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执法记录仪在消防监督执法领域的使用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浅谈执法记录仪在消防监督执法领域的使用现状

李倩然林贻文

福州市鼓楼区消防大队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按照依法治国的总方针,在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求推动下,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在消防监督执法领域有了较快发展,在规范消防执法行为、提升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执法记录仪在消防执法领域的作用和应用现状,并针对其使用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执法记录仪消防执法

1引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我国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升,作为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地提升,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升。这对我国执法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当然也包括消防执法。执法记录仪在消防法制化建设不断推进和提升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其不仅能有效地对消防执法进行监督,提升消防执法效果,维护当事人以及人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执法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2执法记录仪应用的要求及意义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合法使用权利能够造福人民,违规用权就会祸国殃民,因此要把权利装进制度的“笼子”。执法记录仪的应用就如同用来装权利的笼子,合理使用执法记录仪,对手中的权利进行监督,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公平、公正、文明的执法,从而提升消防执法的社会公信力。为此,自2015年9月日起,消防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全面启用执法记录仪,在其应用意义体现在多方面。

2.1真实记录执法过程,固定执法证据。消防执法过程中,对违法行为的处理需要实时记录的执法证据作为处理依据。执法记录仪所具有的同步录音录像的功能能够及时收集和固定执法现场的证据,对于可能灭失的证据有效固定和保存。证据的收集是“事实清楚、程序合法、证据齐全”的前提。能够有效避免合法的执法行为因缺乏证据而备受诟病或者在此后的执法中处于不利地位。近年来,消防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所遭遇的不配合情形越来越多,甚至出现恶意伤害执法人员的行为。此外,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诉讼成为群众维权的重要途径。一旦诉讼过程中涉及到了消防执法行为,执法影响资料将成为重要的执法评判依据。

2.2还原执法真像,保护执法人员。消防机构执法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难免触碰到部分被执法对象及相关人员的利益,进而引发群众误解以及不实或者恶意的投诉问题。若执法过程中仅有执法者与被执法者双方在场,无客观证人举证,无影响资料去还原执法的现场,那么执法人员在面对这些恶意行为时往往无能为力。此外,在当前智能手机普遍应用,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一个直播源,执法人员的一行一动都可能被多方位曝光。一旦有人片面记录下某些表面上看似对被执法人员或相关人员不利行为,就可能引发社会关注,在某些别有用心人员的歪曲煽动下引发不利的社会舆情,进而影响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执法热情与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到执法人员的工作生涯。执法记录仪可以实现对执法过程的全程记载,确保所有执法活动都有据可查、有源可溯。

2.3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执法过程佩戴执法记录仪,全程保持执法记录仪摄录模式开启状态,可以竖立在监督下执法的自律意识、规范意识。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杜绝部分执法人员的懒散现象,促使执法人员自觉学习消防执法业务知识技能,规范执法业务行为,警醒自己时刻注意一言一行,端正工作态度,避免消防监督检查刻意规避和弄虚作假的情况,把公平、公证渗透到消防执法的每时每刻。

3消防执法领域执法记录仪应用现状及主要问题

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对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全国消防执法过程中执法记录仪使用率来看,应用的还不够普遍,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执法人员应用被动。执法记录仪的全程录像作为执法监督的重要手段,给执法人员带来了约束,产生“嫌麻烦”、“束手束脚”等消极思想。加之部分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未曾认识到不按规定使用执法记录仪会导致执法程序错误从而影响执法效力的严重后果,拒绝使用执法记录仪。

3.2媒体文件内容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一是执法用语不规范,未在执法时尤其是执法行为开始时对被执法对象依法告知有关内容;二是视频不规范,佩戴执法记录仪的位置、角度不规范,导致视频录像摇晃严重且不能体现执法行为的重点内容,比如在监督检查中不能清晰拍摄记录消防违法行为,以至于执法证据不能通过媒体文件准确提取;三是点式记录不完全,执法过程中随意关闭执法记录仪,导致执法过程不能全程记录,视频文件断断续续,甚至导致关键证据无法通过视频的连续性而证实。

3.3媒体文件管理不规范。媒体文件录制完成后,要发挥其作用必须与案件相关联。但目前媒体文件的后期管理尚不完善。一是媒体文件录制完成后不能够及时上传至管理后台,久而久之导致单人执法记录仪内存储空间变小甚至文件丢失;二是上传至后台后,不能及时编辑媒体文件使之与相对应的执法案卷相关联,时间久以后就无法辨别其关联性,使媒体文件失去保存意义。

3.4平台不同对接难。目前,消防执法使用的执法记录仪拍摄终端、后台服务器和管理软件并不统一。有的甚至一个支队使用的执法记录仪终端也不尽相同。厂家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一般不提供管理软件的源代码,从而使各市级消防机构与省级消防机构的对接管理产生障碍,不利于对执法记录仪使用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3.5硬件设备不达标。虽然在执法记录仪推广之处已出台最低配备标准,但服务器的配置规格、单人执法记录仪拍摄终端的拍摄像素、存储效能等都存在不达标现象。消防执法使用执法记录仪的方面很多,尤其是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等执法过程,可能一个工程需要几天才能够全程验收完毕,而现有的执法记录仪拍摄终端内存无法满足存储要求。此外,若规定中所列的消防执法行为全部按要求使用执法记录仪,则目前的服务器也很难满足媒体文件保留五年、十年、十五年甚至永久的要求。

4提升执法记录仪使用的几点措施

执法记录仪的普及为执法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执法流程化、标准化,提高了执法效率,减少了执法随意性,消防机构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对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敢于面对,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首先,要增强消防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化被动为主动,从主观上转变思想,主动在执法过程中使用执法记录仪;其次,要增强硬件设施的配备,在提出使用要求的同时,必须要提供流畅的使用环境,无论从存储空间还是管理软件甚至是与案卷的对接操作,都要提高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第三,要加强使用监督,通过多级考评、工作督导等方式推动执法记录仪的使用;第四,要加强使用培训,做到“人人会用”、“人人想用”、“人人能用”。总之,要发挥执法记录仪在消防执法过程中的作用,推动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孔大为.执法记录仪给规范执法带来了什么[J].人民公安,2014:12-14.

[2]徐洁.感受执法记录仪的蜕变[J].《汽车与安全》,2016(1):45-46.

[3]高麟.规范使用执法记录仪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水平[J].法制与社会,2017(02):200+207.

[4]杨来运.执法记录仪对消防监督执法效果的提升作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