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与学

/ 2

浅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与学

马云锐

马云锐(阜新市卫生学校辽宁阜新123000)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5-0388-02

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探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笔者经过对各层面工作的反思与探究,认为焦点集中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即教风和学风。教师教得不积极,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得不主动,学习激情不高,是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笔者在反思与探究中认识到,只有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规范师生课堂行为,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狠抓教风和学风,教学质量才能逐步提高。

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教师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外,笔者感到最重要的是在“备、教、批、辅、考、研”六个教学环节中应着重提高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因为,“教学”不是简单的力气活,不是有几分辛苦就会有几分收获的。有的教师备课很认真,上课很卖力,讲课讲得声嘶力竭、口干舌燥,教学效果却不够好;有的教师,课上得很轻松,学生也感兴趣,教学效果也明显。究其原因,就在于前者课堂教学艺术差,而后者课堂教学艺术精湛。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是需要我们一生去不断追求的至高境界,任何的满足和懈怠都是不可取的。有的人可能教了一辈子也顶多是个教书匠,而有的人却成为专业型教师,甚至成为教育家。因此,学校针对这一情况,在教研上狠下功夫,对教研实行制度化、经常化、针对性强的原则,富有特色地开展教研活动。各个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拟定相应的教研计划,从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入手,以树立教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教学业务素质,掌握课堂教学技能为宗旨,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学校领导分组参与各个教研组的教研工作,与教研组成员一道,切实地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究与交流,深挖课堂教学艺术。

此外,通过校本教研,根据地方人文、历史、地域条件,结合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并以此来充实课堂内容,大大地激发了教师“教”、学生“学”的热情。同时,要求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查找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带到教研会上与大家共同探讨。即每位教师“带着问题搞教研,带着问题离开教研”,在教师队伍中基本形成了“自主发展,人文见长,共同提升”的态势,形成了“以教促研,以研带教”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环,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学历,进行深造,促进中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因为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要抓好教风和学风,除了加强管理,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外,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奖励为手段,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成积极向上的教风

笔者针对教师对过去学校的教学效果奖惩制度的意见进行调查了解,发现老师反响较大,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对这点奖金不痛不痒,不感兴趣;二是反正教好教差基本一个样;三是反正再努力也拿不到多少奖金,扣钱又不多,那就由他去吧,等等现象。总之,目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队伍的“乐教”风气不浓,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采取激励与教育相结合,奖惩同步的办法,树立典型,评选教学先进。每学期,学校对教学严谨,乐于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进行奖励。为此,学校提取教师工资中的活津贴部分作为教学奖经费投入,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时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按课时划分教学奖经费比例,并与课堂教学效果相结合,公平、公正、公开地实行目标考核制,缩小平均分配的福利比例,体现多劳多得、优教优酬原则。同时,学校还推行了“学校聘请班主任、班主任聘请科任教师”的聘任制度和差学科拖后腿全班教师受影响的捆绑式制度。这样,奖得让人心动,大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热情,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积极向上的教风。

2以“打造学习型班集体”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学风

当前,学生的“乐学”氛围较差,班级学风不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采取了激励与教育相结合,树立榜样,对喜欢学习,乐于学习,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奖励;对学风浓郁,表现良好的班集体进行表彰。以此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树立“好学”光荣,“虚度”可耻的思想,为“打造学习型班集体”奠定良好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学风。

3强化课堂教学,狠抓师生的课堂常规,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为师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往,大家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备“教”,不注重备“学”;不注重学生潜能的挖掘;只在乎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只在乎少数学生,不注重全体学生;只注重教学手段的实施,不注重教师教学过程的反思等等。

近年来,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有所变化,但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重视和体现。因此,针对这些情况,学校每半学期组织学生对本班任课教师进行民主评议,并将测评结果与该教师私下进行交换,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再结合该教师在这个班集体的教学效果进行目标考核。同时,加强学生的课堂常规管理,将各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参与自主与合作性学习情况、好人好事与违纪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评。狠抓师生的课堂常规,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4校长致力营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和学生生活,有助于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印度哲人奥修在《生命的本意》中说:“世间的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生命的整体都是相互依存的。你使它快乐,它也使你快乐。”所以作为一名校长,如果你把老师和学生当作“恶魔”,你就成为了十恶不赦的魔头;你把他们当作天使,你就是人们敬仰的圣母。从生活现象中获得这样的启示:面对群山,你高声喊:“你是个笨蛋!”回给你的是更多的声音:“你是个笨蛋!”你热情地喊:“你好啊!”回报的是多次问候:“你好啊!”作为一名校长,时时致力营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和学生生活,使之感受到“我成长我快乐”的幸福的内心体验,这样使教师在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基础上,教育教学更加得心应手,主体性能力不断增强,“内化”与“外化”良性互动,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笔者努力追求的境界。

当然,抓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范畴、内容也很广泛。要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结合本校实际,探索其比较适合师生发展的办法,在教学中宽知识,厚基础,强技能,从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上常抓不懈,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