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测技术吴振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测技术吴振东

吴振东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吉林通化134001)

摘要:在目前的电力运行方面,配电线路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不论是在外界的刺激下或者质量不过关的情况下,都会影响配电线的运行方面出现问题。但是在配电线路的正常运作和检验的环节中,必须利用科技的手段并能够运用实际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测和维护,去完善配电线路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线路;故障检测技术

引言

配电系统是构成整个电力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供电的过程中,加强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并且及时的排除线路故障可以全面提升配电线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导致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非常多,主要是因为线路工作环境非常复杂所导致的。因此在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过程这能够,需要及时的对故障进行检测,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消除故障,进而提高供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保障人们日常用电需要。

1配电线路运维检修的问题分析

1.1接地故障

接地线的主要作用就是确保整个配电线路可以安全高效的运行,其主要包含了工作与保护两种工作方式。接地工作就能够保证整个线路运行的安全性,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中性点接地与防雷塔等形式。杆塔接地金属外壳主要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杆塔接地,从而防止线路形成新的导电回路而造成线路的损坏。接地保护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因为工作中线路带电而伤害工作人员。但是在线路实际运行中,这种接电线往往都直接与树木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了单向接地的情况,还有可能是因为恶劣天气所造成的接地故障。此时,线路中运行的电流超过线路和人体的承受范围,一旦有所接触,必然威胁人类健康。

1.2短路故障

短路又分为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和单相短路,如果配电线路的电流没有经过负载就直接回流,就会导致短路现象的出现。短路故障的出现会对整个电力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致使短路的原因较多,除了人为因素造成的金属导线的短路现象之外,电线裸露或树木和鸟的跨接也会导致短路。配电线路在进行电力传递时,由于电位导体之间的绝缘性能被破坏或短接,会出现短路故障。

1.3配电设备管理方面

在配电线路运维检修的过程里,由于不能够正确认识到配电线路运作方面和配电设备的部分管理资料,没有每个地区的有关配电线路设备的样品和信息。对于配电线路运维检修的正常环节内,没有正确的行为指导及相关条例指示,造成运维检修工作者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章程,因此极易在正常的检修环节发生各种漏检,误检和重检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有关图样和信息的支持,线路设备出现问题时,无法使相关工作者及时全面的认识事件发生地和事件出现的原因,使得线路问题持续增大,让用电人员无法正常使用。在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管条例、质量不过关、线路的基本设置不符合标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会为之后配电线的长期使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配电线路状态检测中常见技术

2.1发热检测技术

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依据相关规定以及规范要求,对于配电线路中相关导线连接器以及并沟线夹等相关部件,均应当实行定期检查,并且应当实行定期紧固,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配电线路得以更好安全稳定运行。在当前配电线路状态检测过程中,常见发热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以示温蜡片于线路设备接头处实行粘贴,在此基础上可较好检测设备连接器实际运动过程中相关温度状况;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可运用红外热像检测仪等相关检测仪器实行检测,可对线路直线压接管、跳线并沟线夹及耐张引流板等设备温度实行较好检测。

2.2GPS定位技术

从10kV配电线路实际来说,线路分支较多,若想及时处理故障,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则需要快速定位故障位置。利用在线监测系统与GPS技术,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为故障检修人员,提供导航服务,使其能够及时赶到故障现场。开展状态检修,要做好线路故障与隐蔽缺陷等的检测,明确故障原因,借助GPS技术,能够精准定位配电线路杆塔与配变位置等,减少运检劳动强度,提高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效率,以保障电网运行的质量。

2.3红外测温技术

开展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时,利用红外测温技术,开展测温工作,能够掌握线路设备运行的状态,发现设备运行故障,确保配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譬如:某供电公司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明确设备运行状态,开展红外测温工作,安排4组运维人员,在负荷情况下,开展配电网运行状态检测。通过划分配电线路供电状态检测范围,开展测温工作,共计发现缺陷100处,其中危急与严重缺陷为36处,发现缺陷梳理分析,采取配电线路综合检修以及带电作业等方式,进行缺陷处理,统筹开展消缺工作,以减少停电次数,增强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4绝缘检测技术

10kv配电线路实际状态检测过程中,检测次数最多的相关内容就是绝缘子,绝缘子检测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依据合成绝缘子周围所存在相关电磁场,沿绝缘子轴向方向实际分布情况,从而确定绝缘子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并且检测在电力设备内部,其绝缘状态是否出现劣化;依据电流测量相关方法,从而对绝缘子相关绝缘性能及绝缘子劣化发展有关信息实行判断。

3加强配电线路运维检测方法和措施

3.1提升配电线路运维人员技术及能力

在10kV配电线路状态维护及检修过程中,检修工作人员水平及素质对线路状态检修工作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因而提升工作人员能力及技术水平也就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配电线路得以更加完全稳定运用。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配电线路检修及维护部门应当对相关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对相关考核机制积极进行完善,针对在考核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对相关工作人员实施针对性培训,最终保证得到比较理想的培训效果。另外,各级维护及检修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也应当注意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及素质,对相关先进电力知识不断进行学习,电力部门可选择竞赛方式积极落实相关维护人员技术水平及素质,从而使其得以真正有效提升,保证更好开展配电线路检修与维护工作,使其得以更好运行。

3.2改进技术层面的不足

在技术方面,我们要引起新的高科技,然后结合国内的各种要求和情况,做出符合国家配电线路的体系,用此技术去解决现在维修当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并且通过这种高科技去分析出现难搞的问题的原因。然后为之后的配电线路设备提供一个正确的技术指导和思想;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信息化的发展,利用现有的网路系统,去充实数据库的信息,并且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强化线路设备情况的有效性,防止因设备出现问题而影响电网的停运。

3.3进行线路保护分级配置

对于新投运的配电网主干线其分段开关需要在具体安装之间先进行CT跳闸线圈的短接或者拆除工作,对于已经投运的配电网其分支开关则需要对其配变数据进行采集,并在此基础上评判该CT变比是否合适,并需要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变比修改。此外对于负荷占据了总线50%以上的大型分支线,还需要取消其分支保护,并使得该分支线出现故障之后能够迅速通过变电站侧的保护跳闸进行重复,并减少对电力用户们的影响程度。

结束语

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构成供用电主体之间联系的中心环节,对其故障进行排查、检修并维护,能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通畅。而且为了避免维护的任务过重,应在配电线路安装的阶段就提高重视,从源头上减少故障出现的机会,保障电力运行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曹友明.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的检修[J].低碳世界,2015(36):60-61.

[2]刘海仙,余光立.试析10kV配电线路状态检测与检修技术要点[J].经营管理者,2016(28):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