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杨永清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社区服务中心6632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的具体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5年2月为对照阶段,予以常规护理管理,随机抽取妇产科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3月-2016年2月为观察阶段,并予以风险管理,并随机抽取等量妇产科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阶段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阶段护理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评分、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积极性评分依次为(36.58±1.47)分、(25.57±3.51)分、(26.94±1.3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t=14.52,12.74,13.98;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X2=6.48,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效率,也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具备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与其它科室相比,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更为繁琐,护士由于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下,容易由于疏忽或工作懈怠而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1],加强妇产科的风险管理意义重大。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前后对比分析,研究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意义,以便为临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详情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3月-2015年2月为对照阶段,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其中护理人员31例,均为女性,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57±3.29)岁。2015年3月-2016年2月为观察阶段,并予以风险管理,该阶段护理人员也为31例,均为女性,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9.58±4.19)岁。同时在两阶段内分别随机抽取患者42例。对比两阶段护理人员的年龄、患者年龄等指标,均未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强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阶段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具体方法参照以往的工作经验。

观察阶段则予以风险管理,具体方法包括:(1)完善制度:对护理过程中的各项护理活动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每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2],并引导护理人员对自身行为加以规范,避免风险;(2)加强专业培训: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妇产科护理业务知识培训,包括基础妇科疾病的护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以及急危重症的护理等内容,并集体分析其中的护理风险,据此制定有效的操作规范和风险应急方案;(3)通过普及法律条例等途径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责任的认识,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端正态度,始终保持温和、耐心的护理服务态度。

1.3观察指标[3-4]

自制调查量表(百分制)对两阶段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量表包括防范风险意识(40分)、工作能力(30分)和工作积极性(30分)三部分,分数越高表示能力越强。同时对两阶段患者的满意度予以调查,满意度调查采用自制百分制满意度量表,若得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满意+一般。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无误后进行汇总并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阶段护理人员的评分对比

通过评估发现,观察阶段护理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评分、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积极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26例(61.90%),一般14例(33.33%),不满意2例(4.76%),总满意率95.24%;对照组满意21例(50.00%),一般13例(30.95%),不满意8例(19.05%),总满意率80.9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6.48,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会对护理人员或患者产生的伤害性风险[5],而护理管理则能够通过对护理人员、医疗环境等多方面的风险因素加以调控,从而达到降低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有利于护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促进护理技能的提升,同时也要求护理人员始终保持亲和态度,对于降低医疗纠纷事件、护理风险事件等均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观察阶段的护理管理中,妇产科护理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积极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阶段,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较对照组上升明显,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尚拾玉[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优势显著。

综上,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的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和工作积极性,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临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刘莉.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88-89.

[2]欧雪鸳.风险管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26(20):223-224.

[3]夏立新.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1(6):1505-1507.

[4]杜天慧.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30(37):333-334.

[5]徐玲勤.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J].中国医院统计,2013,28(5):386-388.

[6]尚拾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4,24(26):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