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的辨证塞流法

/ 2

崩漏的辨证塞流法

燕凯萍

燕凯萍(山西省灵石县中医院山西灵石031300)

【中图分类号】R27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051-02

【关键词】崩漏辨证塞流法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崩漏的治疗大法在明代方约之便提出了塞流、澄源、复旧,治崩大法。并提出三者不可截然分割;但塞流是崩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塞流是治疗中的关键。塞流不成功则治疗中断,难以坚持下去。故而塞流治疗的好坏是崩漏的治疗关键,但塞流必不可一味止血,必须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临床上辨证有误时止血反而无效。辨证正确时塞流方能行之有效。因此我要提出临床上几种常用的辨证塞流法则。

1补肾止血法

曹××,女,41岁,现住水峪建材巷,自诉月经失调,经量过多且不能自止已2年。每次行经量多至少用卫生纸5卷,经来如潮水或如脉冲式行经,且每次行经均不能自止,多处就诊于中医,未见明显疗效,西医仅仅一味药吗富隆方能止血,每日一片,用二十二日停药,行经则再次如此,甚是痛苦,经人介绍就诊于我,现经来血多,伴见畏寒,手足心寒,半年来入夜盗汗,失眠多梦,常自觉疲劳,神疲乏力,肩背足跟困痛,舌质淡红,左脉沉微。

诊断:崩证

肾气亏虚型

当归10g熟地20g生白芍10g焦杜仲15g

红参10g生芪10g川断15g炒杜仲15g

阿胶(烊化)10g制龟板(先下)10g炙草10g

服药3剂,血量减少,继服2剂,血止。

妇人以血为本,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而血来源于脏腑,在脏腑中,心主血,脾生血、统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脏腑气血下注血海,血海满盈而为月经。冲任隶属于肾。因此脏腑功能失调可致月经失调,而月经失调可致脏腑功能失调,常相互影响而为病。

此例患者腰、肩、背、足跟痛,皆为肾主骨,肾虚则骨失所养而致,经血既行则阴血亏虚,气血不足,盗汗之症而发生,阴损及阳则畏寒,手足心寒,肾阴亏虚则心神失养而失眠难寐或梦多易醒,故本病例患者是经血妄行,肾气亏虚二者互相影响,相互为病,冲任隶属于肾,肾虚冲任统摄无权则经血崩中不止。故本例患者从肾论治,温补肾气,填精补血,肾精充足,肾气旺盛,冲任功能恢复,而经血自止。

2滋肾补血法

张××,女,42岁,该患者平素月经先期周期15—25天不等,量较多,此次月经于2月19日来潮,至今已达22天,经来量多如泉水,每日换纸8—9次,每次均能湿透卫生纸,且不能自止,在西医院就诊,给予中成药止血,有时能止,有时效果不佳,或止后几日复来,故来求诊于我,现腰困、背痛、肩胛痛、烦躁失眠,纳谷好,小便正常,平素手足心热形体消瘦,大便干,舌边红,苔薄,脉细数。

诊断:崩证

肾阴亏虚型

熟地24g生山药30g山萸肉18g丹皮10g

云苓10g泽泻10g生地10g制龟板10g(打)

旱莲草10g阿胶(烊化)10g内金10g

大小蓟各10g

冲任隶属于肾,肾藏精,精生血,精血同源,肾精血不足,肾主骨,骨失所养则消瘦,腰背困疼,阴虚心神失养则烦躁失眠,肾阴虚则肠失润而便干,阴虚生内热则手足心热,舌尖红苔薄,脉细数,均为肾阴虚内热之象。故该患者肾阴虚内热,则冲任热盛血行,而月经先期而量多。

故滋补肾精,清热止血,为该患者之治法,则肾精充足,精血内盛,兼清虚热而止血,则冲任血安而不妄行。

3温补冲任法

张××,女,42岁

该患者自诉近半年来,月经周期或提前或推后,经来量适中,此次月经提前8天而至,经量适可,但淋漓不尽至今已延续10余天,经色淡黯,轻微腰困,无腹痛,纳谷二便均正常,睡眠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漏证

冲任失固

阿胶(烊化)10g艾叶炭10g当归10g

熟地20g生白芍10g川芎6g

焦白术10g焦杜仲10g炙草10g

冲任隶属于肾,六七之年,肾气渐亏,则腰困,肾亏冲任失固,固摄失职,经来淋漓不止,颜色淡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均为肾亏之象。故治以四物养血之血,阿胶养血止血艾叶炭温经止血,焦白术、焦杜仲固脾肾而冲任摄血有力。

冲任隶属于肾,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肾藏精,精血互生,精血同源,肾精不足,肾气亏虚或虚寒内生或肾阴虚内热均可致血海失调,崩漏之证变生,血行不止,血量增多,则临床上需审其因,辨其证,而调之。则肾精充,肾气健,内热除而冲任安而血止。

4补益心脾而止血法

李春香,女,45岁,玉成人,该患者月经失调2年,每次行经则周期提前,周期仅为10—22天,经期无定天,量多,需用药方能止。自诉每次经来时用纸达3包,随即去本县县人民医院求诊于妇产科,妇科大夫给予妈富隆口服止血,每次1片,每日1次,连续21天,停药即行经。此次该患者经来血量再次增多,故来我科求诊于我希望中医调理,现该患者经来第二天,血量多,腰困、无腹痛、睡眠不安,常梦多易醒。纳谷不佳,二便尚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崩证

