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马世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5
/ 2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马世举

马世举

马世举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水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无棣251900

摘要:在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现阶段,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主要体现在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建立信息采集数据库、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且在水雨情自动测报、防汛应急通讯、软件开发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但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水资源的有效应用提供支持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引言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是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水利工程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水利信息化的内涵

水利项目是信息化密集型工业领域,水利信息化是在建设工作中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管理水文信息等,实现顺利的水利信息化项目。主要致力于提高水资源产业的生产率和实现期待目标。利用现代信息采集系统、计算机网络、完善的信息决策系统等,将重要支持应用于水利信息化项目的建设。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

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资金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对于比较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很少有企业将资金投入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当中。例如,在某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财政拨款占资金总量的30%,地方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占14%,银行投资占7%,这就使得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过于依赖政府部门,使其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除此之外,在水利信息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投资保障不足,严重影响着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实施。

2.2信息化建设效机制不够完善

某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边远地区,得到政府部门和各级党委的广泛重视,尤其是民族教育的发展,推动着水利系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实际的地区发展中,缺少水利工程专业技术水平高、掌握经营管理方式的优秀人才。在信息化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培养水利信息化建设人才,而这些地区内部缺乏水利工程专业、信息化技术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很多水利工程项目部缺乏对水利信息化业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且缺乏对后期管理工作的重视,使得信息化建设机制不够完善。

2.3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不完善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完成与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做支撑,从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对信息化建设还不甚重视,不愿意对此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物力,这导致水利工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物质基础缺乏。当前,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4管理体制不完善

社会化发展进程中,水利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其功能不仅仅在于防洪排涝,也能实现灌溉和发电项目等,因此,成为了影响国民经济重要的因素。然而,在现阶段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传统管理机制发展滞后的问题,管理模式和水资源统一管控效果不贴合。另外,在水利工程管理机制建立的过程中,管理权和结构编制体系之间依旧存在矛盾问题,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权责机制不明确,和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管控效果较差也有着一定的关联,相关工作若是不能发挥实效性价值,就会造成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结构和经济效益不相符的问题出现。并且,对于制度的约束也存在偏差,不能有效践行完整的监督维护措施,就会造成持续性发展项目严重滞后,管理机制无法顺应管控要求的问题出现,严重制约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3、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3.1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水利信息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训是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水利职工的信息化技能与管理知识的培训,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强化岗位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而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建设开放的管理体制,借助丰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并且利用各项有关的技术培训与进修的方式强化对在职工作人员的锻炼与培养,从而形成一批有高技术能力的专业工队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3.2利用信息化措施加强监管

管理人员要积极的将监督的有效性作用发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更好的实现工程建设的任目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正常运行的与否的关键。传统的水利管理,由于部分企业对工程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管理人员数量少和管理不到位,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造成出现偷工减料和违规操作的现象,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工程管理显得极为重要,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监理、监督管理单位及时通过信息化网络将每个工序的全过程进行检查、记录和评估,并形成数字化工程档案。

3.3完善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绝大部分施工单位对于水利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资金的短缺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要想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落实经费问题是首要任务。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必须要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具备长远的眼光,意识到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十分有利的投资,建设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体系当中。通过资金的增加与投入来保障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得到长远有效的发展。

3.4合理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水利工程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严谨与系统化的工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源的整合是一个难点问题:①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各子项目管理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整个系统的完整性与兼容性;②在具体建设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施工环境,在当地的基础水文信息基础上进行特色管理,不可生搬硬套,引起不必要的错误与事故;③一定要做好人机合作工作,对于一些智能计算机处理不了的信息,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由专门的信息技术人才进行处理。

3.5构建发展策略

在水利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构建机制和管控措施的完整性,也要对任务结构和管理标准进行分析,有序开展系统化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并且,着重判定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的管理杠杆,在承担防洪排涝公益性任务的基础上,要适时开展发电供水等经营性项目,只有秉持合理性发展机制和管控措施,才能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的全面进步和优化。另外,在施工管理工作开展进程中,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制定更加系统化的经营管理流程,深度挖掘管理潜能,在提升自身社会性价值的同时,助力地区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进程中,要积极落实管理机制和方法,优化管控效果的同时,提升整体质量维护措施,确保能够充分认知到管理项目的重要性,从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且为后期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创设良好的环境。利用新方法、新手段推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进步,促进水利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J].民营科技,2018(10):181.

[2]马萌萌.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8):132-133.

[3]黄思琪.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发展路径分析[J].科技风,2018(25):179.

[4]刘万龙.解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策略[J].居舍,2018(22):195.

[5]梁亚,温继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3):84.

[6]崔爱君.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优化措施[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52-53

[7]赵东雅.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