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安晓霞

安晓霞(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367-0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对5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行心理、饮食、休息活动及病情观察的临床护理分析。结果5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均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疾病。该病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本病好发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预后大多良好。通过对50例急性肾炎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5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男32例,女18例,年龄14岁~73岁,平均43岁。均符合ARF的诊断标准。浮肿29例,血尿30例,18例有高血压,平均住院天数12天。

1.2治疗该病治疗以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3周,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少数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给予透析治疗。一般于发病后2周内可用抗生素,以控制原发感染灶。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过分限制其活动可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护士应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疾病的病因、治疗、预后,告知患者及家属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充分休息,积极配合治疗。

2.2一般护理

2.2.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患者起病l~2周内不论病情轻重均应绝对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及血压接近正常后,可下床在室内活动或到户外散步。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下地逐渐增加活动量,病情稳定后可从事一些轻体力活动,但1~2年内应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同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2.2.2饮食护理发病初期一般应给予高糖、低盐饮食。对于水肿、高血压或心衰患者应给予无盐饮食(一般食盐1~2g/d),对肾功能正常者,蛋白质应以1.0g/(kg·d)为宜。伴有氮质血症者,则应减少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以0.5~0.8g(kg·d)供给,且以动物蛋白为主。当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时,应给予低盐饮食(<3g/d);当病情好转、血压下降、水肿消退、蛋白减少后,即可由低盐饮食逐步转为正常饮食。明显少尿时限制液体摄入量。

2.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一般每日测血压2次,持续2周;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密切观察水肿的部位、范围、程度及其消长情况,定期测量腹围,注意体重变化,每日至少测体重1次;动态监测尿液常规、肾功能、电解质检查;观察患者有无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等并发症表现。

2.4对症护理主要是水肿护理。除前所述观察水肿情况、限制水或钠摄入、记录出入水量等护理之外,下肢水肿患者应抬高肢体,胸腔积液患者取半卧位,阴囊水肿患者用托带托起阴囊。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更换体位,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勿用力摩擦或搓洗水肿皮肤,以防损伤。尽量避免肌内和皮下注射,因水肿常致药物滞留而吸收不良,如行注射后则需按压较长时间,以免药液自针孔处向外溢出。加强皮肤护理,预防皮肤破损与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保持床单柔软、干燥,嘱咐患者穿比较宽松的衣服。指导和协助患者经常变换体位,预防压疮发生。阴囊水肿者,可用吊带托起。给患者翻身或使用便器时防止擦伤皮肤。水肿严重者应避免肌肉注射,可采用静脉给药。静脉穿刺时应严格消毒,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穿刺部位,防止液体外渗。水肿局部皮肤每天擦洗,局部按摩,避免刺激;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密切观察水肿部位和皮肤受压部位的情况,有异常应及时处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并观察尿量、体重以判断药物疗效,动态监测电解质以防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2.5用药观察与护理应注意观察利尿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双氢克尿噻可导致低钾血症、低钠血症、血尿酸及血糖增高等。而呋塞米利尿效果较强,但要注意低钠、低钾血症及血容量减低等的发生。上述两种药与氨苯喋啶和氯化钾同时应用,可有效防止低血钾发生。降压药常用药有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时观察血压的变化,降压时不宜过快或降至过低,以免影响肾灌注情况。此外,应嘱患者服药后起床时先在床边坐几分钟,缓慢站起,以防眩晕、跌伤以及直立性低血压;洗澡时不宜用过热的水,以免刺激迷走神经致低血压。固定服药时间。

3讨论

水肿消退、尿量增加、尿分析结果正常,保持皮肤完整性,了解疾病的过程和治疗方案,疼痛减轻或缓解。指导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休息,逐步增加活动量,注意避免劳累。急性肾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仍可有镜下血尿及微量尿蛋白,完全康复需要1~2年,因此,嘱咐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出现不适随时就诊。

参考文献

[1]陆再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03.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