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置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浅析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置方案

刘萍

刘萍

四川川北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628017

摘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由于我国山区低等级公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致使存在影响交通安全的危险路段相应增多,对驾驶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近些年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不断频发,国家对于设置合理完善的低等级交通安全设施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目的在于改善山区行车的安全条件,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次。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的设置方案进行重点分析,借此强化山区低等级公路的安全行驶水平。

关键词: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交通事故;方案;

前言: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山区公路在我国公路网所占据的比例逐年增大,然而其所呈现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渐尖锐。究其原因,山区周围的环境比较复杂,存在的危险路段较多且难以改善,使得山区公路的等级多数处于低级,且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完善设置,导致每年发生交通事故致死率要远比平原公路高得多。根据2012的交通数据显示,山区公路出现的交通事故频次最高,平均每百起事故造成24人伤亡,严重威胁了当地的交通安全。为了有效降低山区公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地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积极地设置交通安全方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1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现状

山区低等级公路,在实际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自身地理位置、水文条件、建设标准以及资金投入力度的影响,出现较多的安全隐患点,虽然国家加大投入,逐步在完善低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但由于设置存在较大机械性、随意性,对交通安全设施的摆放位置、数量规格及类型等方面的因素,很少去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可以说,大多数山区低等级公路普遍存在着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胡乱设置或者缺乏设置的现象。以下是结合了相关项目的设计及调查,得出现阶段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发展现状,以供参考。

1.1交通安全设施严重匮乏

山区低等级公路基本上普遍存在着缺乏护栏装置设置的现象。即便是有,也只是在急弯、高填方或者存在深沟的路段简单设置了水泥护柱等设置。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水泥护柱等简单的防护设置实际具备的防护能力较差,很难有效地阻止车辆急转冲出路外等情况。山区低等级公路的路面基本都窄且线形较差,可以说混合交通的情况十分常见[1]。

最重要的是,山区低等级公路的路面标线比较模糊,无法引导驾驶者进行规范性的行驶,这就直接导致车辆偏离车道情况的发生。另外,对于山区的危险路段而言,由于缺乏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很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1.2交通安全设施缺乏规范化、合理化

多数技术人员在设置交通设施的时候,并没有针对道路的具体情况进行增设,如对部分不需要设置安全设施的路段进行设置,使得这些安全设施反而成了阻碍交通畅通运行的障碍物;部分交通安全设施涉及到的材料或者规格并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实际的防护效果较差;某些交通标志比较缺乏连续性与合理性,具体提供的指挥信息并不是很完善或者是对应的尺寸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无法达到有效的预警作用与视觉诱导作用。尤其是部分交通标线没有反光效果,极大程度上给驾驶者带来了驾驶困难。究其原因,无非就是现阶段山区低等级公路在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面比较缺乏规范化与合理化,进而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2]。

1.3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不配套

各种交通安全设施属于一个有机的体系,必须要确保该体系的连续性与合理性,即确保交通安全设施可以得到配套使用,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交通设施的作用。而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往往会存在各类交通设施不配套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标志与标志之间、标志与标线之间等方面,如某些地点距离与标志不符,里程数对应不上等。

1.4交通安全设施缺乏后期养护与管理

由于山区经济欠发达,致使投入的公路养护资金十分有限,相对地养护管理人员也十分有限,这就直接导致了交通安全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后期养护与管理,交通安全设施损坏、丢失的情况屡见不鲜[3]。

2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置方案

2.1健全与完善交通标志

参考国家现行的道路技术参数确定急弯、陡坡、视距不足等危险路段的具体参数,设置相应的警告标语、指示等明显的标志,确保驾驶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警示语上面的提示内容,根据具体的提示内容安全行驶。在健全与完善交通标志方面,技术人员应该综合地考虑当前公路涉及到的技术等级、周围的地理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实际造价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力所能及地完善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

在这里,山区低等级公路的警告、禁令、小尺寸的指路标志建议采用单柱式支撑方式,中型指路标志和旅游景点标志建议采用悬臂式支撑方式;标志材料最好采用铝合金面板、三级反光膜等设施材料,便于驾乘人员观看到交通警示语。另外,山区低等级公路上设置标志,如危险情况的警告、变换车道、减速或停车等标志,宜设置在危险点前适当距离内,一方面为驾驶员采取相应行动提供必要的准备时间,另一方面避免标志距离危险点过远而导致驾驶员对提示或警告内容的遗忘。标志的前置距离(标志设置位置距危险点起点的路线距离)一般不小于25m,不大于50m。标志前方100m范围内应保持通视。

2.2增设路面标线

山区低等级公路基本上属于开放双向混合交通。针对于此,必须设置车行道中线以便确保行车安全。一般路段可不施划道路边缘线,但应在连续下坡、弯坡、连续弯道、宽路基接窄桥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穿村镇路侧较宽等路段设置道路边缘线,道路边缘线一般为白色实线,线宽为10-15cm,受路面宽度限制时可采用10cm的线宽;在道路条件发生变化、急弯、窄桥/遂等路段前、长下坡路段及其他需要减速的路段前或路段中可设置横向振动减速标线。横向减速标线为一组垂直于车道中心线的白色标线,线宽45cm,线与线间距45cm。车行道横向减速标线的设置间隔应使车辆通过各标线间隔的时间大致相等,以利于行驶速度逐步降低。标线与具体的交通提示标志应进行配套设置。

同时,建议在选择路面标线的时候,最好选择热熔反光型标线,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热熔反光型标线的价格较高,但是其所呈现的综合效益较大,值得推广与使用,可以作为首选的路面标线材料。

2.3添加路侧防撞护栏

对于高路堤段或者路旁两侧的深谷深沟等路段而言,必须增设路侧防撞护栏。在实际的增设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地添加路侧防撞护栏。这就要求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当地山区低等公路的车型比例、设计车速、路况条件以及施工特点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性地比较,选择适合本地低等级公路特点的路侧防撞护栏。

例如:⑴急弯路段满足交通量条件的急弯或连续急弯的曲线外侧宜设置护栏;急弯或连续急弯的曲线内侧,如路侧危险度较低,宜适当修整边坡或改良视距而不设置护栏;满足交通量条件的长直线端部的小半径曲线外侧,尤其是路面抗滑不足的小半径曲线外侧宜设置护栏。

⑵路面较窄路段路窄且路侧险要的四级以下单车道农村公路,必须设置护栏时,护栏可在短距离内侵入路面,但必须保证有效路面宽度大于4m,并在侵入路面护栏前部设置必要的警告标线或标志。

2.4村镇路段以及平面交叉口处增设安全设置

在对山区低等级公路进行交通安全设置的时候,需要重点对村镇路段以及平面交叉口处增设安全设置。在实际进入村镇之前,技术人员应该设置好警示标志,并配以减速线,提醒驾驶者在此处慢行,控制车速。此外,在平面交叉路口前设置相应的路口标志,提醒驾驶者具体的方向信息。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多数山区公路在实际的建设中,往往会受到地形因素的限制,致使山区公路级别始终处于低等级当中,进而容易出现交通不便的情况,引发交通安全事故。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技术人员需要在不改变现有道路线现形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完善与增设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而有效地转变道路通行安全条件,从根本上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频次,为驾乘人员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姚美玲.重庆山区公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

[2]彭泽众.山区公路安全防护设施调查与设置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

[3]张文会.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区划安全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

[4]吴彪.高速公路作业区行车风险与安全控制策略[D].吉林大学,2011.

[5]李书元,梁乐,上官建平,王捍卫.西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案与优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8(0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