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用于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循证护理干预用于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胡志谦李九智(通讯作者)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中心;新疆830001)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9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予以循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理想,可有降低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还可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导尿管;尿路感染;护理满意度

留置导尿管术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是将导尿管自患者尿道插入膀胱,将尿液间断或持续的引流[1]。在留置尿管期间护理不当极易出现尿路感染并发症,本文为降低留置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对我院近一年的部分留置尿管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已经获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92例。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在22--78岁之间,平均(59.4±5.2)岁;导尿管留置时间在8--46d,平均(18.6±2.3)d;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进行比对,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注意事项告知、输液、饮食干预等。实验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提出问题及循证支持:留置导尿管患者较易出现尿路感染问题,以“导尿”“感染”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检索,下载相关文献,对导尿管留置患者易出现的不良事件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其他研究者的护理经验,并组织科内护理人员进行学习。

护理实施:①患者入院后,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先予以对症先处理,以免在留置导尿管操作中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其自我防护意识。病室内应保持光线充足,可提高患者的导尿成功率,避免反复导尿引发尿路感染[2]。③为患者使用抗反流尿袋,并定时更换集尿袋及尿管,避免感染。在患者留置尿管期间,要避免导尿管受压受折,防止导管堵塞。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及尿量,依据其膀胱充盈度及尿意实施个体化放尿,促进膀胱功能恢复[3]。每日使用消灵复方洗液对患者的会阴及尿道口进行清洁护理,而后进行抗菌处理,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将集尿袋高度控制在膀胱之下,确保尿袋与尿管固定性、密封性良好;集尿袋出口距离地面的距离要保持在10cm以上。在放尿之前,应采用长效抗菌材料对尿袋口进行喷涂。④不可对患者实施不当的膀胱冲洗,以免出现尿管中尿液反流,且膀胱冲洗还会对膀胱黏膜造成化学损伤或机械损伤,使膀胱黏膜的防御系统遭到破坏,增加感染几率。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的尿路感染发生率。

应用我院住院患者通用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评价,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行为等内容,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整理、统计,尿路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采用百分率表示,对比结果予以卡方检验,当P<0.05时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有2例出现尿管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35%(2/46);参照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有14例出现尿管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0.43%(14/46);实验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卡方检验结果为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45/46);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78%(39/46);实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卡方检验结果为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3讨论

留置导尿管期间,导尿管会对患者的尿道及膀胱带来一定刺激,正常的生理环境因此被破坏,致使尿道及膀胱对细菌的防御能力下降,更易引发尿路感染[4]。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难于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故我院近年来主张为该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是以真实、可信的科研成果为依据,并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为患者提供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护理服务,以减少或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5]。此次研究中,参照组留置导尿管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尿管感染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这足以说明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有效性。

总结上述研究结果得出,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具显著效果,可有降低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致医源性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19):3032-3033.

[2]胡囡囡.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J].医药与保健,2015(3):100-100.

[3]王建平,赵敏,成敏洁等.循证护理预防长期留置导尿老年男性患者尿路感染的价值[J].西部中医药,2014(11):148-150.

[4]张静,马体宇.循证护理在泌尿手术感染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169-170.

[5]王朝霞,白桂芳,朱莉等.子宫根治及腹腔淋巴清扫术后留置导尿的循证护理实践[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