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训练运用于卒中偏瘫患者训练中对其QOLI评分、Barthel指数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社区康复训练运用于卒中偏瘫患者训练中对其QOLI评分、Barthel指数的影响探讨

李唐芳

(四川省芦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雅安625600)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康复训练运用于卒中偏瘫患者训练中对其QOLI评分、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的100例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在患者出院之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进行专项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QOLI量表评分与Ba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康复训练运用于卒中偏瘫患者训练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社区康复训练;卒中偏瘫;QOLI评分;Barthel指数

【中图分类号】R4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212-02

临床上,脑卒中有着较高的致残率与发病率,降低卒中致残率最好的方式在于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1]。现阶段,临床上有各种各样的康复方法,但是通常情况下,患者的依从性均较差,不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3]。本研究主要探讨社区康复训练运用于卒中偏瘫患者训练中对其QOLI评分、Barthel指数的影响,现将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卒中偏瘫患者来源于2014年6月-2015年12月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将其以1:1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6.21±8.26)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7.05±8.12)岁。两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在患者出院之后,对照组除了采用药物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之外,还要对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指导,嘱咐患者定期回院接受复诊,由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常规康复护理。

观察组在患者出院之后,由所属社区服务中心为其提供康复护理,由专门人员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具体为如下。

1.2.1训练方法

(1)上肢训练: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手臂上抬运动,指导患者应全力去与前方物体接触,进行枕头以及绕颈运动。其次,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推墙运动,略微屈曲患肢,对手掌进行用力推,一次来将肘关节伸直,也可以指导患者将手保持在墙体上,向侧方或者前方将身体摆动。

(2)下肢训练。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平衡功能以及患肢肌力协调训练。下肢屈伸运动: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然后再在床上对双腿屈伸动作进行反复练习,以患者肌力的实际进展状况为依据,慢慢的指导患者取坐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协助,指导其练习立位屈伸;横步训练:指导患者取立位,先行健肢,保持一字步,慢慢的向健侧进行横向移动,患肢保持从行状态;交叉行走训练: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协助,不断练习交叉行走;下蹲练习:采用固定扶手为患者提供支撑,指导患者练习下肢蹲起;负重练习:指导患者取直立位,采用扶手为其提供支撑,健侧肢体练习前后摆动,然后再慢慢的对其患肢负重功能进行锻炼。在进行以上所有练习的过程中,先从被动练习到辅助练习,最后再过渡到主动练习。患者每天要接受两次训练,将每次训练的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一共进行六个月的练习。

1.2.2生活与心理辅导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认真细致的进行卒中相关知识讲解,并且告知其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以及作用。指导患者将不良生活习惯改变,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就要及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疏导。定期举办相关交流会,鼓励患者相互之间交流经验。最后,完成整个治疗后,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中心组织的集体活动,使其树立起坚定的社会重返信心。

1.3观察指标

六个月之后,采用QOLI量表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QOLI量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主要包括前景、支持、健康、日常生活以及活动这五大项,每个大项又包括三个小项。0分表示患者不能够将相关动作完成,1分表示患者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相关动作,2分表示能够将相关动作独立完成。分数越高表示质量越好。

Bathel评分表:包括吃饭、穿衣、洗漱、步行等10个动作等完成情况。轻度功能障碍的分数为七十五到九十五分之间,中度功能障碍表示评分在五十分到七十分之间,严重功能障碍表示分数在二十分到四十五分之间,极严重功能障碍表示分数在零到二十分之间。100分为生活自理。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19.0对研究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用%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χ2检验。用(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t检验。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进行六个月的干预后,观察组的QOLI量表评分与Ba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现阶段,临床上卒中康复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不同康复方法的效果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研究显示,治疗规范性以及治疗依从性是影响我国卒中人群康复的重要因素,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与康复方式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显示,对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以社区为中心的专项康复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4]。社区康复医疗体系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卒中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5]。

本研究中,进行六个月的干预后,观察组的QOLI量表评分与Ba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社区康复训练运用于卒中偏瘫患者训练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使其能够更好更快的恢复社会功能,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叶水林,黄怀,沈丹彤,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5,37(3):368-369.

[2]舒丽瑾,孙祎.多学科合作康复治疗卒中偏瘫的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8):62.

[3]李斌.康复护理模式在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训练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3):133-134.

[4]徐希军.早期综合康复理疗对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1):150.

[5]石惠娟,黄茜,夏永莲,等.康复护理结合针灸治疗卒中偏瘫的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6):59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