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孟秀丽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六小学内蒙古巴彦淖尔01440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加强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量,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且提出了积累丰富的语言、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要求,明确指出课外阅读量不能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阅读量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造读书的空间,营造良好氛围

每天抽出一节课谈课外阅读体会,讲精彩的故事以及精彩的语段,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这样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同学们交换阅读,把自己喜欢的书和其他同学换,比赛谁读的书多,记住的好词多。使读书成为同学们不可缺少的课外生活。在班里办一个图书角,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拿来和同学分享,使每一个同学都以读书多而自豪。

二、提供阅读时间,教给阅读方法

(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就需要在营造良好课外阅读环境的前提下,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和空间,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思考,熏陶情感,启迪心智,开阔视野,促进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每周为学生提供一节读书课,在学校图书室进行。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边读边记笔记;隔周还有一节阅读课——网上阅览电子书。有这样的读书时间,孩子们的读书兴趣越来越浓了。每天读书至少半小时,假日期间,学生要保证每天至少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此外,在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外,教师还需要教授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这样才会使阅读事半功倍,学生更加喜爱阅读,而不只是当成任务完成。所以我们两周要上一届阅读推荐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还推荐他们阅读报刊、杂文等,读时时可以进行泛读;阅读名著、故事、小说一类时可以通读,了解文章内容与表达的主要含义;对于比较经典的散文、古诗可以细读,感受文学语言的优美和蕴含的丰富情境……不同的阅读素材有不一样的阅读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有选择地进行运用,真正使阅读充满效率,提升阅读的信心和成就感。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阅读兴趣:我们每天要在“一米阅读”的平台上进行作业的布置,其中一项就是读书进行闯关并做思维导图。孩子们对这项作业特别感兴趣。平台把有趣的环节做成有声语言让孩子们听书,还可以进行电子书的阅读。读完一章都要进行闯关,来获得“米币”,每闯关过关,就会获得“城市卡片”。获得的卡片越多,认识的城市就越多;闯关关卡可以激励学生坚持读书,孩子们还可以写书评。到了读完书的时候,平台就可以给学生记录每次的得分,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奖励,孩子们为了得到各种奖励,就会争先恐后地去读,以此来争得各种奖励。每月还会选出“阅读最优”同学。

三、在阅读活动中培养阅读品质

课外阅读活动一般没有老师的陪伴和监管,学生的阅读全靠自己完成,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学生主动积极的按阅读计划进行阅读活动。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果,要经常开展阅读检查和评比活动,开展各类读书竞赛,及时对学生自身和他人的阅读进行监督。如“我是评论家”、“我是创作家”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中提高自身的阅读修养和品质,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产生更大的阅读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四、增强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指导学生勤做读书卡片,将积累的好词好句和值得借鉴的精彩内容写下来,并留出空白以便补充资料。然后要积极提供口头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养成语言交流的习惯,阅读后交流感想,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进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多动笔的习惯,做批注、读书笔记、读后感,并在写作中运用阅读中积累的经验,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五、在阅读中培养积累与写作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读了许多佳作后也会有自己动笔写作的欲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对学生文章中运用到的新写作方法和优秀的句子进行鼓励性评价,促使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学会语言的灵活运用。同时也开展学生互评作文的活动,教他们在对他人的作文进行评价时使用课外阅读中新学会的语言和技巧,学会欣赏他人。

综上所述,阅读需要学生长久的坚持和积累,才能不断丰富内心世界,提升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营造课外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供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根据教材内容与课堂知识,拓展课外阅读素材;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课外阅读知识的滋润下,熏陶情感,拓展视野,不断地成长和丰富内涵,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