围内的关节,应进行多次主动活动。

(5)肢体固定范围内的肌肉,行等长收缩,每日进行多次。

(6)骨折关节或骨干骨折两端关节的活动则应视内固定、外固定方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骨干骨折坚强的固定、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固定等术后,在手术疼痛缓解之后,即可开始练习关节活动,幅度逐渐加大,在骨折愈合之前,关节活动范围多可接近正常;如小腿骨干骨折行有效短外固定之后,可以早期开始膝关节、踝关节的活动。

(7)持续被动运动(CPM)器械的应用病人在术后(如坚强内固定术、关节松解术等)麻醉作用尚未消失之前,将患肢置于CPM器械上,有限度、有节律地进行持续的关节被动活动,可产生良好的疗效。

早期康复治疗中,应以治疗原则为指导,此期骨折尚未愈合,锻炼活动时须避免发生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髋内收,Colles骨折的腕背伸等都有加重骨折移位的可能而不能进行此种活动。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中期康复方式

损伤后或手术后1~3个月,此期软组织已愈合但发生粘连,骨折尚未完全愈合,被固定的关节粘连,肢体肌肉萎缩,但尚未挛缩,此期康复目的是恢复肌力和活动关节。方式有:

(1)主动锻炼患肢肌力肌力Ⅲ级以上者,逐渐增加抗阻力锻炼。

(2)关节活动锻炼因骨折尚来完全愈合,关节活动也要循序渐进。

3.晚期康复方式

指骨折已愈合,去除外固定情况下,此时主要病理变化是关节内、外软组织粘连,韧带挛缩、肌肉萎缩与挛缩。此期的目的是增强肌力,克服挛缩和活动关节。

(1)肌力的锻炼需要渐进性、持久性的锻炼,从简单到复杂,肌力达Ⅲ级者,主要通过抗阻力训练来增强肌力。

(2)关节活动锻炼包括主动活动、被动活动及两者交替的练习,目的在于恢复关节的主要功能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如膝关节主要为伸屈活动,应先练伸直,以便能稳定站立;肘关节以伸屈为重点,但屈曲比伸直在日常生活中更为重要。具体康复方式举例:膝关节屈曲障碍。主动活动是利用肌肉收缩来进行;被动活动则可以坐于床上屈膝,双手合抱小腿前面中下部,以双臂和将膝关节屈曲或者站立位,两手扶墙或护栏,屈膝下蹲,以自己躯干的重量向下压,被动屈曲关节,被动屈膝的程度和力量,病人可以控制,逐日进行,慢慢发生效果。

(3)理疗包括电、热、超声等治疗,可缓解疼痛促进血运,可作为浦助手段。

(4)手法和手术治疗方式对较严重的关节粘连与肌肉挛缩者,自我锻炼无效时,可行手法治疗,但应有前提:①骨折牢固愈合,手法治宁时不致发生再骨折。②肌力Ⅲ级以上。③能积极配合治疗。如膝关节,麻醉下术者抱住小腿以双臂或重力、躯干力,使膝被动屈曲,当听到组织撕裂声并有屈曲角度增加时,则谓成功。手术治疗也可进一步改善某些经过康复手段不见成效的肢体障碍,如关节松解术、关节重建术、关节融合术等。

参考文献

[1]苏博文.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及时诊断与早期救治[期刊论文]-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6(05).

[2]骨与关节十年与中国-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3(2).

[3]南登昆.康复医学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