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1-21
/ 2

农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王维李伟

王维李伟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陈建军华南农业大学教务处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的价值追求。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个案,分析了在培养创新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从推动教育创新、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为导向等方面入手,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09)11-0005-02

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的形势,世界各国均大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国外研究型大学都不同程度地整合教育资源,建构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为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使命,作为高校传统农科类农学专业更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不断变革,培养和造就新形势下的现代高科技农业人才,从这个角度去讲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巨大的。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重点探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优势、传统农科专业如何改革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有机结合。因此,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和机制上,积极进行改革实践,力争有所突破。对本专业在校生和历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50份,收回问卷183份,回收率73.2%,多次召开了有关地方农业部门、相关企业、有关专家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发现原有农学专业培养目标较窄、学生就业面不广、适应市场的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农学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个转变,加之传统农业向现代集约持续农业过渡,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有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偏窄,特别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贸易与标准化、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传统的农学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就业渠道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毕业生往往在毕业时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方向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受本土传统思想和外界社会误识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偏远落后地区不去、小型或乡镇农业企业不去、跑市场营销不去、工资待遇偏低不去、工作强度大不去、工作环境不如意不去等等诸多的影响,这点在所占问卷调查比例的80.24%。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因而造成了传统农科专业就业困窘的状况。

2.理论知识讲述过多,实践环节薄弱

从问卷调查中关于课外实践学习的统计中,认为实习实践内容少的比例占78.56%。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或仅从课程或学科考虑教学实践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学生用在书本理论学习的时间偏多,进入实验室、接触社会、参与开发经营、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太少。单位反映学生存在动手能力差、写不好总结报告等问题的比例占到64.21%,也突出反映了这一问题。

3.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在关于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中,认为不合理的统计达到了63.66%,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所实行的专业基础课过多,诸如:年级间课程安排不平均,往往出现某一个学期集中上课,其他学期或周减少课的情况;本科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涉猎有明显滞后现象,到了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才正式进入;本科生毕业班还安排专业课程,使课程与找工作或实习发生冲突等。

二、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方法

1.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首先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包括: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坚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坚持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等。我院在实施改革试点后,本科生获得学校奖学金的数量和质量比例逐年提高,各等级层次明显得到提高。

2.实施开放式办学的运行机制

在办学思路上,应建立新的机制,通过配置优质教学资源、聘请水平高的教师专家、营造好的学习环境、选择优秀学生生源等,共同参与学科建设。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深人才、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了解,使培养的人才更实用,更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诸如:在我院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中(“金穗”计划),每年评出15~20项自然学科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立项,每个课题给予500~800元的经费支持,形成了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

3.以就业为导向,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尝试新措施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技术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才市场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较大变化。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现代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农学大平台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有跨学科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建立基于传统农学专业的精英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着培养人才的“订单式”模式、“工学交替制”模式和校企联合模式等,这种培养模式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参考的。随着专业方向的细分,我院招生人数从2004年的66人升至2008年的295人,由以前的2个专业班增至10个专业班。农学专业的改革创新除了带来高考生源的急剧扩大,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管理和培养方面的难度。因此,我院在教学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硬件条件、实践教学等等环节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促进了农学专业的学生培养。2004~200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逐年上升,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加。

(2)在理论研究的引领下,改革相关的教学运行机制。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系统地进行调整、改革和优化,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大力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研究型等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3)以学科建设为契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面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面对高校扩招的新形势,加强师资力量及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学科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内部管理和培养,使现有教师适应新教学计划的需要,尤其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继续引进具有跨专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4)以理论为指导,人才培养实践为基础,建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评价体系。在培养模式的运行过程中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采集、处理,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整理改革实践中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工作方案,校正操作措施,不断把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固化到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中,全面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形成具有高等农业院校普适性、特色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体制和推广价值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三、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建立能够主动适应21世纪“三农”发展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可从进一步完善专业方向的设置和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包括实验平台、实习平台、竞赛平台和创业平台等的设计与规划;进一步发展跨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合理的具有“深基础、宽口径”的精英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布局;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与机制,提高软件与硬件的整合等方面入手。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素质为标向。既让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又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成为懂生产、会管理、善经营的农业生产发展的新一代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叶青.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平台——福州大学创业助力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发展研究,2007(6):112~114

[2]任湘、易自力、夏金星.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8(9):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