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城配网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县城配网规划

许佳涛

(广东电网汕头澄海供电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汕头市5158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城乡居民对供电的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供电企业如何通过配网规划构建完善的网架结构,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是做好配网规划的重要议题。配电网规划就是一提高供电可靠性作为核心目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实现人民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完美转变。为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国家正在加紧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其中配网供电即是一个重要项目。供电系统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县城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县城;配网;规划

1县城配电网的现状

1.1配网网架结构不完善

30—50%的农村10千伏线路(还存在6.3千伏线路)始建于60、70年代,线路运行年代长,设备老化严重,由于资金的原因不能彻底改造,此类线路由于种种原因跳闸频繁;县城区域内的10千伏线路大部分又不能满足“N-1”原则,造成供电可靠性低下。

1.2负荷增长预测不到位

如今,用电负荷密度越来越高,工业园区越来越多,招商引资力度越来越大,用电负荷将进一步增加,使原有线路的供电压力增大,对于这种情况,往往简单化地采用加大导线截面的方式减小线路负载率,LGJ-35导线更换LGJ-70,负荷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又得更换为LGJ-120,这样不仅所投资金难以发挥应有效益,还降低了供电效率。

1.3旧线改造难推进

现在运行中的部分早期建设的线路导线细、线损率高、输送功率小,很难满足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因负荷区已经形成,进行改造时,正常情况下已经没有线路走廊可供选择,只能拆旧改新,势必会对用户造成长时间停电,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此外城市商业区和市民集中居住区要求取消架空线路,改用电缆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此类地区地下管线密集,很难找到合适的路径敷设电缆,同时改造时,不可避免会损毁路面、绿化带及其他公建设施,赔付、恢复资金巨大,供电部门很难独自完成改造任务。

2影响配网供电的因素

2.1线路安全

线路非全相运行。线路只有当全相运行情况下才能够保证负荷分配均匀,确保线路安全。如果由于人为原因导致某一相没有闭合,那么就会出现其他相电荷量超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单相电流过大,线路上的段熔器就可能损坏脱落,导致断线等情况,线路就会因接触故障而出现问题。

1)瓷瓶放电。在配电线路上为了保证送电安全,常常安装有瓷瓶和避雷器。这些瓷体由于长期都在外环境中停留,因此瓷体上就会有大量的灰尘和其他杂质,这些杂质污垢对瓷体的质量造成很大的破坏,瓷体很容易产生表层破裂等现象,这样就会使瓷体的绝缘性降低,甚至失去绝缘性。一旦出现降水打雷天气,瓷体就会被淋湿产生放电现象;

2)电杆倒斜发生。由于县城中不规范的行车或者机车串轨现象,常常触碰到电线杆使之倒地或者倾斜。发生电线拉断等现象,由于县城的维修措施比较落后,电杆埋设土壤长久没人夯实维护,造成线杆容易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倒杆。

2.2配网设备故障

1)由于互感器受潮被电流击穿而发生二次开路故障;

2)配电变压器铁芯发生局部短路亦或是被熔、相邻的线圈中间有短路现象出现、就会造成对地击穿、套管放电现象。

2.3县城电网结构差

由于县城较城市电网结构差,很多县城的电网结构甚至存在很多的安全因素,因此在对线路故障检修的时候会出现很多技术难题。

3县城配网规划措施

3.1对县城现有的电网架构进行设备优化

在我国现阶段县城电网架构和用电需求的现状,对县城电网系统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对环网供电增加县城供电系统的转换供电能力。随着我国现阶段县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用段量不断的增加,架空线路出现受阻状况,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增大导线的横截面积增大电流流量降低通电线路的高负载率,以此来提高用电负荷较高的区域供电可靠性。

根据县城供电系统中电力分布的集中程度,在县城供电系统中选择合理的位置安排线路断路器。在县城供电系统的电力主干线路中可以安装3台断路器,也可以在县城供电系统中较大负荷支线的端位安装,如果需要对县城供电系统线路进行检修,那就可以大大缩小县城供电系统的检修范围,缩短检修时间。给断路器设定一个档案,如果县城供电系统电路出现负荷增大的现象就要马上调整。在县城供电系统中供电量特别大的区域设置电缆,这样就能更好的减少县城供电系统故障的发生。

3.2增强电网维护

为了使县城供电系统可靠性得以保持,不但要建设县城供电系统智能化的电力装备,还要对县城供电系统进行好管理和进行正常的维护。

要求县城电力供电系统的维护人员积极学习现代化的电力运维方法、增强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在对县城供电系统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对县城供电系统监测到的故障问题及时巡查立刻派人进行抢修。要做好县城供电系统防雷电措施,对县城供电系统接地体发生锈蚀情况经常进行检查,排除县城供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

对县城原有老化供电系统中电力设备进行更换或维修。解除县城供电系统设备因老化而容易产生安全故障的问题。定期对居民用电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居民用电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果县城供电系统设备过于老化坚决进行拆除,解决跳闸问题。

各个部门要做到随时进行县城供电系统事故抢修的准备,在县城供电系统事故出现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供电系统线路事故抢修,缩短县城供电系统停电时间。

3.3增设智能化配电设备

县城供电系统智能化是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必要手段。县城供电系统智能化配置包括:采用高科技设备。根据县城的经济能力,这里可以采用无线网络和信息通讯对电网和电力负荷进行全面的监测与管理,可以根据县城供电系统监测的情况对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并能找出县城供电系统故障原因,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对县城供电系统进行线路抢修。配网供电智能化。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县城中的所有电力系统整合起来,达到后台的数据共享并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如果县城供电系统出现问题就会立即自动化隔离线路故障段,保护县城供电系统没有故障的线路免遭故障干扰。这些智能化装备可以把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状况完全清晰的给工作人员展现出来。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在管理上的繁重工作负担。

4结语

加强配电网络规划与建设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加大农村城乡电网的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城乡人民生活,有着很重要的现实与指导意义。配网规划既要切合实际,又要适当超前,应具有前瞻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坚持面向用户、服务用户的原则,不断拓宽电力市场,保障电力供应,做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协调发展,改进和加强电网规划编制工作,使电网规划逐步做到规范、科学、合理,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朱全尧.提高县城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建设规划[A].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

[2]彭坤;熊寿康.智能电网发展中县级配网自动化建设[J]农村电气化,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