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吴秀宏

吴秀宏

(江苏省淮安市解放军第八二医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目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以及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焦虑、抑郁、恐惧、人际关系敏感度等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显著改善,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宫颈癌;手术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295-02

宫颈癌这种女性恶性肿瘤又称为“宫颈浸润癌”,该病的发生与性行为紊乱、病毒感染、分娩次数、生物学因素等多种因素均有密切的联系,不仅仅影响了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其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1]。本院在对2013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4例,以上所有患者均经宫颈活检、宫颈细胞学检查等临床检查确定符合宫颈癌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2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47岁,中位年龄:(32.10±2.58)岁;临床分期:宫颈癌ⅡA期患者40例,宫颈癌ⅡB期患者28例,宫颈癌ⅢB期患者36例。将以上患者根据病历号末位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参照组,入院后2组患者的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高度相似性,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的5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措施:保持病房环境温馨、舒适、通风、干净以及温度、湿度适宜,通过热情、真诚的态度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等;实验组的52例患者除了接受上述护理措施外还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通过聊天等方式来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变化等情况,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正确评估等,指导患者通过注意力转移法、心理暗示法、音乐疗法等方式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使患者的恐惧、焦虑、担忧、烦躁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得以排解[2]。

1.2.2术中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室后要主动介绍手术室环境以及相关医护人员等,使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得以消除;手术期间护理人员最好陪伴在患者身边,并通过紧握患者的手等肢体接触来给予患者精神鼓励,通过聊天等方式使患者心态放松。

1.2.3术后心理护理待患者术后清醒后来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消息,成功缓解并消除患者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疑虑和问题,并进行耐心、专业的讲解;对患者进行性生活指导,告知患者术后个人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反复叮嘱患者要定期复查;加强与患者配偶的沟通,说明手术治疗并不会对夫妻生活造成影响,日常生活中要多关爱、照顾患者[3]。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角色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49.84±4.88)分VS(30.08±4.52)分],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79.85±3.99)分VS(62.33±3.47)分],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76.67±5.02)分VS(60.57±4.94)分],情感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73.59±4.37)分VS(56.39±4.26)分],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45.57±4.80)分VS(31.27±4.31)分],t=8.54,8.31,8.01,7.58,7.1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者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1.28±0.48)分VS(1.88±0.63)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1.39±0.41)分VS(1.97±0.79)分],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1.30±0.31)分VS(1.66±0.53)分],人际关系敏感度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1.41±0.28)分VS(1.72±0.64)分],t=7.85,7.66,5.84,5.4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宫颈癌这种目前仅限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了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手术治疗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在本次研究中,将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分别应用于在我院接收手术治疗的104例宫颈癌患者中,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焦虑、抑郁、恐惧、人际关系敏感度等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宫颈癌手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显著改善,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钟金平,赵娟,黄小梅,黄晶,吴修洪,李婵,朱淑芳,余瑛.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14(01):55-56.

[2]姜涛,杨雪梅,鞠花,曹平,姚雪莹,王秀媛.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2(13):244-245.

[3]郭孝琴,李雪松,边红.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影响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08(23):480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