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陈晓玲宋倩(通讯作者)

陈晓玲宋倩(通讯作者)

(南通市中医院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的关键性超声图像特征,以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结合35例乳腺良恶性占位的病理诊断,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间声像图的改变,分析总结乳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寻求早期乳腺癌的关键性特征。结果乳腺癌均具有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内部回声偏低不均匀,内部结构紊乱,有微小钙化等特征,但特征性的微小钙化是早期乳腺癌的关键性图像。结论微小钙化是乳腺癌的关键性超声图像特征,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特征病理对照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118-02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valueofhigh-frequencyultrasonicintheearlydiagnosisofbreastcarcinomabystudyingthecriticalfeaturesofultrasonicimages.Methods:Wecombine35casesofpathologicdiagnosisrelatedtothebenigntumorandmalignanttumorofbreast,comparetheultrasonographychangesbetweenthem,analyzeandsummarizethefeaturesoftheultrasonographyinbreastcarcinomatofindoutthecriticalfeaturesintheearlystageofbreastcarcinoma.Results:Allofthebreastcarcinomashavethefeaturesofirregularshape,burredges,unevenandlowerinternalecho,disorderedinternalstructures,micro-calcificationandsoon.However,thefeaturedmicro-calcificationisacriticalimageoftheearlybreastcarcinoma.Conclusion:Micro-calcificationisthecriticalfeatureofultrasonographyinbreastcarcinoma,andColorDopplerofhigh-frequencyultrasoniciseffectiveintheearlydiagnosisofbreastcarcinoma.

【Keywords】breastcarcinomaultrasoundfeaturepathologiccontrastanalysis

近年来,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普遍认为与环境、食品、生存压力等有关。随着乳腺普查的常规化,乳腺肿瘤的早期检出率不断上升。乳腺普查主要依赖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本组研究就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寻求乳腺癌的关键性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0~2012年,在我院乳腺外科手术的35例乳腺占位患者,年龄27~55岁,平均42岁;乳腺癌20例,其中右侧11例,左侧9例。乳腺良性病变15例,35例均经高频彩超检查并术后作病理证实。

1.2仪器和方法应用美国Philip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IU22高频探头,频率7~10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乳房,按常规依次扫查两侧乳房,观察乳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记录肿块部位、大小、内部回声、边界、纵横比,内有无沙砾样微小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等。

2结果

20例乳腺癌中,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13例,占65%;其他乳腺癌7例;15例良性病变中,10例为乳腺纤维腺瘤,5例为乳腺病。乳腺癌病灶最小为0.7×0.6㎝,最大为7.0×6.3㎝;其中大于2cm的11例,具有较为典型的恶性肿瘤超声特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较低回声区,呈“蟹足样”,无包膜回声,后方回声衰减,内部回声不均匀,其中9例可见沙砾样微小钙化,彩色血流信号较为丰富。大于2cm的的纤维腺瘤图像,超声特征也较为显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尤其是瘤体感较强,内部回声均匀;乳腺增生的病例内部回声也比较均匀,无包膜回声,未见沙砾样微小钙化。乳腺癌中2例病灶小于1cm的病例,呈低回声区,形态及内部回声等显示不清,但其中一例显示微小钙化;7例大小在1-2cm的病例,3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无包膜,5例可见微小钙化。本组良性病例中未见微小钙化表现。

3讨论

近年来,随着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频超声对大的(>2cm)乳腺癌的诊断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也不断提高。从本组病灶较大(>2cm)的11例乳腺癌图像看,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占72.7%。与报道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占50%~80%[1]相符。图像表现为浸润性特征,形态不规则、包膜不明显、边缘毛刺呈“蟹足样”,这与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穿破导管或腺泡的基底膜侵入间质,进而向周围组织浸润有关。

病灶较大的病例图像,还可以明显显示内部回声的不均匀、彩色血流信号丰富等特征外,随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对病灶较大的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不断提高。

但病灶较小(<2cm)的病例,超声图像特征不是很明显,所以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特征性表现有待探讨。从本组病例看,9例小的病灶中,6例可见沙砾样的微小钙化,占66.7%。乳腺癌内微小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有文献[2]认为是由于癌细胞代谢比较旺盛,癌细胞内丰富的钙磷元素,容易引起腺泡和导管内的钙盐沉积,形成细颗粒样微小钙化,此图像的出现,标志着乳腺肿块恶性程度更高。有学者指出沙砾样钙化的有无在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乳腺良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3]。而在乳腺普查中,对于较小的肿块(<2cm),沙砾样的微小钙化易于检出,较其他乳腺癌特征性图像更易鉴别,是易引起重视的标志,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在超声最易漏诊的没有形成结节的乳腺原位癌[4]中,如本组中有一例乳腺癌表现为弥漫的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但出现了紧密聚集的沙砾样钙化,但周围结构紊乱,回声偏高,比较钙化回声不是很强,当时超声诊断为乳腺增生,而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所以紧密聚集的沙砾样钙化,必须引起重视。

但必须注意的是,微小钙化图像,并不都提示乳腺癌,微小钙化图像本身也有特征,沙砾样钙化紧密聚集,回声较强。笔者曾随访两病例,1例发现微小钙化,手术病理结果为阴性;1例未手术,随访10年,病灶依旧,未见恶性改变。所以临症中,对图像经验的积累与分析依然重要。

目前乳腺普查仍因乳腺彩超检查的便捷、无创、实时、价廉等优势作为首选。在普查中,一般选择中档彩超诊断设备,乳腺中沙砾样钙化图像受诊断仪器分辨率等因素影响不大,更表明沙砾样钙化图像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特征,应引起足够重视,以期进一步作彩色多普勒高档超声检查及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等超声诊断方式,结合X线钼靶、MRI的联合诊断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迎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3):219.

[2]霍春媛,闫振坤,陈丽波,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11,15(11):1915.

[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四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