心脾两亏脾失统摄

故治以归脾汤加减如下:

红参(去芦)10g生芪30g焦白术10g当归10g

茯神10g炙草10g远志10g炒枣仁20g

制龟板(先下)10g阿胶(烊化)10g木香10g

元肉10g生姜10g大枣3枚

该患者心脾气虚,故纳谷不佳,精神疲倦,乏力,心气心血亏则失眠,健忘,梦多易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气血两亏之象,心脾两亏,脾气虚则脾失统摄,脾统血无权,故经血先期而量多,故周期10—22天不等,脾失统摄,故量多,补益心脾,则统摄有权,经血自止,心神得养。

5补气摄血法

王××,女,48岁,月经平素基本正常,经量基本正常,前次月经2011年4月9日,此次行经2011年5月1日,并非经期,经来量多,持续半月余,色红,无腰困,每日换纸8—9次,每次均能湿透卫生纸,现饮食二便正常,睡眠尚可,自诉精神疲惫,头晕乏力,脉浮无力,舌边淡红苔薄白。

诊断:崩中

气不摄血

生芪30g炙草10g升麻4g焦白术15g

红参10g(去芦)贯仲炭10g炮姜6g

服药3剂,血止精神好。

该患者年龄48岁,月经平素正常,此次行经则经来量多,持续半月余,经走则气血亏虚,气伤则精神疲惫,头晕乏力,脉象浮而无力,气伤则统血无权故量多而不能自止。该患者主要表现为气不摄血,统摄无权之证,故给予补气摄血的红参、生芪、焦术健脾而止血,则恢复其气的统血功能,则统血有权而摄血有力,升麻4g,量少,取其升提之功,贯仲炭兼以止血,炮姜少量6g温阳之血,而无助热之弊,则药物虽少而止血效果好。

6化瘀血而止血法

王××,女,51岁,灵石县翠峰镇人。

该患者之前月经后退,近半年月经提前6—8天,此次行经并非经期,且经来前伴见乳房胀痛,痛经,经量多,血块多,每日换纸十余次,每次均能湿透纸,此次经来半月余仍未止。现神疲乏力,头晕,纳谷可,二便正常,每于经前失眠,舌质淡暗,脉细涩。

诊断:崩证

瘀阻冲任,新血不生。

治疗:祛瘀生新,养血生血。

当归10g熟地20g生白芍10g川芎10g

阿胶(烊化)10g三七3g生薄黄10g

焦白术10ɡ红参10ɡ茜草10ɡ

藕节10g焦杜仲20g生芪30g贯仲炭10g

香附10g

该患者经来量多,痛经,血块多,经前乳房胀痛,是瘀血内阻,气机不畅之象。血走而气虚,故该患者虚实夹杂,该患者瘀血内阻,气失调达,故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则四物汤加参芪补气血扶正,生薄黄,三七、茜草、藕节、化瘀血而止血,阿胶养血止血,贯仲炭止血,焦白术,焦杜仲固脾肾而止血。

7引精止血法

刘××,女,45岁,张家庄人。

患者自诉月经失调,淋漓不止3月余,时多时少,红色暗红色,经量或多或少,无腹痛,轻微腰困就诊于我县人民医院已用宫血宁等无效,消炎止血药效果不佳,饮食二便正常,睡眠好,舌质淡苔薄白,脉和缓无力,就诊于我院,询诊于中医用阿胶艾四物汤加减,仍未见明显效果,遂来询余以求诊治,追问病史,自诉3月前,刚经净时有同房史,遂致次日经血再来淋漓至今。

诊断:漏证

精伤冲任

黄柏10g炮姜6g芥穗炭10g熟地20g

山萸肉20g红参(去芦)10ɡ焦术10ɡ

车前子(布包)10g云苓10g

服药3剂而血止,精神好,该患者月经刚净,同房则精伤冲任,冲任受伤则统血无权,故再下血,淋漓,精为外邪则用黄柏、车前子、云苓利之,引之,冲任受伤,则用熟地、山萸肉、红参、焦术疗其伤,复其功而用之。炮姜、芥穗用炭兼以止血,则漏证可愈。

8清热止血法

郭××:女,44岁

该患者平素月经正常,自诉月经来量多,淋漓不止,已达4月,或多或少,经色暗红色,经后伴小腹疼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弦数,热邪蕴于血分,热蕴血分而量多淋漓不止。

诊断:崩漏

血热妄行

当归10g熟地10g生白芍10g赤芍10g

丹皮10g生地10g旱莲草10ɡ大小蓟各10ɡ炒枳实10ɡ黄芩10g

故而给予清热凉血,养血、止血治疗。冲任血海安则血不妄行。当归、熟地、生白芍养血,生地、赤芍、丹皮、旱莲草、大小蓟、黄芩、凉血止血而不留淤血,炒枳实调理气机,血海安则血不妄行,气血调和则腹不痛,诸症消失。

按:崩漏之证有崩和漏之分,崩证又称崩中,下血量多,漏证淋漓不止,崩漏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崩漏止血是第一要事,调脏腑、气血功能使血的生成,运行,统摄、得安则血海安而崩漏治。一味专肆止血非但效果不佳,反起危害作用。止血留瘀使崩漏虚实夹杂,后患无穷。辨证止血,临床效果明显,见效快。

因此临床上见崩漏之证,首先辨清脏腑,尤以心肝脾肾为主,分清寒热、虚实瘀,辨证分型依法治之,崩漏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