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移动应用技术在电力施工现场作业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移动应用技术在电力施工现场作业中的应用

陆娟王立伟曲飞

(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省沈阳市110021)

摘要:信息技术在电力生产中广泛的应用,使得电力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率得以提升,并通过对变电系统、偷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仄而使PDA移动终端电力生产标准系统得以实现,其不但可以提高偷电效率,还可以对日常的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和维护,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电力生产的作业时间,减轻了电力生产人员的工作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对电力系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移动应用技术;电力;施工现场;分析

引言:电力生产是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环节,电力企业负责区域的供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用户的用电量不断增加,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的能力,满足用户的用电需要,传统的电力生产不能满足用户需要,信息技术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尤其在电力生产现场标准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电力企业生产能力提高。

1.如今在电力生产现场作业中传统模式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电力现场标准化作业中需要记录的图表、施工指导书是通过笔写的方式来记录的,这种方式往往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电力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在填写现场作业记录完成后,要将记录的内容发送到生产的MIS中,这样就延长了作业时间,并加大了成本支出,由于作业指导书是纸质的,这样在记录更新时具有一定的延后性,这样就会使在一线生产作业人员不能及时的收到更新后的指导书,这样做放缓了施工进度,由于指导书是纸质的,并且电力生产环境复杂,很可能使指导书受潮被浸湿,这样指导书的完整性就遭到破坏,失去了其自身作用,纸质的施工指导书在现场作业中是通过笔写的方式来记录,每完成一道工序就进行记录一次,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一步步进行这样做有一定的缺陷,因为这样反映的施工时间会被随意的篡改,就导致了工作人员对指导书的重视程度下降,不能很好的完成记录工作。二是在电力生产现场作业中往往会因为现场工作人员工作大意,不能完全按照施工计划来完成,对设备的维护和工具的核对工作不能细心完成,上述可以明显的看出,纸质的施工指导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应用如今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整改。

2.施工作业现场管控平台意义与价值

电力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对电能的需求和消耗量与日俱增。电力行业需要提升技术、管理和运行水平,以应对多方的挑战。移动应用技术运用在电力施工作业中,可以快速提升电力施工的作业的工作效率和精益管理水平,意义十分重大。为了全面落实“制度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管理要求。通过对电力行业生产作业流程的梳理,针对生产作业的各个关键点和风险点,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实现现场作业安全动态管理,达到现场作业风险可控、再控的目的。打破了传统办公管理系统必须在企业内网中才可以使用的的物理疆界,外出工作的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公文阅览、审批、收发邮件、查阅公告和文件、接受会议通知和事项提醒,及时上传和汇报工作进度,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企业办公效率,实现办公环境的无差异化。移动应用技术提供便利的通讯方式,工作人员外出工作遇到问题、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和企业里面的工作人员进行快速沟通,在沟通无法解决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视频远程协助,快速解决问题。

3.施工作业现场管控平台的设计思路

本平台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和移动应用技术,深化县公司生产作业一体化管控方案,全面整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普洱供电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业务指导书,构建现场作业安全管控信息化和移动化。通过对作业流程、关键控制点、风险评估等内容精细化分解,并结合现场作业人员的考评、安全档案建立,管控作业计划,开展多维度的安全承载力分析、移动规范安全稽查管理,全面掌控每日现场作业情况,构建现场作业全过程管控和安全稽查监督平台,推动现场作业精准管控。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根据“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PDCA动态循环模式)的运行方式,以逐步提高、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企业系统地实现安全管理的既定目标。

4.施工作业现场管控平台的实现目标

4.1作业安全管控流程化、移动化,固化安全管控标准

梳理现场作业工作流程,逐项分解和明确流程中作业计划、作业准备、作业实施、监督考核等各环节安全工作内容及管控要求。规范现场作业各环节安全管控工作标准和措施,推进现场作业超前策划、准备,有效落实人员安全责任,严格执行“两票三制”。通过采用移动应用技术,实现随时随地现场作业安全管控、电力专业知识查询、安规考试练习、任务管控、分析报表、信息发布、即时信息沟通与发布。

4.2作业人员、流程、标准、专业知识服务一体化动态管控

实现现场作业管控、指标、风险管理、教育培训、政策法规、电力知识一体化管理全方位管控。知识主要包括:安规、作业指导书、三措、政策法规、自定义知识等,基于这些知识数据,可以在系统中通过分类、关键词等快速的进行知识检索,具体用户也可以对知识进行收藏、添加个人笔记,同时也实现电力专业知识的在线考试练习等功能。

4.3视频技术在管控中的应用,提升现场作业安全管控能力和水平

通过视频直播、对讲、拍照、视频录播、回放及现场作业地图等技术手段,改进当前现场作业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的局面,采用现场作业视频监控、流程移动化管控、违章作业通报、现场作业直播、作业人员即时通讯平台等技术措施,提升现场作业的安全管控能力和水平。监督人员通过Web端或者手机APP远程查看现场作业,并可以进行语音对讲,视频截图保存功能;监督人员或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主动发起一对一交流,交流方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实时语音、实时视频通话,交流内容保存到服务器,与作业计划进行关联,以便日后进行查阅。现场作业过程中的视频录像可以在网络条件好的情况下实时传回流媒体服务平台,也可以缓存在设备,待网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进行传输;基于移动设备的GPS模块,实现web可以实时查看正在进行中的现场作业的地理位置分布;现场作业的相关记录与作业进行关联,在系统中可以方便地进行检索。

总结:移动应用技术的落地为电力行业带来更多的便捷,使其能够随时随地地享受移动应用技术带来的便利,全面提升电力行业的竞争力。移动应用技术助力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尤其在电力作业中移动应用有助于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但是移动应用在电力企业中的推进也面临很多挑战:一方面,如何降低成本的部署移动智能终端与移动应用网络,使其尽可能满足企业各种业务需求;另一方面,市场上的移动终端平台的多样化,设备型号的多样化,移动应用的适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译庆,艾正夫.信息技术在电力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19):85-86.

[2]李铁.3G/4G技术的视频回传系统在电力应急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5.

[3]周继红.浅议电力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4(23):50-51.

[4]徐佳兵.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及GIS技术的电力现场管理系统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5]黄莹.基于PDA的现场作业管理系统的开发[D].浙江大学,2008.

[6]孙克刚,李林,焦占豪.电磁感应加热在管道管口焊接预热中的应用[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5(0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