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色派建筑中浅析空间的划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从白色派建筑中浅析空间的划分

要冲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本文通过对理查德迈耶的白色派建筑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在建筑内部的空间划分以及交通空间所扮演的角色,探求其对建筑空间多样性及对人的需求的影响,从而探讨对现代建筑空间划分的启发。

关键词:白色派建筑;公共空间;私密空间;多样性

绪论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彼此交流的社会群体活动里,活动空间范围最多、最广的场所当属建筑室内空间。[1]因此室内空间设计作为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一部分也就相应变得十分重要了。而在建筑内部空间划分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在设计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的同时,应更多的在对“使用者”自身的认识和研究上寻求设计依据和设计关注,满足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本文以理查德迈耶的白色派建筑作品为载体,分析理查德迈耶在空间划分手法上的特征,以此来探讨对当今建筑领域的启发。

1.环境需求与空间划分

1.1环境需求

人的需求决定了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其对建筑的要求已不单单是一个居住的机器,设计出的建筑不仅需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更需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设计者通过巧妙的布置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并通过楼梯、夹层的设置和处理,使各个空间互相穿插渗透。

1.2空间划分

建筑内部空间可以分为公共空间、私密空间以及交通空间。公共空间主要的作用是为人们提供沟通和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私密空间是人们特定的专属空间,具有其特定领域感、安全感以及归属感。交通空间是联系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部分,是一个建筑的枢纽。从系统学来看,可将建筑空间形态看作一种函数系统,它包括个人性与公共性;封闭性与开放性,[2]而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是由交通空间所联系的。所以这些设计因素与建筑空间布局形态紧密关联,设计师也能通过这些要素构成多样性的建筑空间。

2.理查德迈耶的空间划分手法

2.1理念本源

早年的迈耶颇受现代主义大师勒·柯布西耶的影响,都体现出柯布西耶的风格。理查德迈耶曾说过,“建筑师的职责是要致力于从新定义和提取这种始终持续的人类秩序,阐释已有和能有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我们的文明中抽象出永恒的主题性的东西。从我的观点上所说,这是形式的根源,是决定包含或清楚的根源,实现个人意愿和才智的基础。”[3]与追求激烈变化的建筑师不同,在严守秩序的大传统里,迈耶对秩序中的完美形式更感兴趣。

2.2空间划分方式

2.2.1结构系统划分

迈耶通过结构形式的不同,使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被建造成了两个不同的“系统”,私密空间根据其个人性、隐私性等功能特点,用承重墙进行围合;而公共空间为了满足开敞流通的特点则是用柱网进行分布。同时外部材料的使用上,运用大量玻璃和木边框架,使建筑室内的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很好的进行对比衬托,虚和实的部分相互结合依靠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建筑的平面和立面都能产生一种空间上的对话。

2.2.2虚实结合划分

从迈耶早期设计的史密斯住宅就可以看出,建筑的界面形式已经开始表达了标识功能的意图,打破了方盒子的静止空间,整栋住宅通过虚实结合将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进行了功能上的分离,为每个家庭成员预留了各自睡觉休息的私人空间,住宅的私密部分全部被安排到入口一侧,面向树林和公路,由分布于三个楼层上的若干个封闭的单元空间组成,立面形式采取实墙,保证该空间的隐私性。而用来接待聚会娱乐的公共空间被安排在住宅的后面,在那一边拥有最好的方位,最好的景色,能够眺望风景、变换室内气氛、歇息眼睛,获取外界视觉信息。这部分建筑空间由一面整体跨越三层的玻璃幕墙把这个三层平台围合,这时窗户已不仅只是为了通风采光,在这里是为了满足视觉功能,视野开阔虚实结合,把景观延伸到室内。

2.2.3光线划分

光线的应用永远都是理查德设计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主立面大玻璃幕墙还是侧面的条形窗还是小高窗,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自然光引入室内。然而迈耶的厉害之处还不仅如此,他注重立体主义构图和光影的变化,在建筑内部运用巧妙地天窗设计,使天然光线照入室内达到丰富的光影效果,就如史密斯住宅中,通过迈耶精准的设计能够使早上的阳光准确地射入卧室中,又能使午后的阳光正好射入起居空间。还有他的道格拉斯住宅,屋顶采用曲线形天窗,将住宅的中间照亮,光线穿过整个室内直到餐厅层。并且由光线落影所在的位置形成的分割线加强了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分隔。

2.3交通空间穿插划分

日本建筑师原广司把空间分为“均质空间、求心空间、离散空间”。密斯的通用空间是一种均质空间,赖特的十字草原住宅则表现出向心的趋势。[4]在迈耶的建筑空间中,较少见到均质空间,它的空间多数呈现线形循环和离散的性质,营造了特定的空间氛围。在建筑空间的处理上,迈耶一直坚持通过交通路线的线性组合,将离散的空间整合组织,避免一切盲目和突然,使人逐渐行进,慢慢习惯空间的转换,渐入佳境。如盖蒂中心的艺术史与人文学科研究中心的设计,盖蒂中心盖蒂艺术史与人文学科研究中心是一栋圆形建筑,迈耶将包含10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阅览室等空间隔断成一个个不同的小空间和专供学者职员使用的办公室并一起呈放射状安放。在这里信息不是被集中而是组织成一些小的子图书馆,而且运用高低错落的空间将功能不同而有联系的空间组织起来。迈耶处理的自然、巧妙、含蓄,能够使人于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依次的走向另一个空间。[5]

迈耶的建筑中通常会有各式各样的楼梯如直跑楼梯、旋转楼梯、室外楼梯等,他通过这些不同功能的楼梯来区分及连接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不仅如此,当人在建筑中运动时,他的视觉体验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也就是说,当人在水平运动时,迈耶往往能使他的视线同时在垂直方向上流通;而当人上下运动时,又使他的视线同时在水平方向上流通。这样,人的活动和视觉的流通在立体上被展开,相互穿插纠缠,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空间印象。楼梯的频繁使用将两部分空间的层次感与通畅感相互强化,让整个建筑活跃起来。

3结语

本文通过对理查德迈耶的白色派建筑进行多方面的剖析,从多个方面论述迈耶在空间功能布局中的精妙手法,能够细致的反映出建筑在形式、功能、空间中的完美结合,极大的丰富了现代建筑原则,他的建筑既能表现出其特有的个性,又能够巧妙的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因此理查德迈耶设计的建筑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值得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姚士杰,俞书伟,宋丹.社区庭院中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融合[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1):74-76.

[2]朱茜.住宅室内空间的私密性与公共性[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0(13):14-15.

[3]RichardMeierArchitectvolumn1.RizzoliInternationalPublications.Inc.1991

[4]喻翅.街巷空间比较研究[J].山西建筑,2012,38(17):20-22.

[5]陈辉.理查德·迈耶建筑作品形式特质的解读[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