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底线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底线意识

尤永安

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陕西西安710016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万事万物都有质的规定性,都有底线,超过底线,性质就变了。

一、坚守政治底线

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干部,讲政治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坚守而不可逾越的底线。一个不讲政治的领导干部,必然会在信念上动摇根基,在行动上迷失方向,个人会摔跟头,党和人民的事业最终也会受损害。

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对各种社会现象要善于分析鉴别,说话办事一定要考虑政治因素、政治影响、政治后果,防止稀里糊涂犯政治错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在某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上必须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在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必须有坚定的立场。

新形势下,怎样才能做到活而不乱、多而不散?关键是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原则。“四个服从”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法律制度以及重要的工作部署必须统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在大局下行动,做到令行禁止,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不论什么人,不论哪一级组织,违背和破坏党的团结和统一,都将受到严肃批评和处理。

二、坚守思想道德底线

这主要是世界观的底线,重点要解决“为谁活着、用什么武装”这个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小农的褊狭自私意识与西方现代资产阶级惟利是图、疯狂追求个人享乐的文化价值理念相混合,变异出当代版的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其影响下,一些党员干部尔诈我虞、以邻为壑,为一己私利而不惜放弃、破坏乃至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巧取豪夺、鱼肉百姓,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过分膨胀的私欲,走上贪图享乐、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歧途。

领导干部不同于普通群众,必须把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活着、为百姓谋福利活着、为社会服务活着放在首位,其次才是为自己和家庭活着。如果把个人追求名利地位和家庭的幸福放在首位,那就突破了应当具有的世界观底线,就会出现贪污腐败等问题,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三、坚守法纪底线

党纪国法,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要守住法纪底线,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敬畏、用权上要谨慎。要敬畏组织,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成长都是靠组织发现和培养的,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组织。要敬畏群众,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实际行动树立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要敬畏权力,权力意味着责任,用权失误就要受到追究,滥用权力更要受到惩处。

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三严”:严格按照各项政策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不超越政策界限搞变通;严格按照各项标准制度办事,不擅自扩大范围打擦边球;严格按规范程序办事,不违规操作乱办事,守住原则底线。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干扰和诱惑增多,守住原则底线显得尤为重要。在灵活性与原则性的关系上,要防止无原则的灵活;在讲原则与讲感情上,要防止以感情代替原则;在按章办事与按领导意图办事上,要防止不分是非、唯上是从,切实做到讲党性、讲正气、干正事。

四、坚守政绩底线

当前,领导干部政绩上的主要问题,一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欺上瞒下,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追求轰动效应,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贻害子孙。二是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三是忽视改善民生工作,对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大实际问题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成天琢磨升迁、提拔,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四是观念陈旧、不思进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比较严重。这样的干部,不仅办不好事业,还损害了党的形象;这样的“政绩”,不仅对百姓没有益处,还会妨碍国家发展大局,严重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因此,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坚守好政绩底线,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要使我们的每一位领导干部懂得,领导干部要想取得政绩,没有捷径可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是唯一的可行之路。要把实干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从政实践的全过程。

五、坚守生活底线

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也绝不仅仅是个人私事。从近年来揭露出来的大量事实看,许多领导干部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生活底线失守。许多别有用心的违法犯罪分子,也常常是从所谓“生活小节”上打开缺口的。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粗茶淡饭、安步当车是考验,灯红酒绿、香车宝马同样是考验,而且往往是更加难以抗拒的诱惑和考验。

各级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做到这些,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也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节,重视自己的形象,待人处世有原则、讲分寸,符合自己的身份,不流俗、不轻浮,切实管住管好自己的“娱乐圈”、“生活圈”、“交往圈”。正确对待党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批评,及时扫除自己政治上、思想上、人品上沾染的灰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灯红酒绿的侵蚀影响面前,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廉洁从政,以优秀的品格、高尚的行动、良好的形象,取信于人民,服务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