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粉对TKA术后D-二聚体阳性率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三七粉对TKA术后D-二聚体阳性率的影响观察

李国梁1张青1闫元元1王旭洋1李运美1董

(1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沧州061001)(2黄骅市中医院河北黄骅061250)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三七粉预防血栓形成调节凝血紊乱的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行TKA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单位皮下注射1/日,并于术前1天至术后7天应用三七粉3g口服2/日。对照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单位皮下注射1/日,并于术前1天至术后7天应用三七粉及淀粉(按1:19)混合物作为安慰剂3g口服2/日。术后第3天检查D-二聚体,分别对两组病例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D-二聚体阳性率为22.1%明显低于对照组47.4,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七粉口服在TKA术后应用可以降低D-二聚体阳性率,为其减少术后血栓形成及对凝血功能的稳定、调节作用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七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止血;抗栓;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310-02

人工全膝关节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已经在国内成熟应用于临床30余年,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及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康复及疗效,给患者及社会带来经济负担。“金创”名药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功效。从中医理论方面既可以通过活血功效预防DVT发生又能通过止血功效减少术后失血,但缺乏临床依据。本文旨在研究口服三七粉对TKA术后D-二聚体的影响,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三七粉调节出血及血栓形成的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

本研究为前瞻性、区组随机对照、单盲临床实验,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2017年12月—2018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行TKA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89例;年龄70~94(78.49±6.07)岁,身高140~180(157.96±8.45)cm,体质量33~84(53.33±10.17)kg。排除糖尿病、开放性创伤、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2.方法

研究组:术后第一天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河北常山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4100单位/支)4100单位皮下注射1/日,疗程35天。并于术前1天至术后7天应用三七粉(由我院中药制剂室统一采购地道药材并制作)3g口服2/日。

对照组:术后第一天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河北常山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4100单位/支)4100单位皮下注射1/日,疗程35天。并于术前1天至术后7天应用安慰剂(三七粉及淀粉(按1:19)混合制作)3g口服2/日。

所有病例的手术和麻醉均由我院,同一组医生完成,麻醉方法均为椎管内麻醉。

2.1监测指标

术后第3天检查D-二聚体,同时记录入选研究对象其他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D-Dimer阳性者,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由我院5年以上专科工作经验的超声科医生完成),明确有无血栓形成。

2.1.1D-二聚体测定方法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hurrcaneHp-083/4Plus及D-二聚体检测试剂盒,石家庄禾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D-Dimer小于或等于0.3mg/L计入阴性率。

2.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研究组D-二聚体阳性率为22.1%明显低于对照组47.4,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七粉口服在TKA术后应用可以降低D-二聚体阳性率,为其减少术后血栓形成及对凝血功能的稳定、调节作用提供了依据。

4.讨论

TKA手术创伤后的疼痛及长时间卧床导致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血流缓慢、血液粘滞度增高等均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邱贵兴等[1]报告关节置换术后未预防组DVT发生率为30.8%(16/52),预防组为11.8%(8/68)(P<0.05)。术后抗凝已经形成规范,并且有效降低了血栓积极肺栓塞发生率,但是增加出血的副作用及并发症并不少见。解决手术创伤及药物刺激导致的凝血机制紊乱是降低手术安全,提高疗效的重要内容。D-二聚体(D-Dimer)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作为一个特异性低、敏感度高的指标,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灵敏度报告为96%~98%[2]。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近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成分三七总皂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其主要有效成份为三七中人参皂苷Rg1及其他原人参三醇型皂苷,它们可能通过提高血小板CAMP含量而抑制其聚集功能[3]。三七不仅能活血化瘀活预防血栓,而且止血功能也是三七的传统功能之一,现代对三七的研究证实了三七确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而且明确了其止血专属成分及其机制。三七中的止血活性成分是1981年日本小营卓夫分离出的三七素。三七止血素主要使血小板产生伸展伪足聚集变形等黏性运动终使其胞膜破损部分溶解脱颗粒反应等超微结构改变。导致血小板产生诱导及激活作用[4]。围手术期应用三七即可达到活血减少血栓形成又止血减少术后出血量。发挥其“活血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传统功效特点。

本研究以三七粉的中医功效为理论依据,结果中研究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组的凝血功能较治疗组稳定。综上所述,三七粉口服在TKA术后应用可以降低D-二聚体阳性率,为其减少术后血栓形成及对凝血功能的稳定、调节作用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样本量较小,观察指标单一等不足,有待各位学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邱贵兴,杨庆铭,余楠生,等.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819-822.

[2]李丹丹,马聪,马学斌,等.老年人血浆D-二聚体增高相关因素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0):2441-2442.

[3]付开礼.三七总皂普在骨科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2):49-51.

[4]李冠烈.三七的现代研究与进展(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