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体验式教学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开放体验式教学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体会

吴晶

吴晶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心肺复苏术是高职护理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急救技术。为了使学生更全面掌握这项技能,结合《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提出的同步实训的新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开放体验式教学方法,从理论学习、开放互动式提问及实训教学三个方面展开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达到全面掌握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及技能。

【关键词】开放体验式教学;心肺复苏;高职护理;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345-02

心肺复苏术是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让高职护理学生更好地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这项急救技术,我院结合本院教学实际条件将此模式应用于心肺复苏教学中,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制定教学计划

我院选择适合高职护理的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根据高职护理三年课程设置特点,在护生学习完如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功能及药理学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于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学习心肺复苏课程。心肺复苏课程共设置10学时,前2学时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后6学时进行开放体验式实训,最后用2学时进行考核总结。

2理论学习

首先根据高职护理学生特点,以《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为基础,编写教案,制作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讲授心肺复苏要点,掌握心肺复苏主要内容。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白进行心肺复苏的前提是发生心脏骤停,因而必须学会识别心脏骤停,学会通过判断生命体征来识别心脏骤停。发生心肺复苏后进行现场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是C—A—B,分班指的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1]。

通过讲授心肺复苏三大原理,让学生明白三者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让操作步骤自然呈现,并且让学生能够铭记于心,增强逻辑思维能力,避免因遇到突发状况慌乱而忘记操作步骤,为接下来的操作实训打下基础。

2.1开放互动式提问:把学生随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人,每组选举产生一个主持人,给10~15分钟的开放互动时间,组员讨论总结整理教师讲过的有关心肺复苏理论的重点内容,并由主持人代表抽取教师提前准备好的按心脏骤停原因设计的病例:如冠心病、溺水、电击、有机磷农药中毒、窒息、创伤等。每组根据抽取的内容展开有关此病例的心肺复苏及抢救重点的讨论。讨论结束后,由每组的主持人代表发言阐述本组关于抽取病例的心肺复苏抢救重点,发言结束后其他组进行开放式提问或补充。所有组发言结束后,教师就所有设置病例进行简单总结,对不正确的问题进行纠正,并就各个病例提出建议。

3实训教学

3.1观看操作视频,分步开放实训:将学生随机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选举产生一个组长和一个副组长,首先,集体观看2010版心肺复苏视频,结束后由每组的组长模仿视频中操作进行操作实践,操作结束后由每组副组长对组长的操作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并纠正错误的步骤。教师在每组结束操作及点评后对各组组长及副组长操作进行点评,纠正错误演示步骤,提出使操作更完善的建议。最后,集体完整观看一遍心肺复苏视频。

3.2陪伴体验式教授:组长和副组长分别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重要环节的培训。组员一起观看胸外心脏按压环节视频,并依次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实践,组长根据掌握胸外心脏按压有关操作重点分别对每个组员操作提出问题纠正错误步骤。同此法副组长对各组员进行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的教授。完成后集体完整观看一遍心肺复苏视频。

3.3情景创设,体验配合抢救:教师采用情景创设的方法模拟抢救现场,让学生感受配合抢救氛围,加深对心肺复苏的认识。最后,由教师对各情景配合抢救进行总结,再次复习操作重点步骤及内容。

3.4操作考核:操作考核采用体验配合中自由组合配合抢救小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前抽取考核病例,按照病例设置对模拟人进行抢救。一次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考核共操作五个循环,2个或3个循环后两名学生角色互换。最后,教师根据模拟人抢救效果进行评分。

4教学体会

通过共10学时的心肺复苏开放体验式教学,学生较全面掌握了包括理论及操作在内的心肺复苏有关知识。教学过程由原来的传统教师全程讲授的模式改为学生互动参与体验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被动接受模式改为主动思考参与模式,从视听感思几个方面全方位冲击大脑记忆功能,达到记忆深刻的目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全程参与思考,调动了思维主动性,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活跃了课堂氛围。在实训过程中,选举产生的主持人及组长等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辅助教学的任务,不仅要求更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更加能体会教师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情景体验及考核采取的配合抢救模式,让学生提前体会护士这个角色除了需要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更应该有团队合作精神,真实的还原了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特点。

参考文献

[1]王惠珍,急危重症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