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农琼

富宁县田蓬镇小坪寨小学云南文山663400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现代教育探索的热点话题,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课题。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本文试从信息技术课入手,结合教学实际,探究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又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信息技术课被公认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责无旁贷。那么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呢?对此,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拙见。

一、让学生想创新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想创新。

二、让学生敢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学生的创新创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的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参与,就是成功。

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也很少出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争论。这时,我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通过多媒体教学网,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接着大家一起试一试。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

三、让学生会创新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培养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的科学态度,是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化。如何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以下两方面:

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因此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运用知识,必须展开想象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二年级小学生在学习画各种基本的圆、方形时,内容简单,学生会很快掌握,可让他们只用圆形、方形来组合成其他图形,比一比,看谁组合的最多,学生会展开丰富的想像,通过动手、动脑利用圆形组合成熊猫、圆桌、人物头像等等许多图像。

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可以看到自己创新成果,体验创新快乐,进一步引发创新探究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掌握理论知识,深化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去不断解决新的问题。

学生在没学习WORD但学习完画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人利用WORD制作一幅电脑小报,从进入到每一步设置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一幅。学生接到这个任务后,显得非常兴奋,利用已学习过的知识,自己构想、反复动手、讨论、大胆实践,完成了第一幅电脑小报作品。学生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激发学习创造思维,体验着创造性思维的快乐,展示了小学生的创造才能。

四、让学生爱创新

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知识和智慧做基础,但是不可低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有了新发现和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时,我会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并让他把自己的新发现、好方法说出来,让他体会创造的愉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

比如在学习Powerpoint时,我根据每个学期里节日或一些纪念活动等在课堂上经常拟定出相关的主题给学生,诸如:《欢庆六一》、《教师节——献给老师的祝福》、《祖国,我爱您》、《武汉小吃》等等。当学生完成了主题制作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演示自己的电子作品,看谁的作品能得到同学们的赞赏,使学生在相互竞争中体会创新成果的喜悦。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创造性的思考要善于捕捉,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养成沿着新颖的正确思维方法不断拓展思路。

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是新世纪人的最核心素质。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开放思维,掌握理论,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思、敢问、敢做,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一定能在信息技术这片沃土里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创新教育是永恒的主题[J].教育参考.2007(06).

[2]何克抗.创造性思维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