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坑边路基和边坡防护施工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谈坑边路基和边坡防护施工治理

何荣

云南公科路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省650000

摘要:随着坑边路基和边坡防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施工治理凸显出重要意义。路基是道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的基础设施。路基的稳定将直接影响到车辆运行的安全,在地质的变化和受到自然环境的破坏下,路基边坡会出现不稳定的状态,边坡的稳定状况事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有时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滑坡和塌陷,危及行车安全,造成事故的发生。为此,对于路基边坡的各种病害必须给以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边坡失稳的综合诱因。在探讨坑边路基和边坡防护治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研究了发展生态性防护。

关键词:坑边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治理

作为坑边路基和边坡防护的重要工作,其施工治理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坑边路基和边坡防护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该项工作的整体效果。

一、概述

路基边坡的坍塌是最常见的路基病害之一,根据边坡土质类别、开挖坡比、岩层结构、破坏原因和规模不同,主要破坏形式为溜方、滑坡、剥落和碎落崩塌四种。溜方是由于少量土体沿土质边坡向下移动所形成。滑坡是指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边坡的某一滑动面滑动。路堤边坡发生滑坡的主要原因是边坡坡度过陡或坡脚被挖空,或填土层次不规范,压实度不合格等。剥落和碎落是指边坡风化岩层表面,在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使表层岩石沿坡而上剥落下来的破坏形式。崩塌通常是指较大的石块脱离边坡表面沿坡而滚落下来。路基防护工程是保证路基工程施工稳定性重要的控制性措施之一,防护的重点主要是路基边坡的质量控制措施,由于地形的变化,在道路设计以及建设上不仅需要依据当前的质量要求标准进行有效地施工。

二、边坡失稳的综合诱因

1、排水因素

路基边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排水系统不完善,路基面积水或坡脚被浸泡,造成不均匀沉降,出现裂缝,甚至断裂,所以边坡施工应先完善两侧排水沟,按设计要求对路基边坡进行换填或其他地基处理形式,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分层压实,填料填筑前必须经试验合格方可填筑,填筑时应严格控制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按试验段取得的参数控制压实。

2、剪力因素

路基边坡破坏主要有剪切破坏和失稳破坏,剪切破坏主要是外部荷载产生的应力大于土的自身强度,造成边坡开裂。失稳破坏一般是由于坡度过陡或是边坡底部存在软弱层,造成边坡整体性倾覆或是坍塌。

3、自然因素

上述属于涉及施工过程中对边坡的影响,其实自然环境以及自然条件对边坡的影响也有很多,如雨水冲刷会造成路基表面及内部承载力的改变,对边坡的下滑与建立结构造成威胁;而土质问题也对路基边坡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常见的问题就是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段,可能会出现由于沉降的持续、地基土没有固结完成导致的不均匀沉降、路基开裂等问题国外很多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路基基本完成后是会停工一大段时间让路基完成固结的。

三、坑边路基和边坡防护的治理

1、防排水措施

防排水措施也是治理方案的一个重点,主要采取了:截、排、疏的处理措施。边坡裂缝以外5~10米范围增设一条截水沟,同时每级边坡平台采用浆砌片石进行封闭并设置平台截水沟,及时将地表水引排至边坡以外。在第二、三级边坡增设仰斜排水孔,疏排坡体内的潜水,减小坡体自重,增大滑面阻力,彻底改善边坡稳定环境。

2、变形监测

为了及早发现坡体的异常情况,为施工提供安全预报,同时检验工程加固后的效果,业主单位安排专业监测单位在施工全过程及加固完成后对边坡进行持续

性观测。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埋设在边坡上多点位移计及锚索测力计方式数据的监测及分析及时处理了调整设计,有效的抑制了边坡变形的发展。

3、植草防护

植物防护则是在边坡上种植草或植树,以减缓边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结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冲刷,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作用。植物防护不仅可以美化公路环境,调节边坡的湿温,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而且又比较简单、经济。植草防护应选择根系发达、茎矮叶茂耐旱草种,严禁采用生长在泥沼地的草皮。直接植草护坡方法如下:其一,在土质坡面上用草籽、肥料、水拌和直接喷洒在坡面上,优点是方法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但易受风雨的侵蚀;其二,在修整好的坡面上,将粘土、种子、肥料、水等混合物用喷浆机直接喷射于坡面,与原土壤粘合,种子发芽后便会植根于边坡土壤中,形成整体保护。工程防护主要是针对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填、挖方边坡或风化严重、节理发育不良的岩石路基边坡等,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即设置人工构造物防护。工程防护技术的见效快,能迅速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但是外观颜色单调,缺乏生气且工程造价一般较高。

4、干砌片石

干砌片石适用于保护边坡免受大气降水和地面径流的侵害,以及保护浸水路堤边坡免受水流冲刷。对严重潮湿或有冻害的路段、长期承受主动土压力地段一般不宜采用干砌片石防护,可用于下边坡中的土质边坡防护,坡度为1:1.5,1:2。

5、浆砌片石

浆砌片石设置在浸水路堤及可能发生坡面被冲刷的土质边坡,应做好排水与防护的结合,否则不宜采用。当水流速度较大时(如4.5m/s),波浪作用较强,以及河流可能有流木及其他撞击物等冲击作用时,宜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必要时可与浸水挡墙或护面墙同时设置。浆砌片石护坡优点是耐久性较好,适宜防护不同控制边坡中的岩土层和不同位置的边坡,且造价适中,故适用于上下边坡中的一般坡面。

四、发展生态性防护探究

1、景观理念

在路基边坡防护中,经常伴有大量的开挖土石方,而这些土石方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大量的裸露边坡,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失衡。这些工程所形成的边坡靠自然界自身的力量恢复生态平衡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基本无法恢复。因而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对边坡进行工程防护与生态绿化处理,以防止边坡破坏、水土流失,并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是减少生态灾害,保护环境的需要。边坡绿化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地形、土质、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并结合本地区草木的生长情况以及边坡的坡度、坡面的岩石性质等情况确定边坡绿化的施工工艺,从而达到在设计上景观理念的创新。公路工程的边坡防护作为一种构造物,在设计上既要满足保障车辆通行安全的基本要求,又要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的和谐统一。

2、人文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被赋予的很多附属功能,已不仅仅要满足交通功能,还成为一个展现当地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窗口。在边坡工程防护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域因素和人文因素,在注重安全的基础上,体现出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一条宽阔通达的公路,在确保交通诱导、行车防眩、边坡防护和环境保护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防护绿化边坡上的绿化和保护,实现坡面柔化平顺、棱角弧化,贴近自然,可以进一步改善道路行车条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噪音和尾气污染,减轻驾驶疲劳,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关怀。

由此可见,坑边路基边坡工程是关系到道路和周边建筑物安全的重点工程,在工程实施中应严格按规定进行地质勘察、动态设计、规范施工,从而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安全适用、造福社会的目的。通过对坑边路基和边坡防护施工治理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多项优势因素的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坑边路基和边坡防护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优化可行的施工治理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孙永和.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J].施工技术,2012(05):161.

[2]杨荣翔.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相关问题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14):150.

[3]张亚琅.浅议公路路基防护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