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重症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 2

CCU重症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徐寒冰

徐寒冰(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450000)

【中图分类号】R338.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333-02

【关键词】CCU重症患者失眠护理

失眠是指入睡障碍和睡眠维持障碍。重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其疾病的转归及愈后状况,充足有效的睡眠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并可以降低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我科CCU重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寻求导致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探索减少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1年9月~2012年7月入住CCU的重病人,通过访谈式调查及临床观察发现存在睡眠障碍病例76例,其中女性47例,男性29例,平均年龄(63±10)岁。急性心肌梗死32例,心力衰竭16例,恶性心律失常5例,心血管介入治疗23例。以上患者对居住的病房环境、睡眠时光线及温度均无差异。

1.2方法与结果

自制睡眠问卷调查表,将睡眠质量分为很好,好,一般,差,极差。对住院2~3天的病人调查后结果为:很好4%、好7%、一般40%、差32%、极差17%。而经过相关护理措施后,很好、好、一般的比例达到了85%。

2、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2.1环境因素的影响与措施

CCU内各种仪器多且复杂,造成患者恐惧焦虑。环境的噪音包括:病房内监护仪的警报声,负压吸引器产生的吸痰声。医务人员为患者处理病症是的走动声及讨论声,其他患者的说话声、呻吟声等,研究表明外界声音超过60分贝,就会刺激患者的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使患者感到抑郁、头痛、幻觉、入睡困难、昼夜睡眠节律倒转。另外还有监护室昼夜打开的日光灯,夜间急诊病人的忙碌,也是造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护理措施:①调整CCU达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线,减少外界对视、嗅、听觉等器官的不良刺激,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②夜间关闭日光灯,使用床头灯,并把光线调至最小,各危重患者之间用布帘分隔。③睡前给患者充分吸痰;合理安置病床,将睡眠差的患者尽量远离产生噪音的病床,考虑到夜间接收抢救急诊危重患者,将急诊床位安置在周边,以减少大病房多种治疗抢救造成的相互干扰。④护士在操作时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拉上病床之间的隔帘。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噪音的不良影响,改善了病室的环境。

2.2体位不适的影响及措施

CCU的重症病人,由于病情的需要以及身体上带有各种监护设施,多数患者被迫采取被动卧位或被迫体位,长时间的被动体位会使患者极度不适,导致患者睡眠障碍。护理措施:①护士向患者讲解采取该体位对病体康复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心理配合,同时在不影响治疗和监护的情况下给肢体以被动运动,最大限度提供病人体位的最大舒适度,②对于由于被动或被迫体位造成的排尿困难的患者,也是护士需要给予解决的问题:给予腹部按摩、热敷,让患者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必要时按压穿刺部位,调整卧位和坐位,甚至立位等接近患者排尿习惯的体位,有利于排尿。

2.3心理因素的影响及对策

心理因素也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是另一个较大因素。CCU患者都是病情较重的,或是昏迷的,抢救多,病情变化快、病程长、不能根治、反复发作愈后差等因素都会成为不良刺激,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恐惧,从而影响睡眠。[1]针对这些情况,护士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恐惧焦虑患者需给予体贴关怀和安抚,积极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使其坚定信心,以乐观的态度主动配合治疗。

2.4经济压力的影响及对策

经济压力也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原因之一。有的自费患者或报销比例低的患者因为经济的原因,觉得给家庭造成负担,害怕连累子女,导致心情抑郁从而影响了睡眠。因此护士切不可当着病人面说一些治疗费用,催款的事情,应多找家属沟通,适当的时候安排家属对患者进行亲情关怀。使患者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得以缓解,睡眠得以改善。

2.5药物因素

CCU患者基本上需要长时间的静脉输注或泵入特殊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胺碘酮等,而这些药物又严格要求滴速,一般都很慢。长时间的输液特别是夜间病人担心熟睡翻

动引起输液不畅而不敢入睡,还有些药物如利尿剂、氨茶碱等应用后对睡眠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护士做治疗时应做好集中统筹安排,并且在患者入住CCU当天都给予静脉留置针应用,给予相关的知识宣教,同时加强夜间巡视,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2.6疾病本身

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悸、心前区不适和疼痛,均会加重患者失眠症状。对夜间容易突发呼吸困难的病人做好入睡前的准备如调高床头、吸氧、积极配合医生及早为病人用药。另外要积极为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因病情而又引起的心理情绪波动。

3结论

通过对76例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的调查分析,认为失眠主要由环境、心理、经济、舒适度改变以及病情影响等因素引起,针对上述各种诱发因素分别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睡眠状况得以改善。因此在监护室的工作中护士不但要操作娴熟,而且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蔼的工作态度,以及换位思考的工作理念,从而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使睡眠障碍患者摆脱失眠的困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赵丽杰,董保霞,王海云,等.ICU病人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4B):97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