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一通三防”体系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煤矿“一通三防”体系问题

刘乾1王维民2

(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116)

摘要:众所周知,煤矿行业促进了经济的进步。而煤炭作为现阶段生产的主要能源之一,在提高生产速度的同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危险程度,造成大量的危险事故。因此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大众及相关煤矿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分析煤矿生产过程中“一通三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进一步探究,提出改善我国煤矿生产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问题;对策

引言

煤炭一直是我国的其中一种基础能源,在电力领域的消耗量非常大,所以,其在我国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现阶段,我国多数为地下采矿,尽管有时候也会使用露天开采技术,然而,大部分仍然是在矿井中进行井下的环境条件十分复杂,经常发生各类事故,由于矿井中的通风条件相对较差,要是出现问题,极易在短时间之内蔓延,对生产人员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将一通三防工作做好,以充分确保生产安全,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1“一通三防”的概念

1.1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局扇压入,是由两台可以互相切换的机器组成,一台为提供风,而另1台是用于备用的。局扇和启动装置的安装必须是在进风的巷道中,且掘进巷道的回风不能小于或等于10m,同时,要按照相关的规定选定局扇的安装位置,以确保其与回风流之间的最低风速能够满足相关的风量规定,即局扇在全负压的状态下所提供的风量不能小于局扇的吸入风量。

1.2瓦斯预防与管理

在煤矿事故中,多是由瓦斯爆炸导致的,因此,必须严格做好瓦斯的预防与管理工作。首先在进行煤矿施工时需挂瓦斯便携仪,同时在工作面需安装甲烷传感器,这两者的安装位置都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当出现施工点回风流瓦斯浓度大于0.8%、施工点及施工相关设备附近20m内的风流中所含的瓦斯浓度接近1.5%、施工点回风流中CO2的含量超过1.5%这三种情况其中的一种时,都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关闭电源,同时疏散工作人员,并按相关的措施对问题进行处理。

1.3防火

在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火灾,应先采取可能的灭火方法对火情进行控制,以避免火势的扩大,同时对可能受火灾威胁的区域的人员按照避火路线将其疏散到安全的区域。需要注意的是,假如是电气设备着火,必须采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像ABC干粉灭火器,并及时切断电源。

1.4防粉尘

为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及预防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在进行煤矿开采时必须做好防尘措施。其一,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需戴上防尘口罩;其二,施工现场需建设防尘管道;其三,需建立完善的防尘措施。

2常见安全问题

2.1认识不足

一些煤企比较忽视“一通三防”工作,上至分管领导,下至一般安全员,大部分人在安全检查过程中不够认真。一味地注重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率,而根本不重视职工的人身安全,该问题长期存在,虽然当前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率,然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今后仍旧需要提高认识,重视该项工作。

2.2没有认真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一些煤企均颁布了具体的安全生产制度,同时还详细地界定了一通三防的要求,明确指出各个环节的措施方法。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很早之前就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可是在落实环节却没有做好,制度无法得到充分贯彻执行。分析其根源,公司管理层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公司领导对该项工作比较忽视,一线职工与技术工作者同样不会引起注意,上行下效非常明显。

2.3系统上具有一定的不足

有些公司上层管理者缺乏足够的安防意识,不想投入过多的时间、财力、物力来打造优质的一通三防系统,不注重一线职工的人身安全。不可否认,配备高级的一通三防系统肯定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却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安全价值。有部分公司并未树立人本主义理念,不想投入资金采购新设备,不想花钱聘请高素质的人才来管理该系统,导致该系统存在着诸多弊端,根本无法应对突发事故。不仅如此,公司对于已经构建起来的系统比较忽视,并未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检修,其中暴露出很多安全隐患。

3一通三防安全问题的对策

3.1加强认识,注重科技

目前,要想实现煤矿工作的安全生产,领导重视管理是先决条件。煤矿管理层要认识到“一通三防”工作有着很强的技术以及专业性。“一通三防”工作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着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采、掘、机、运等),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了“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煤矿企业只有加强认识,才能够自觉抓好“一通三防”工作。另外,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要想真正实现通风安全,先进的设施与设备是重要基础。比如,在提高矿井安全防灾以及抗灾能力上,煤矿井下的通风、监测、通信、防尘等系统和瓦斯抽放系统设施等起着保障作用。基于此,煤矿企业要把每一项专用资金合理规划好,要加大设施的投入力度。同时,煤矿技术部门要从煤矿的具体情况出发实施系统设计以及设备选型,以做出最好的设计方案。在购置设施设备上,不仅要考虑设备的先进性,而且还要把现有设备的升级换代给考虑进来。要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使矿井的抗灾能力得到提高,煤矿企业要科学管理“一通三防”的安全设施,从装备的综合情况出发对其改造以及更新计划进行合理制定,把那些安全性差的设备淘汰掉,使设备保持先进性和高效性。

3.2建立和完善“一通三防”工作的责任制和专项管理制度

要形成以各煤矿企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体系。按规定提足、用好“一通三防”专项资金,保证“一通三防”所需的人、财、物,认真落实瓦斯检查、局部通风、盲巷管理等制度。各级领导都要明确相关的安全工作责任,认真制定所管辖范围内的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制度,编制执行好有关规程和改善“一通三防”安全状况的规划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些制度来约束全体干部和职工的操作行为。例如:“一通三防”安全检查制度,“一炮三检”制度,“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瓦检员“手拉手”交接班制度,防灭火制度等。

3.3通过“一通三防”技术培训,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

加强对煤矿施工人员的“一通三防”技术进行培训,增强煤矿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几率。对煤矿生产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从自身培训及家庭培训两方面出发。自身培训对煤矿生产的通风员、放炮员、瓦检员及防突员进行具体培训,企业积极组织培训课程,完善培训内容,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及出现危险后的自救方法进行学习。并及时总结危险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让煤矿生产工作人员了解“一通三防”对安全的重要性,形象的案例也可以帮助农民工、合同工等学历低的人群,准确理解培训内容。家庭方面煤矿生产的工作人员的安全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团圆。家庭人员的劝说对煤矿工作人员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进行“一通三防”安全培训工作时,可以利用家庭的亲情关系,通过对煤矿生产人员的家庭培训,间接达到对煤矿生产安全意识的培训工作,促进“一通三防”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语

总之,作为煤矿安全生产最关键的一个方法,一通三防愈发引起管理者以及一线职工的重视。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应当切实加强监督,不断优化安全系统,不断优化生产制度,进一步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周英博.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通三防”安全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6):155-156.

[2]张雄伟.关于煤矿安全生产中“一通三防”安全体系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2(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