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消防站设计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机场消防站设计探索

王新伟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总院北京100101

摘要:机场消防站作为机场建设项目中较为常见的工程在设计中有其独有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参与过的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走访使用部门,对机场消防站的建设规模、选址和部分业务、附属用房、训练场地等的设计细节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机场消防站;建设规模;选址;瞭望观察室;滑杆;训练场地

引言

近年来随着机场新建、改扩建项目的不断增多,作为机场飞行区内重要消防保障设施的机场消防站也成为在机场设计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重要设计项目。笔者近年来有幸参与了多个机场消防站的设计工作,在设计工作中不断学习成长,对机场消防站设计有所体会,下面就机场消防站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粗浅的阐述分析,希望能对同类项目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机场消防站设计中用到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7015-2007);

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消防装备配备(MH/T7002-2006);

3.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51054-2014);

4.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

5.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有关章节的要求;

6.防火、节能等相关建筑规范。

二、设计中遇到的一些相关问题

1.机场消防站建设规模

近年来我国民航事业不断快速发展,目前已有相当多的大机场拥有起降大型飞机的能力,并且开启一条以上的跑道和多个航站楼运行的模式。随着机场消防保障等级的提高、机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尤其是飞行区面积),为满足相关规范标准中对应答时间的要求,机场消防站、消防执勤点的数量也相应增加。

机场消防站的建设规模应按机场消防保障等级并结合机场消防责任区域来确定,根据机场消防保障等级可以得到所需各类业务用房、附属用房的面积指标以及所需配备的消防车类型、数量,并由消防车类型、数量得出相应的消防员数量与行政技术、后勤保障人员数量。

按照现行规范标准中的规定“当一机场设置有两个(含)以上消防站时,通常应指定其中一个站作为主消防站,其余的为消防执勤点。当消防站的救援不能满足应答时间要求时,应增设消防执勤点。”但在规范中对于主消防站与消防执勤点在面积、车辆、人员等指标上应如何分配并未做出相应规定。在实际工作中主消防站建设规模是否应按机场消防保障等级所对应等级的全部面积建设、消防执勤点应按照何种规模建设一直是相关专业设计人员、评审专家、管理部门、消防站使用部门等争论最为集中的部分。

2.机场消防站选址

机场消防站在飞行区内如何选址,受到应答时间、净空限制、场地条件、主次降方向、消防责任区域等诸多因素影响。从理论上分析,理想状态下消防站应面向跑道设置在靠近跑道、滑行道中部的位置,并且无其它障碍物遮挡能使消防车直接进入跑道区域最为适宜。如果受其他因素影响无法在最适宜位置设置消防站,需在飞行区内其余位置(例如偏向某一侧或在跑道两端)选址设置时,应使消防站在离跑道最近的合理位置出车方向面向飞行区,确保消防车能快速顺畅的进入跑道且拐弯次数最少。同时还应注意所选位置是否能使消防站满足应答时间的要求,如不能满足要求应考虑重新选址或在不能满足应答时间要求的区域附近增加消防执勤点。

在《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51054-2014)》中明确提出“消防站与加油站、加气站等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距离不应小于50m”。在飞行区内消防站选址时应注意消防站与航空加油站、加油管线、货运危险品库、机务油料库等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距离要满足规范要求。

3.机场消防站设计

机场消防站作为消防员平时训练、生活、备勤和消防车辆、器材停放的重要场所,在设计时除应满足各项规范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细节:

3.1通信室和瞭望观察室

通信室是消防站接受火情警报信息并发布通知消防员的重要信息节点,通信室布置应能满足至少两人同时值班,以确保火警信息及时接收并发布。

为取得更好的瞭望观察视野以便于主动及时发现警情,越来越多的机场消防部门在消防站设计阶段提出,希望在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在机场消防站制高点上设置面向飞行区视野良好的瞭望观察室(如图1所示)。并在瞭望观察室设置设备间或设备区,以便及时发布、上报警情,为应急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也有机场提出希望在瞭望观察室整合更多的通信、指挥、调度等功能,使其具备在处理应急突发警情时的“应急指挥所”之类的职能(如图2所示)。

