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病毒肝炎”六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医治疗“病毒肝炎”六悟

张庆强张建国

张庆强张建国(江苏省宿迁市工人医院223800)

【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403-02

【摘要】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体会

【摘要】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体会

【关键词】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应运用中医关于“脏腑辨证”的理论,和现代医学诊断结果,进行“辩证施治”,笔者从中医“脏腑辨证”方面,提出中医治疗“病毒肝炎”的,应于关注的六点体会,力求从中西医的结合上,为治疗“病毒性肝炎”作出努力。

祖国医学未有“病毒肝炎”这个病名,更未有专治“病毒肝炎”的特定方剂。但目前国内治疗“病毒肝炎”仍以中西结合为主,而疗效肯定,且方法、流派甚多,可谓百家争鸣。本人经多年用中药治疗“病毒肝炎”的实践,体会如下:

1中医讲的“肝”和现代医学的“肝”同与异。

中医讲的“肝”即是脏名,也是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如“肝气”、“肝阴”、“阴阳”等。中医讲“肝”的功能;主疏泄,即是“肝”具有疏通、畅达气机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作用,而这些功能现代医学不好理解。

现代医学讲的是“肝”,仅是脏名,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进行糖的分解、贮存糖源、解毒、分泌胆汁及吞噬防御等功能,这些功能同中医讲“肝”的功能,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不能同等。

因此中医治疗“肝炎”时首先应从中西医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其功能,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2中医“肝病”和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肝炎”同与异

中医讲的“肝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肝炎”,但中医讲的“肝病”是指肝的疏泄调畅功能太过或不及,而导致一系列脏腑病变,其范围很广,涉及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肝阳上亢”,有“肝胆湿热”,有“肝郁气滞”,有“肝病传脏”,有“脏(腑)病传肝”等,临床表现亦多种多样。

现代医学讲的“肝炎”(包括病毒和非病毒肝炎)是指诸致病因素,致使肝细胞损害,而造成一系列临床症状,如纳差、口苦、肋痛、黄疸、泄泻、肝硬化、肝硬化腹水等,这些症状和中医的“肝病”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但不能相等。

因此在用中药治疗“肝炎”时,应从中西医对“肝病”和“肝炎”的临床症状上,综合辨症,不能拘泥于对中医的“肝病”和西医“肝炎”的片面理解上。

3中医讲的“毒邪”和现代医学讲的“病毒”的同与异

中医讲的“毒邪”是指人的“七情”太过或不及,感觉“六淫”太过或不及,或毒蛇、怪兽,百虫侵害,或毒草恶石所伤等,致使人体受病的因素,统称为“毒邪”,范围很广,其辨证治疗,也因人、因事而异,不能象现代医学那样,用特定“抗毒剂”杀死,控制,消除“病毒”。或用特定的”抗生素”杀死“病菌”。尽管人们对中药进行药理分析已发现不少抗菌、抗病毒的药物,但在实践的运用上,还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况且目前还未有发现有在人体内能直接杀死“肝炎病毒”的中药。

传统中药,对“毒邪”的治疗,有很多有效方剂,如“清热解毒”、“祛寒解毒”、“发表解毒”、“扶正怯邪”等。

“肝炎病毒”是中医“毒邪”的一部分,必须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沦为指导,才能凑效。

4“肝病治脾”说是治疗“肝炎”的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肝”与“脾胃”是相克关系,“肝气郁滞”,失于调疏,可导致脾胃的功能紊乱,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症状,《素问•五机真藏沦》指出,肝可“传之于脾”。张仲景在《金医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亦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均指出“肝病”和“脾胃”的关系,并明确指出,“治肝、必先实脾”的治疗原则。

“脾胃”乃后天之木、生血之源、肝脏有病,首先影响脾胃功能(从现代医学讲也是相通的),脾胃功能失调,则“肝藏血无源”,“肝失所养”,“疏泄调畅”则无权,即成“木壅木塞”之势,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仲师治肝“当先实脾”的原则是十分明智的,而临床实践中,肝炎患者,多数是纳差、腹胀、泄泻等消化道症状首先出现,如果治疗肝炎不遵循这一原则,仅仅以肝治肝,其结果是很难凑效的。

5“肝肾同源”论为治疗肝病拓宽了思路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肾主开阂”,肝肾互相依赖,维持人体水液平衡,如果肝肾这种关系失协调,就会出现“水液泛滥”等症状,如肝炎患者、水肿、腹水等,古人有“肝肾同治”说,因此对肝炎患者的治疗,应同时兼顾,“养肝益肾”,“柔肝健肾”的药物配伍,以达同治之目的。

6“脏腑相传”说为“治疗肝炎”提供辩证依据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之间互相依存、制约,病理上互相影响,传变,一脏(腑)发病,必波及它脏(腑)同病。

如“肝炎”患者可导致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生病,而脏(腑)生病亦会影响肝脏生病,这就是古人“脏腑相传”的理论,这种理论,不论是指导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整体治疗”都是有实用意义的,在对“肝炎”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时,要考虑肝病有未有影响它脏,还要考虑肝病是否由它脏影响,体现“整体察病、四诊合参,辨证求因”,才能正确立方。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肝炎”,不应孤立地局限在肝上,而应运用中医理论,和现代检查诊断手段,抓住临床症状这个关键,用“辨证施治”的原则,才能取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