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3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初探

韩吉营

【关键词】管理会计行政事业单位转变

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1-014-02

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尚未形成

(一)管理概念层面,未能对管理会计形成正确认知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遏制其建设发展的问题之一就是未能对管理会计形成正确认知。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有所不同,企业需要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以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但是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企业,其不具备生产销售的环节,因此其经济上的支持往往需要国家财政进行拨款。正是由于其性质不同,造成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认为只要能够达到政府所制定的标准并且完成其任务即可。正是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这种传统的经营理念,造成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同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认为管理会计就是财务会计,仍然采用财务会计的体系进行业务上的核算,落后陈旧的经营管理理念,也就造成了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其内部并没有重视对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现象,就应该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同时也应该加强管理会计在单位内部的应用与推广。

(二)管理模式层面,内部控制管理模式欠缺科学性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遏制其建设发展的问题之一就是内部控制管理模式欠缺科学性。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高效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经营者往往将两者分离开来,忽视了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管理会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管理会计控制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按照其制定的规章和流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经营目标进行预算和执行,从而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所以,管理会计本就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因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对内部控制进行建设,虽然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形成了内部控制框架,却并没有真正进行执行,这样就严重遏制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管理会计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现象,就应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

(三)管理体制层面,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遏制其建设发展的问题之一就是资产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所具有的特殊经营模式,它不以盈利为主要的经营目的,是一种的公益性质的企业,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也就是通过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但是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分析发现,这些部门并没有对每一项资金的接收以及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监督,因此往往就会出现资金被挪用、过度使用等问题,同时也会由于资金使用不明确,导致在进行日常经营的过程中会产生资金周转不良的问题。正是由于对于专项资金没有进行合理的管理,同时也没有将责任进行有效的落实,就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出现坏账的可能性。同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也存在对外往来项目不准确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外进行担保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整个流程进行严格的把控、采购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及时的结算,这些问题都会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问题,进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现象,就应该加大对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管理会计制度建设。

(四)人员设置层面,财会人员的专业及综合素养均亟待提升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遏制其建设发展的问题之一就是财会人员的专业及综合素养均亟待提升。我国的众多学者和企业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清楚的了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近几年我国也在不断的强调,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的过程中并没有过于繁琐的会计业务,导致这些单位的财务部门对于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好多单位的会计人员并非会计专业,这也就导致他们对于会计工作的敏感度不高。同时对于管理会计方面的相关知识认识也不足,一旦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他们都不具备独立的操作能力,因此不仅会增加工作的时间和难度,同时也会导致数据上的错误。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财会人员的专业及综合素养较低,进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现象,就应该加强财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存在未能对管理会计形成正确认知、内部控制管理模式欠缺科学性、资产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及财会人员的专业及综合素养均亟待提升这四方面的内容严重遏制了管理会计体系在行政事业单位建设中的发展。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应该从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改正,即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加强管理会计在单位内部的应用与推广、与时俱进地转变会计职能,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加大对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管理会计制度建设以及加强财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对管理会计宣传

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会计的经营理念,造成其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因此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其内部并没有重视对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现象,就应该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同时也应该加强管理会计在单位内部的应用与推广。在这一环节中应该从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着手更改,首先应该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加强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学习与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借鉴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性进行管理会计在其内部的应用。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应该将管理会计的思想和理念传递给各单位、各部门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保证其也应该具备管理会计的理念,加大对管理会计的宣传。最后我国的相关部门也应该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和建设管理会计的工作制定完善的法规制度以及相应的操作指南。通过以上三个部分内容的整改,希望可以帮助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同时也应该加强管理会计在单位内部的应用与推广。

(二)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营者忽视了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但管理会计本就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我国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对内部控制进行建设,或者虽形成了内部控制框架,却并没有真正进行执行,这样就严重遏制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管理会计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现象,就应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作为控制活动之一的管理会计,必须要有良好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等要素的参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促进了管理会计中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的分配,内部控制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管理会计的执行。建立完善的控制评价体系不仅是对管理会计进行优化和监督,更是对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构成了内部控制的有机循环。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紧密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进行,通过对每一要素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评价,形成评价结果,出具评价报告。

(三)加强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引入绩效管理体制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主要的经营目的,是一种的公益性质的企业,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也就是通过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但是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分析发现,这些部门并没有对每一项资金的接收以及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监督,因此往往就会出现资金被挪用、过度使用等问题,同时也会由于资金使用不明确,没有将责任进行有效的落实,就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出现坏账的可能性,同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也存在对外往来项目不准确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现象,就应该加大对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管理会计制度建设。此时就需要我国的相关部门制定管理会计制度,同时保证各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制定的管理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相应的操作,并且加强对预算的管理,保证专项资金能够合理的使用;其次应该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应该在其单位内部将管理会计的理念进行宣传,保证管理会计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就应该针对资产管理的现状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最后应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其他部门的考核与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在对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制,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奖励与惩罚的制度,同时还应该针对学生对资产管理的效率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的过程中并没有过于繁琐的会计业务,导致这些单位的财务部门对于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好多单位的会计人员并非会计专业,这也就导致他们对于会计工作的敏感度不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财会人员的专业及综合素养较低,进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现象,就应该加强财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就应该从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整,首先应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定期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在招聘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时,优先聘用具有很强会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员。在对新员工的招聘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三个指标。首先就是应该在招聘的过程中,提高学历的门槛,应该优先录取具有较高学历的人才,例如具备研究生学历等;其次一旦新员工已经确认进入单位,那么应该针对新入职的员工开展培训,在培训结束之后也同时应该对其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不通过的,应取消其岗位;最后提高新入职员工考取与工作相关的资格证,丰富其业务能力和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张书英.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研究[J].财会学习,2016(07)

[2]冯哗,苏李萍.浅谈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过渡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管理[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5,26(07):124

[3]王丽丽,陈志斌.划清行政事业管理权限构建科学规范支出体系-关于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及规范支出范围的改革思路[J].财税与会计,2014,28(1):139-141..

[4]张维迎.管理会计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李宁.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