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浅析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

李爱彬

李爱彬

(国网江西新干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电网的规模也在高速的发展之中,无论是电网技术装备水平还是电网技术的支持系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电网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为了适应国家和电网发展的需要,并为广大电网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电力企业有必要提出一系列新的电网管理模式。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其符合国家电力企业建设智能化电网的目标。文章主要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主要是基于监控对变电运行管理的创新,这种管理模式更符合国家电力企业建设职能电网的目标。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确保电力安全运行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实行集约化、精益化管理,调整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积极采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先进技术,对电网的生产运行实行调控一体化管理,以满足国家电网发展的需求,提高电网管理和运行的效率。

1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采用的是“调度中心+集控站+操作队”的运行管理模式,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很多工作人员要身兼数职,通常集变电站监控、运行、维护等责任于一身,使得他们常常顾此失彼,集控站工作人员的工作也常常严重失衡,忙的时候人手不足,闲的时候大量劳动力都被闲置,这就使大量劳动力和劳动成本被占用,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很低。采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可以缓解目前的困境。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规划和建设主要是基于不断扩张的电网规模、越来越复杂的电网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生产运行需要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等问题,以及电力企业服务意识的增强、对高水平电网管理的追求而提出并实施的。这种管理模式实行后,电网的调度、变电站的监控以及紧急遥控操作大都是由调度控制中心负责的,而调度指令的分解、执行和巡视等工作则由运维操作站来负责,在这个过程中,调度控制中心和运维操作站责任明确,各行其责又紧密配合,这样将全部监测工作集中了起来,有效地整合了人力资源和部门结构,为监控系统的设计、建设和使用提供了条件。

2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必须满足的要求

电力企业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主要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业务流程,缩短管理链条,发挥电力系统的专业优势,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水平,因此,这种管理模式需要满足的要求如下:

第一,必须对人力资源高效利用和电网持续发展需求予以满足。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建立规模更大的电力系统,但是,由于用户对电力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加上人力资源问题在电网规模扩大的过程越发突出,使得电力企业重视对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问题的同时,要将提高供电质量工作放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必须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中技术平台的应用需求予以满足。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要求在将变电站的设备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高度集中变电站功能中的“五遥”,并对其进行管理,另外,还必须能够对变电站中设备以及电网的调度进行集中的管理。

第三,必须对电网控制以及相关数据的计算适应能源的接入、电网负荷的变化予以满足。有些地区的电网需要接入特殊的能源来支持电力系统,比如风能和光能,这些能源具有不稳定且冲击性较大的特点,其接入能够直接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和安全,还会给供电的平衡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电网运行管理就对电网的供电、配电以及发电的质量、控制和电压参数、电网符合等计算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就须满足这些要求。

3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

3.1调控一体化系统平台结构设计和功能

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有三大模块,这些模块之间的有效配合能够确保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和可靠。其中,三大模块的主要功能为采集数据,对数据和系统进行智能决策和分析,因此,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各个功能模块的要求,结合实际应用中的关系,使模块之间的相互功能最优化。系统在逻辑层次设计方面有四个层次,下面简要分析四个层次的功能。

①采集层。采集层的主要功能是采集保护数据和远动数据。保护数据采集是实时采集各个厂站的保护动作数据,远动数据采集功能是实时采集各个厂站的遥信、遥控、遥测和遥调数据。

②平台层。平台层的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分流,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管理数据库中的实时信息和历史信息,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维护。同时,平台层还可以对系统设置权限,进行系统的权限管理,这样平台层中的各个功能就成为了应用层中的基础,应用层功能的发挥必须基于这些功能模块才能进行。

③应用层。基于平台层的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是对电力系统进行调度,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同时还能对电网的各种运行状态和运行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调度的主要功能为对系统故障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决策、监控;当电流过限的时候,能够进行预警;对系统进行静态的分析;对应用层的调度作业相关的票据进行管理等;这些功能是面向调度人员开发的。实时监控功能则是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集中的监控;对电能质量数据进行智能化的监控;对各告警系统进行智能化的综合。这些功能是面向监控人员开发的。

④展示层。展示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展示界面向调度人员、监控人员、巡视人员等展示电网的运行情况,当然,不同的人员其权限不同,因而其所用的展示界面就不同,这种展示方法能够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使他们的工作更精细、更集中。

3.2调控一体化系统软件模式功能

调控一体化系统软件模式采用的是服务器模式,这种模式由三个系统组成。第一,操作系统。服务器模式的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调控一体化系统软件的计算机程序,主要是由Linux和Windows两个操作系统组成的,其主要功能是进行资源管理和程序控制。第二,应用平台。这里的应用平台是一个信息的集成环境,能够将分散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并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对电网运行数据资源、系统软件运行资源以及结构化数据资源等的无缝接入和集成。第三,应用软件。系统中的应用软件是调控一体化系统的程序语言,其功能主要为对数据进行管理、采集、储存以及处理,对系统的运行环境状态变化进行监控和控制,提供相应的图形服务以及报表服务等。可见,调控一体化系统软件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电网的运行管理,并能对电网实行智能化分析以及辅助决策等。

4结语

总之,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电网运行管理中的新型管理模式,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电网发展的需求和人们对高质量电能的要求,推行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已成为新时期电网运行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变电监控和电网调度一体化设置的一体化管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人力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电力企业对设备的维修成本,缩短了电网运行的管理过程,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电网的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电网可靠、安全的供电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未来随着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推广实施,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力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军峰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3年第03期

[2]吕洪波.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