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素养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

/ 2

古诗文素养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

伊恕妍

伊恕妍(莒县第五中学山东日照276500)

现在很多中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发愁,作文课也成了学生们畏惧的一门功课,许多学生一拿起笔来就无话可说,写作文时下笔言之无物,勉强成篇也是苍白空洞,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学生文学修养的欠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历代的文学成就对中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文学素养会使中学生写作时才思敏捷、文思泉涌。他们在童年时代就受到古文化的熏陶,中学时代更广泛地接触到古代文化的精髓。这些古诗文作品以其多样的文学样式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散发着独特的语言魅力,对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学生的作文情感。

古诗文大都充满了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内含尽善尽美、积极进取的人格美、自然美和艺术美,这些都在中学生作文的情感、气质、胆识方面得到了拓展。《荆轲刺秦王》中“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豪气,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胸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过人胆识,都一一反映在学生的作文中。当今有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古诗文深刻的思想内涵弥补了这方面的欠缺。我们现在处于信息时代,许多人在紧追时代步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让过量的信息充斥了他们的头脑,忽视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的存在,以致于学生作文时淡化了爱国主义思想,没有个人的主观意见,而大量的古诗文则加强了这方面的意识。

二、独特的语言魅力辐射学生的文章构思。

中学生喜欢新生事物,追求刺激,但缺乏耐心坐下来去细细品味古诗文的神韵,以致于下笔时行文枯燥,无文采可言。初中语文课本中近百篇古文作品则对提高中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古诗文中的语言技巧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对后世文人墨客有着巨大的影响,如今的中学生更应细细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语言风采,吸取其中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在古代的文化名人中,李清照就非常值得现代中学生学习,她的文章语言清丽、自辟蹊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作者抓住“倚门回首”这一微妙的情节,刻画出一个欲语还羞、“犹抱琵琶半遮面”、娇憨可爱的少女形象。词中的娇羞少女似乎就站在我们眼前,她的一颦一笑,栩栩如生。恰恰是这种清新的自然气息,这种白描的手法,是很值得我们中学生去借鉴学习的。李清照用“雾浓花瘦”去衬托少女的娇美,用“薄汗轻衣透”写少女香汗淋淋的慵懒,语言含蓄到位,不像有的中学生作文那样直白、平淡,毫无情趣、韵味可言。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为文章增添光彩。李白的诗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去表达自己的激情,可以堪称第一人。他的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本是极度的夸张,却让人感到极为贴切真实;而《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的发,突出无形的愁,夸张手法极为大胆;又如《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夸张手法的运用更是出神入化。李白不仅善于运用夸张手法,而且语言朴素也是其诗文的一大特点,“清水出突蓉,天然去雕饰”,就是他诗歌最为生动的慨括。现在有的中学生语言像白开水一样平淡乏味,或者滥用修辞手法等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都会影响文章的整体形象。中学生应加强古诗文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从中提高自己的文章写作能力。

寓主观感情于客观的语言叙述中更是写文章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有的同学写文章如记流水账,缺乏感情色彩,主题不明确。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有鲜明的爱憎立场,有明确的主观感情。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学习。如《石壕吏》中除“吏呼一何怒”表现了作者的爱憎之外,其余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述。杜甫能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化在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直接感染读者。如“有吏夜捉人”一句,只是客观的描述,但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讽刺斥责,没有言明黑暗残暴,但表现出的黑暗残暴令人发指。

三、高雅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中学生养成捕捉生活中细节的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写文章时就不致于取材单一、言之无物。古代作品大多表现的是一种纲要性、固式化或轮廓化的结构性事物,意境寓于作者描绘的人、事、景、物构成的整体之中。其意境或旷达幽远或意味隽永,熟读、多读可提高审美意识。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本是干巴巴的“烟”、“长河”、“落日”,却让人感受到豪迈壮丽之美;又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让人读起来清香可口,沁人心脾;再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借助于几个意象,极力渲染出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独心境。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多读些意味隽永、语言凝练、情思深远、意境幽深的古文作品,久而久之,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潜力,使之作文时下笔如有神、行文如流水。

古诗文博大精深,它不仅传承着民族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阅读积累优秀的古诗文,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写作的水平,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这也是时代赋予中学生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