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民俗背后承载的思想观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浅析生活民俗背后承载的思想观念

张蒙蒙

——以具体三个事件为例

张蒙蒙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民俗来源于生活,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具体从“药盒”事件、“扫屋”以及祭灶等来浅析它们背后所承载的民众的思想,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民俗,更好地感知人们在生活体悟的基础上所体现出的思想多重性的观点所在。

关键词:药盒扫尘祭灶思想观念

基金项目:2016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6ZYXS74)。

一、“药盒”事件

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听到了关于药盒的一个小小说法,某一天在家,偶然碰到一邻居到我家来拿药盒,原来药盒是另外一个邻居家的,之后被我家给借走了又辗转到了我奶奶家,于是我听到的是这个邻居得去我奶奶家拿而不是我奶奶送过来给她。听了这个以后我就很好奇,于是就去问我的奶奶,奶奶告诉我如果药盒子被借走了,自己有需要的时候就需要自己去借走药盒子的这家去要药盒,而不能让人家把药盒送回来。

那为什么只能要药盒而不能送药盒呢,奶奶告诉我是因为送药盒就相当于把疾病送还给了人家,是不吉利的。我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让我想起了《发须爪》里面有关发、须、爪的叙述,人们大多认为人的发、须、爪有某些功用,既可以是用来治愈的好东西,又可以是用来伤害别人的坏东西,而借助于发、须、爪的功用也从背后反映了民众关于它们的所思所想所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民俗说法也逐渐被淡化了,而药盒不能送的说法也正好说明了人们都希望平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基本愿望,它寄托了民众的情感,也调节了民众的心理,通过“药盒”的借还来含蓄地表达人们一种渴求生活美满、福寿安康的美好心愿。

二、“扫屋”

“扫屋”即扫尘,在北方叫扫屋,在南方就叫做掸尘,要在年前把屋里屋外都彻底打扫一遍,包括拆洗被褥床帘、各种器具、窗户玻璃等,这是我国素有的传统习俗。据说尧舜时代已有一种习俗是关于春节扫尘的,从民间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尘”与“陈”读音相似,有“除尘迎新”的意思,亦指把所有“坏的”、“霉运”等都扫出家门去,有迎接喜气的寓意。

关于扫尘民间又有一个习俗传说,传说中说有个邪神总是搬弄是非,在玉帝面前常将人间描述的丑陋不堪,之后玉帝对人间也就有了这样的印象。某次,邪神向玉帝告密说是人间有人要谋反,于是玉帝便下旨凡有家户敢亵渎神灵,在屋檐下放上其罪行书,再让蜘蛛结网标记,并派王灵官在除夕夜到凡间,凡有记号的门户都要被全数抄斩。邪神见自己阴谋得逞,就偷偷的在每户屋檐下都做了记号,想让王灵官把人间都斩尽杀绝,结果被灶神发现了,于是灶神就赶紧召集每户的灶神来讨论,最后商量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这段时间,每家都要大扫除,否则,灶神不进宅。人们就依灶神叮嘱,将自己家里外都整理的干干净净。到除夕夜,王灵官下到凡间,到处是窗明几净,灯火辉煌,没找到记号,于是便返回天庭,将人间景象如实禀告给了玉帝,玉帝听后方觉受骗,十分震怒,降旨捉拿邪神,永远拘于天庭,不许下界作恶。从此,每到腊月二十三到除夕夜期间,人们都会扫尘,并成为一种习俗。

随着社会发展,扫尘的时间逐渐被淡化,不一定非要在腊月二十三,从古自今,无论扫尘的工具、方法如何千变万化,扫尘的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意义都是一致的。

年前,人们会选择风和日丽的一天进行“扫屋”,有院子的就将屋里所有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将屋内彻底清扫,方可将东西全搬回屋子里,包括床、桌子、被褥等等,而且是每一个屋子都要进行打扫的。没有院子的,也会在屋内将东西移动进行扫尘、擦洗,最后打扫完毕,开始擦洗窗户玻璃等。扫尘,虽然表面看上去是简单的打扫,但它却折射了人们希望排除霉运、穷运的愿望,人们都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能有好的改变,能够比上一年有更好的运气,更好的生活,它寄托了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更是人们希望透过它全家能健康、平安。扫尘它融入了民众的种种情感,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以及心理机能层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调节,同时也是民众自身在宣传讲究干净卫生、预防传染疾病等,这是长时间积淀而成的。

三、祭灶

所谓祭灶,即过小年祭祀灶王爷,他主要打理每家的灶火,被民众当做家里的庇护神。据有关资料记录来看,灶神属于“五祀”之一,我们说门、户、井、灶、中雷他们被民众尊称为神,人们对他们举办祭祀来求得他们的保佑,由于他们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有关的,“灶王爷”或“灶君爷”被百姓当做“一家之主”来供奉一直到今天。

