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王军宏1宋国杰2

1身份证号码:23102519740412XXXX河南郑州4500002身份证号码:41142319860226XXXX河南宁陵476700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就是成本控制,因成本控制的好坏是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是关系的工程项目成败。因此,笔者根据工程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并为类似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1全面优化施工方案

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运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把优化施工方案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道路,科学合理地优化施工方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比如同一个项目工程,因施工方案不同,所需要的工期、投入、质量保证措施也就不同。如果施工方案中资源配置不科学、技术不先进,无法提高材料、设备和人员的利用率,则成本就难以控制。因此,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成本获得有效控制的首要问题。所以,可以多规划编制几个施工方案,选择既能考虑全局,又能预见问题的方案,以此达到成本低、质量好、进度快且安全,即能实现项目投入产出最优化的目标。方案要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工期及施工条件等编制。总之,要合理的选择、优化施工方案对保证工程的进度、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起到非常关键作用。

2加强施工费用控制

2.1控制材料费用

运用和推广能降低消耗、新材料和新产品是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效益的又一途径。因工程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成本的60%,是控制工程成本的关键。所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合理、节约的运用材料,而材料费用成本的有效控制,是集中反映在对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上进行控制。因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确定优质的材料货源,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并可以通过采用招标、询价的方式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同时在采购材料中,特别要防止采购人员暗箱操作,抬高材料价格,直接导致成本增加;(2)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情况,分批采购,用多少采购多少,达到最少的库存量,这样既可降低库存成本,又可防止停工待料,避免造成窝工;(3)加强材料进出管理。进场材料要符合有关规定,各种证件齐全,并有技术资料,必要时应由质检和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检验,确保进场原材料质量,避免浪费。同时,要做到材料合理堆放。(4)物资部门要建立材料消耗台账,每天消耗的材料及时记账,随时掌握用材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并且掌握“先进先出,推陈出新”原则,使材料不缺损,不浪费,防止无效消耗。总之,对材料周转的使用,要在看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材料投入量,尽量减少周转材料的占用时间,也要实行限额领用,且要回收余料,修旧利废,并做好存放、保养,降低摊销费用。

2.2控制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费用

施工现场设备较多,主要有垂直运输设备,水平运输设备,搅拌设备,混凝土输送设备,土方挖掘设备,护坡锚固设备,桩基设备和材料加工设备等。对这些设备的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进展和成本的控制,如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并尽量避免低负荷运转(浪费),和无节制的疲劳运转(易损坏),这样才会降低机械费的成本消耗。购买或租赁要经过充分论证,外租机械设备如塔吊、吊车、发电机等,不但要充分利用,而且还要掌握进、退场的时间,从而降低台班费的支出。项目部还要坚持做到认真算账,充分准备,集中区段,集中劳力,统一指挥,提高机械使用率和工作效率,尽量节省机械费的开支。要提高自备机械和小型机具的利用率,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闲置机械,并加强机械的维护保养,以此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2.3控制人工费用

首先要从用工数量上进行控制,根据施工进度,在月初就要依据工序合理定出用工数量,结合当地市场人工单价计算出本月控制指标。接着在施工过程中,要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人进行施工,这样可以节约人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再依据工程分部分项,对每天用工数量进行连续记录,并与清单报价单中的相应用工数量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对控制指标加以修正。每月完成若干工程分项后,也要及时将分项用工情况与相应清单报价单中的用工数量进行对比,从而考核控制指标完成情况。通过这样的对比,达到控制用工数量,降低人工费的支出,增加了相应的效益。这种对用工数量的控制,由于不受任何工程结构形式的影响,可以分阶段加以控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根据定额用工量,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进行包干,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采取分包形式,同时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和额外用工,以节约非生产性开支和人工费。

3控制工程质量

加强工程质量控制,要认真向作业层作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并以文字为依据,做到图文并茂。严格执行技术交底资料复核和双方签认制度,避免因技术交底错误而返工,从而造成经济损失。是施工技术在工程成本控制中的重要体现。采用优质材料,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工艺,聘用高素质的劳动力,使工程质量符合和超过合同要求或国家标准,这样会加大成本投入。同时高质量的产品,会提高施工企业的形象,是一笔无形资产,它会给施工企业带来效益,也可避免质量缺陷或造成返工,影响工期,直接对控制施工成本有益。当然,工程质量并不是越高越好,只要达到设计要求,充分利用规范允许的正负偏差,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控制分包费用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不能忽视对分包价格的控制。项目经理部要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就确定需要分包的工程范围,即施工项目的专业性和项目规模。对分包费用的控制,主要是要做好分包工程的询价,订立平等互利的分包合同,不能无合同约定而先发生合同关系。建立稳定的分包关系网络,加强施工验收和分包结算等工作。尤其要注意项目部对分包队伍施工的部分工序的数量重复计价现象,导致多付工程款。另外,没有重新按照定额和预算标准进行计算,仅随便定一个提取管理费的比例,而最终提取的管理费还不够补偿投标所用的开支,更不能把工程以高于中标价的价格分包出去,造成亏损。

5控制工期成本

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②因为工期拖延所导致的业主索赔。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由于施工环境或自然条件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为内部因素造成的。众所周知,工期越短,成本越小,但工期也不是越短越好,当工期缩短到一定程度,工期成本反而会急剧上升。只有不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均衡地安排生产,尽量避免人为停工所造成的成本失控,努力争取缩短工期。虽然在规定的工程造价内要达到提前竣工的难度较大,但只要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从技术、经济、管理各方面协同作战,不是没有可能的。但盲目地加快进度缩短工期,往往会适得其反,是不可取的。因此,当为缩短工期而增加的施工成本被控制在它产生的经济效益之内时确定的工期,才是最合理的。因此,只有规范施工,精工细作,杜绝返工、报废,达到质量优、成本低的有机统一,使工期成本达到最低值。这样,才能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发挥积极的作用。

6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贯穿全员、全过程、全系统的过程,需要施工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而且要根据和利用工程项目实际施工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使项目的成本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这样就更能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龙敬庭.低价中标的施工成本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2年25期

[2]钟瀚.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