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与防裂缝控制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分析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与防裂缝控制技术

璩世玲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市政工程管理处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发展,当今新建工程数量也有所增加。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但由于混凝土是一种不稳定物质,所以很容易出现施工裂缝问题,影响工程的美观性和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防裂缝控制技术,进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防裂控制;施工

引言

当今新建工程大部分都是高层建筑,这不仅增加了混凝土施工量,同时也提升了质控难度。现浇混凝土施工当中,由于施工问题、养护问题从而造成混凝土裂缝,并且不同因素会造成不同的裂缝类型。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加强施工方案研究工作,特别是现浇混凝土施工环节,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严格按照指定标准施工,全面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严格按照标准施工。

1.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防裂缝控制技术

1.1做好混凝土制备工作

按照《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规程》标准,对混凝土抗渗性、等级、耐久性、操作性展开设计。确保混凝土3个月干缩率在0.06%以内。在满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条件下,降低混凝土坍落度,要求楼板、屋面、梁坍落度在120mm以内;墙体、柱坍落度在150mm以内;采用泵送混凝土其坍落度要控制在180mm以内;多层以及高层底部坍落度在150mm以内。混凝土水量要小于170kg/m³、水泥用量270-450kg/m³、水胶比不超过0.6。严格控制混凝土制备参数,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裂缝几率。

1.2加强运输

混凝土制备完成之后,需要第一时间运输到施工现场,确保混凝土不出现离析问题,并且在车上均匀搅拌,不得出现漏浆问题,混凝土搅拌罐内部要足够平整,做好防低温、防风工作。运输车装料当中,需要将存储罐中的剩余残料清除干净,可以在卸料前加入一定量外加剂用于调整工作性,外加剂加入之后充分搅拌。在运输到振捣地点时,确保混凝土坍落度能够达到指定标准,混凝土离析要二次搅拌。严格控制混凝土运作时间,从搅拌到浇筑,温度小于25℃时,要在90min内完成整个流程;如果环境温度在25℃以上,则要在60min内完成整个流程。

1.3浇筑与振捣

为了能够确保混凝土施工的紧密度,要重点考虑浇筑部位特点、构件类型、钢筋配置量、混凝土性能,并合理选择浇筑方案。保证浇筑模板、支架、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埋件位置足够精确。在制定混凝土浇筑方案中要充分考虑施工能力,与混凝土一次浇筑相适应,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连续性。监控现场混凝土浇筑流程,如果坍落度不符合标准,要及时进行调整。墙、柱构件浇筑中,一次浇筑要做到不离析,严格控制每层的浇筑厚度。在混凝土振捣中,不得出现过振、漏振,直到基本石子不再脱落为止、不再冒气泡为止。在混凝土浇筑、运输、间歇过程中,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同一个施工段要连续浇筑,底层混凝土初凝前要确保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如果在底层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需要采取有关技术方案处理施工缝。

1.4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要进行保温、保湿处理,避免环境温度差较大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还要减少外部扰动问题。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在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定期洒水喷雾,避免混凝土水分快速蒸发。如果是矿渣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要在1周以上,加入了缓凝剂的养护时间要在2周以上。在楼板、底板构件在收浆、抹压完成后,也要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减缓水分蒸发,待到混凝土硬度达到了标准硬度的70%时,即可去除塑料薄膜,采用草帘、麻袋覆盖养护即可。

2.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案

2.1表面处理法

如果混凝土表面上出现了细小的裂缝,此时可以采用表面贴补法、处理方案,在混凝土结构表面上涂抹一层浆液,让浆液渗透到缝隙中实现填充。该方法主要是适用于不漏水裂缝、发丝裂缝、不伸缩裂缝、不活动裂缝。如果产生了大面积漏水情况,可以采用表面贴不法,使用土工膜防水片进行修复。

2.2填充法

使用混凝土浆液填充裂缝,可以修复较大宽度的混凝土缝隙,该方法具有实施成本低、施工简单等特性。如果是小于0.3mm深度的浅裂缝或者裂缝中填充物较多的情况下,此时灌浆法难以满足裂缝修复要求,因此对于这些裂缝需要以裂缝为中心开凿出V形槽,之后再填充即可。

2.3灌浆法

灌浆法作为混凝土裂缝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案,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大小裂缝均可使用,并且裂缝修复性能好。在实际使用中,采用相应的压力设备,压力在0.2-0.4MPa之间,在压力设备中加入混凝土浆液,直接打入到混凝土裂缝当中,从而实现闭塞裂缝目的。此外,还可以采用弹力补缝设施将浆液打入到裂缝中,该设备不需要通电即可运行(充电运行),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2.4结构补强法

结构补强法是针对结构应力不足、混凝土耐性差、火灾裂缝等所采用的裂缝修复方法。可以分为预应力补强、断面补强、锚固补强等,在实际使用当中,先对试验材料进行检查试验,之后展开钻芯取样和压水试验,待到所有检测结果都符合工程标准之后即可展开施工工作。

2.5混凝土置换法

置换法主要是应用在严重的混凝土裂缝问题,通过置换的方法实现修复。需要先将裂缝损害处抠出,清理抠出的槽坑,之后采用混凝土填充即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填充材料。常见的置换材料包括水泥砂浆、混凝土、聚合物等等。

2.6仿生自愈合法

作为一种新型的裂缝修复技术,该项技术可以自动修复混凝土裂缝,分泌出填充物质,实现自动愈合功能。施工中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叶芯纤维材料,这样即可构成混凝土自愈合系统,如果出现了缝隙会自动分泌出叶芯纤维填充裂缝。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我国新建工程多数都是高层建筑,为了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要全面加强方裂缝控制技术应用,结合混凝土裂缝产生隐患因,针对性采取裂缝防治技术。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不断积累混凝土裂缝控制经验,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

参考文献:

[1]渠磊.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与防裂缝控制技术[J].居舍,2018(31):63-65.

[2]黄德樟.浅述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与防裂缝控制技术[J].福建建材,2013(1):66-69.

[3]王腾.关于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技术控制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7(2):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