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施工关键技术在市政桥梁中的应用分析唐正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5
/ 2

预应力张拉施工关键技术在市政桥梁中的应用分析唐正军

唐正军

身份证号码:51292419790313xxxx贵州贵安新区550029

摘要:在市政桥梁施工中对预应力技术运用时,需严格依据施工规范开展工作,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方可在施工中发现问题并对其有效处理。目前,就国内市政桥梁施工来看,以预应力张拉施工关键技术为主,强调工程施工质量,最大程度改善施工效率。预应力张拉关键技术可在相应层面提升施工的精确度,优化桥梁性能,增强市政桥梁的安全可靠程度。基于此,本文对预应力张拉施工关键技术在市政桥梁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从而给市政桥梁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予以参考。

关键词:市政桥梁;预应力张拉;技术应用

一、市政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概述

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主要是将钢筋或钢绞线沿受弯拉方向进行张拉,这样就沿结构受弯拉的方向对混凝土施加了预压应力,用以抵消桥梁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受弯区的拉应力,在降低混凝土裂缝问题发生几率的同时,促进桥梁梁板综合承载能力的有效提升。加强对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视,在桥梁工程上就能确保施工质量,保证桥梁顺利有序的运营。桥梁预应力施工应满足如下几点规定:首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设计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其次,在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如果经过校对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符合理论伸长值设计要求,则可以按照要求进行后续施工工序的施工。再次,在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应该先将预应力调整至初始应力阶段,然后按照实际伸长值从初始应力开始进行测量和张拉作业。最后,进行预应力筋的锚固作业,必须在张拉控制应力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同时严格按照要求控制张拉端的预应力筋内缩量,避免因张拉端预应力筋内缩量超出工程设计规范规定而影响预应力筋的张拉效果。

二、市政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1、锚垫板面与孔道轴线不垂直或锚垫板中心偏离孔道轴线,即:在张拉过程中锚环会突然出现抖动或者移动,导致张拉力发生下降的情况。有的时候则会发生锚环与锚垫板出现不紧贴的状况。锚垫板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没有仔细对中,垫板面和预应力索轴线出现不垂直的情况。最终造成钢绞线或者是钢丝束的内力不一致,当张拉力逐渐增加到相应的程度时,钢绞线力线加以调整,就会导致锚环突然发生滑移或抖动,拉力下降。

2、锚头下锚板位置的混凝土发生变形甚至开裂的情况,即就是:在预应力发生张拉之后,锚板下的混凝土会出现变形以及开裂。通常锚板附近的钢筋布置会比较密,因此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振捣不够密实,混凝土会疏松或者是仅有砂浆,最终造成这一位置的混凝土的强度相对比较低。锚垫板下的钢筋布置不够、受压区的面积明显不够、锚板或锚垫板设计厚度不够,受力后变形过大。

3、发生滑丝和断丝情况。即:锚夹具在预应力张拉之后,夹片出现“咬不住”钢绞线或者钢丝的情况,钢绞线或者钢丝出现滑动,最终达不到设计的张拉值。张拉钢绞线、钢丝时,夹片就会把它“咬断”,也就是齿痕比较深,最终在夹片的位置发生断丝。

三、预应力张拉施工关键技术在市政桥梁中的应用

1、前期准备

施工所需材料均进入施工场地且审核通过,压浆、张拉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对箱梁内有关锚口、管道有效清理,以施工要求为基准对喇叭口、锚口有效检查。钢绞线穿束之前需对预应力孔道中心和锚垫板有效检测,以张拉机械设备内的机器参数为基础,对油表示数加以计算,基于钢绞线的检验结果,对所有刚束理论伸长量进行有效核算,作业人员需在接受专业培训之后方可实施张拉、压浆作业。

2、预应力张拉施工流程

市政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张拉施工流程如下:钢绞线的穿束;锚垫板、千斤顶、工具锚的安装与设置;确保两端对称张拉;对张拉力酌情调整、增加;实施锚固处理;明确伸长值有无与标准一致;二次张拉;结束张拉作业。

3、钢绞线的布料与穿束

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时,如果张拉操作完成后便需立即在锚垫板与钢管间实施灌浆处理,使钢绞线与波纹管粘结。桥梁在钢筋施工过程中模型安装之前,施工人员需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波纹管的定位,必须确保波纹管的定位准确。因施工全过程中以钢绞线穿束这一工序最为繁杂,故而不但需确保延出两端的线长相等,也需对钢绞线的长度有效调整。当然,最为关键的便是穿束方式,因钢绞线往往较长,有些多达155米以上,故而具体施工作业时会通过单根的形式穿梭,极易具有缠绕现象。若穿索期间有此现象滋生,便需将全部的施工操作中止,将其处理。现阶段,国内施工人员为防止钢绞线缠绕,会在穿束之前对锚板孔等编号,通过十多根钢绞线穿索,改善了穿束效果,对作业流程有所优化,可合理缩减工期,节约施工成本。

4、压浆

作业人员实施梁体正式压浆前,先落实模型试验,明确与施工规范相符的饱满度和密实度;压浆期间,必须保证压浆料有足够的浓度,从而保证压浆质量;张拉完成之后,应在24h内通过人力压浆,并维持压浆压力的稳定。

5、钢绞线的张拉

作业人员在对钢绞线张拉前,需对其实施预紧张拉,对松散度有效调节,避免施工时具有钢绞线缠绕的现象。因在市政桥梁施工中,钢绞线的预紧操作对加固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其松散度偏大时需由两端着手一起张拉。预紧张拉标准即:保证钢绞线没有错位、不存在缠绕现象。在预紧张拉力与设计张拉力的15%相等时最佳,偏大或偏小均会干扰预紧效果。作业人员实施高应力张拉操作前,需对构件尺寸、排气孔等严加审查,并配置安全性较好的平台,确保作业人员高空应力张拉期间安全。另外,操作前需对张拉机械设备、仪表参数等有效校验、设置,校验设备精度需在2.5%之上,混凝土浇筑质量需与国家规范相一致。

四、市政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张拉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

市政桥梁建设时对预应力张拉关键技术的运用,需对材料的选用有效控制,最为关键是钢绞线和波纹管。一般而言,材料选取的方式以抽样检验为主,也就是在各批次材料内随机选取部分实施参数检验,以此确保钢绞线、波纹管质量契合标准,防止以次充好等现象滋生,保证市政桥梁工程质量。

具体而言,波纹管的运用需按照预应力张拉关键技术要求为基准,长度应与规范一致,契合施工实际需要。需以市政桥梁工程实际需要为基础选取钢绞线,钢绞线进场后必须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使用。

结束语

总之,虽然预应力技术在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但是,由于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施工企业在应用这一技术时,应严格按照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要求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应力技术应用控制措施,才能在促进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涛.浅析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3):145-147.

[2]赵国军.浅析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8(26):226-228.

[3]张一明.浅析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优势[J].科技视界,2017(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