祭祀过程中时辰很重要,每年一次的祭灶时间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尾月祭灶一直是有历史传统的,从先秦至明清这一传统都不曾断裂,而从现在习俗来看,祭灶已经成为了春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些层面上看,祭灶也被视为春节一系列活动的开始。清代以前,祀灶一般是国家层面的祀典,具有很高的地位,可是为什么要祭灶呢?在汉代百姓心目中,主饮食的便是“灶”,信奉灶神在五行学说中也自然而然地被融入到这一层次当中,是以实用性为目的的,然而灶神并没有跟着时间因信仰内容的改变,就脱离人们的日常,刚好相反的是,五祀诸神好多都被百姓忘记了,但灶神的名誉却一日千里。

每家每户都放置有“灶王爷”的神位,一般在灶房的北方或者东方放置灶王龛,中央挂有它的神像。若无灶王龛,也可以干脆将它的像贴在墙面上。灶爷的神像,有的画像上仅有灶爷一人,有的画像有两个人会区分出性别,女的即是“灶王奶奶”。在不同地方,充当灶君的也会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民间传说故事是息息相关的。灶君爷的像上多半会印有昔时的日历,上面写着“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最常见的就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样的对联,以此希望灶爷能保家人平安。

祭灶那晚,无论祭祀放什么其他东西,都一定要放的就是糖板也就是所谓的灶糖,它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当然各个地方灶糖制作的材料都可以有所不同。那为什么一定要放这个东西呢?原因就是因为从上年的除夕开始,灶王爷就一直呆在家中,既佑平安又监督,直到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接着玉皇大帝会依据汇报情况,让灶君对其所应受到的待遇做出评判,可见,灶王爷的汇报对一家人来说很重要。于是人们就开始用灶糖来上供,使灶君爷嘴上吃得甜蜜蜜的,但愿灶君爷到天上能够多说功德、多赐祥瑞。“吃人的嘴短”灶王爷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也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的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在祭灶那日晚上,点香、烛于神案前,门外放鞭炮,并将折好的金元宝一并烧给灶君爷,祭者还口念祷词,都是愿望祈福之语,一般由男性祭灶,据传灶君爷长得皮肤有点太白了,若女的祭灶可能会有“男女之嫌”。七天之后,也便是在除夕夜,再把“灶神”接回来,俗称“接灶”或者“接神”。过去在放糖板的时候也会放几小截干草棍子,为了方便灶王爷骑马升天,而现在逐渐不再放干草棍子了,因为灶王爷也要与时俱进地乘坐火车或者飞机等等。

民间对灶神的崇拜,是因为“灶”本身是有灵的,原始拜物的痕迹很明显。民俗所造就的文化的气氛会产生约束力,会作用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遍意义上来说,行为的风俗即是群体心理和观念的具体化,而祭灶的背后就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民俗心理,后世灶君爷祭祀除了免灾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祈福,虽然形式越来越趋于简单,但趋利避害的心理却是完全一致的。

四、总结

无论是“药盒”事件、扫尘还是祭灶,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思想观念,中国的百姓们所追求的无非就是多子多孙、富贵平安、幸福安康,在这些问题上,谁又敢不慎重呢?

对于这些认识,都是人们按照与生活相关的需求来塑造自己的保护神,把它们放在生活社会这个大背景当中而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但这并非是简单的“迷信活动”,这对于人们把它们作为一种信仰的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民俗文化的主旋律就是崇尚传统,进而对传统的行为模式的态度达到了膜拜的程度。

人们在不期然中创造了一个个信仰的场域,在这场域当中,人们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来获得信仰体验并形成神圣的情感来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得人神、人际等各种关系得以展示或者重新得到塑造。

这是民众在特定区域里的精神文化特质,也是共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观,造就了民众共同的心理状态和共同的风俗习惯,对应的也就有了自身独特的思考的方式和实践的方式。人们的各种感情与这些传统融为一体,成为民众寄托情感的载体和调剂人们心理的工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内在的道德律令,它以无成本的方式维持着社会的秩序,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参考资料:

1、乌丙安《民俗学原理》

2、李现红《从祭灶时间的确立看灶神信仰文化的变迁》(《民俗研究》2012年第3期)

3、国庆《“扫尘”的由来》(新农村文化园地2005年第1期)

4、沈利华《“祭灶”民俗文化心理论析》

5、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6、王存奎、孙先伟《民俗信仰与社会控制》(《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

7、李生柱《神像:民间信仰的象征与实践》(《民俗研究》2014年第2期)

作者简介:张蒙蒙(1990-),女,汉族,籍贯:山西晋城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