图2某地机场消防站瞭望观察室室内

3.2滑杆、滑道与楼梯

滑杆作为消防员快速反应进入车库的重要工具在相关规范中都有具体详细的描述和要求,且关于设置滑杆的各相关条款皆为强制性条款,必须严格执行。但是笔者近年来与各地多个消防站(包括武警城市消防站)基础层消防员的座谈沟通中了解到有相当多消防站的滑杆处于闲置或封存状态,消防员应急反应及平时训练都是通过跑楼梯来完成。究其原因,使用滑杆需要较高的训练水平,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发生较大人员伤害事故的风险。而楼梯在使用过程中可同时容纳多股人流快速通过,且发生人员伤害事故的风险较小。有相当多的消防站通过实践发现合理的楼梯设置及训练能够保障应答时间的要求。因此,这些消防站的滑杆多处于闲置状态,滑杆室被封堵改为杂物间或储藏间使用。也有一些消防站提出希望能以滑道取代滑杆,但在现有规范标准中仅有《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51054-2014)》在条文说明中提到“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设置滑道”,此外并无再多的细节要求和说明(如图3所示)。

图3某城市武警消防站滑道

3.3心理咨询室

消防员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需24小时处于备勤值班状态,消防员长时间从事高危险工作、高强度身体训练,精神压力远大于其他一般工作岗位。在《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51054-2014)》中已明确提出,消防站辅助用房中包含心理咨询室(如图4所示)。在以往的机场消防站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消防员心理压力的缓解和疏导,较少设置心理咨询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引起注意。

图4某城市武警消防站心理咨询室--发泄室

3.4厨房餐厅

机场消防站作为设置在飞行区内的建筑没有燃气接入,大多数机场消防站厨房仅有电饭锅、电饼铛等电加热类设备,消防员一日三餐主要由飞行区外机场工作区餐厅送至消防站内,在设计时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厨房餐厅面积,满足使用需求。

3.5卫生间、浴室和晾衣房

在《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51054-2014)》中出于人性化考虑推荐“宜在消防员备勤室设置独立的卫生间”,以尽量减少天冷时期消防员夜间起床的不便。但通过对机场消防部门的走访了解到,出于管理、维修等因素考虑,部分机场消防站还是倾向于设置集中式的卫生间、浴室。主要原因是机场消防站设置在飞行区内,卫生间、浴室出现问题后维修人员须办理进出飞行区手续,才能进入消防站进行维修,若每个备勤室单独设置卫生间、浴室会增加出现故障问题的概率,加大了维修和管理的难度。因此,部分机场消防站还是倾向于设置集中式的卫生间、浴室。

机场消防站为防止晾晒的衣物被风刮入飞行器运行区域引发事故,不允许露天晾晒衣物,晾晒场所应设计为封闭的阳光晾晒房。晾晒房宜靠近盥洗室,并应有良好的采光及通风条件。

3.6室外消防训练场地

在几本规范中都明确提出消防站应设有训练场地,在《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51054-2014)》中要求“室外训练场地应能容纳训练塔、篮球场、训练跑道、模拟训练场等”,在《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7015-2007)》中要求“9级(含)以上机场消防站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航空器灭火模拟训练装置”。部分机场消防站因受飞行区内净空、场地等条件限制在飞行区内消防站附近设置消防训练场有困难,在飞行区外专门建设了训练场地,采用定期轮训的方式解决消防员训练问题。考虑到机场消防站的扑救对象主要为发生事故的航空器并兼顾航站楼等建筑物火灾,在设置训练场地时除训练跑道、模拟建筑物攀爬的训练塔等常规设施以外,考虑设置飞行器模拟物(也可用已报废飞行器)并考虑消防车辆围绕飞行器模拟物展开训练的场地,是机场消防站设计时更应提起重视的需求。

3.7消防泵房、破损航空器搬移库等

机场消防站在实际工作中与消防泵房、破损航空器搬移设备库等存在密切的工作联系。部分机场在实际工作中出于管理、使用方便的考虑,将飞行区消防泵房交于机场消防站管理(如图5所示);部分机场出于对航空器事故处理流程的考虑,将破损航空器搬移设备交由机场消防站管理。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机场消防部门提出将消防泵房、破损航空器设备库等与机场消防站贴建或合建的要求。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前期的调研工作时要认真细致听取使用部门的各项需求,了解清楚并分析出不同机场消防站在用房上的“个性化”需求。

图5某地与机场消防站合建的消防泵房

三、结语

机场消防站作为机场应急保障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有其不同于其他建筑物所独有的特点和规律,如何设计出更实用的机场消防站,更好的保障机场消防安全是我们希望实现的目标。本文是笔者结合近年来在机场消防站设计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所进行的阐述,希望能与机场消防站相关的设计、建设和使用人员共同探讨,不断完善机场消防站的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