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怎样提高机械设计的自动化程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论怎样提高机械设计的自动化程度

滚志雄

(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机械自动化,主要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文章就如何提高机械设计的自动化程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机械设计;自动化;系统化;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设计原则

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当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机械设备性能的有效发挥,从而促进对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应当在遵循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充分满足生产加工的实际需要,从而根据不同类型产品的实际需求,设计并生产出标准规格的产品,尽量缩小产品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小批量的生产。机械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从而为后期大批量的生产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机械设计制造应当实现机械内部功能与电子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有效的实现数据信息与机械设备自动化功能的有机统一,促进机械自动化系统的完善,提高机械自动化水平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机械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先进科技进行合理应用,尤其是在信息处理方面以及产品加工方面,从而有效的提高处理机械信息的实际能力和准确程度,通过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处理,将人类本身无法识别和分辨的系统语言转换为人类可以识别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机械的实际利用效率,促进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传统的产品加工工序相对比较复杂,若能够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的水平,集复杂的生产工序于一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对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机械设计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2.1促进良好的人机互动的形成。最大限度的提高机械设计的自动化操作就是平时所讲的机械设计自动化,实现自动化设计首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工的解放,但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够做到完全的自动化,对一些工作还必须通过人工进行控制,必须通过人工方式促进设计的有效实现,特别是对一些信息的记录还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的将各种因素考虑在内,促进人机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自动化作用。

2.2不断优化和创新机械设计内容。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量的先进技术也已经应用到机械制造的设计中,所以机械设计进行了很大的转变,从以前依靠人工机械的进行设计逐渐转变成自动化设计,由于传统的机械设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机械制造的日益发展,所以需要通过不断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来促进机械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

2.3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带来的优势。独立性工作是机械设计的一大特点,需要结合大量的科学技术进行设计,所以机械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将很多科学技术进行结合促进机械设计的完善。在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优势,将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技术理论合理的应用到机械设计中来,这样就能够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三、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的具体措施

3.1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机械设计的自动化水平

可变性自动化生产系统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当中通过计算机技术使得机械设计能产生柔性的自动化效果。它能在制造系统无变化或有微小变化的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操作或某个预期的过程,让机器设备或者是生产管理的过程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能自动实现,不仅如此,这种自动化生产系统还能自动实现不同零件之间的制造转换。但是,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这种理想化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与我国现代很多企业的实际情况都不相符。据了解,世界大多数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平还是处于需要人工操作阶段的半自动化,而能真正符合机械自动化标准的只存在于某些生产部门,而且是少数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我国就属于大多数国家当中的一个,机械自动化水平还是偏低,因此,为使我国企业能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使我国国民经济力量不断加强,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我们还要不断努力研究,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将自动化技术及自动水平提高到我们理想中的阶段。

3.2重视配套发展

在现代来说,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不仅结论涉及到对生产过程当中的物流及人的作用,而且还包括对机械、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研究和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因此,要将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起来,就一定要对相关的电子学、计算机技术、零件检测技术及机床装料自动化等方面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生产的过程当中要将程序数控机床给利用上,配上高效、可靠的自动化生产线,并在用于管理生产的信息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方面采用计算机技术。想要发展水平更高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仅需要对主机的进行发展,而且对于相应的配套系统,如自动化元件及其控制系统也要进行发展。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今后的对于发展机械自动化的道路上,我们的基础技术就是可用于编程的控制器、微型处理机、传感器、新型的刀具、计算机技术、控制系统等。可以看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转变,机械制造业与越来越向科学靠拢。然而,新技术的引入还伴随着新的概念、新的理论和新的科学技术,这就表明,机械的制造越来越需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的人员来从事,所以,对于从事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一线工人来说,不仅要熟悉传统的制造技术、产品及观念,对于新技术的学习也要不断加强,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层次。所以,从事机械制造的企业要对人才的培养重视起来,对于新引进的科学技术要系统地对相关操作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将机械制造业的水平慢慢提高起来。

四、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所带来的成效

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广,投资省,见效快,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国情。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精节生产LP(LeanProduction)模式,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的具体表现。日本丰田公司采用适时生产JIT(JustInTime)、全面质量管理TQC和成组技术GT(GroupTechnology)、弹性作业人数和尊重人性为支柱的精节生产方式,使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工厂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芬兰NOKOAData机工厂的组装车间内拥有一条能制造286、386和486微机的灵活生产线,它并不完全由自动化设备组成,中间穿插着借助计算机指导的人工参与,将高新技术与原有工艺基础巧妙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这种生产线的造价较低,同时却具有柔性制造系统的性能。实际上精节生产本身就意味着从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发展机械制造业低成本自动化技术的经验是有益的。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若以原有的设备为主,合理调整机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数控设备,引入CAD/CAM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和人的创造性,共同构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树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提供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结束语

由上述可知,我国虽然已经在机械制造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来改进。只有秉承低成本,高收益的绿色环保发展理念,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才能快速、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林理强.浅析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的有效途径[J].机电信息,2012,27:155+157.

[2]李燕娜.怎样提高机械设计的自动化程度[J].设备制造.2016(21):88-89.

[3]蒋哲新.试分析机械设计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J].时代农机.2017(11):60-62.

[4]陈思霖.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水平的有效途径[J].科技论坛.2017(0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