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急诊科抢救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规范急诊科抢救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储晓敏张晓方

储晓敏张晓方

(六安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安徽六安237431)

【摘要】对急诊科护士在使用急救仪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有:急救仪器清洁消毒不及时;急救仪器检修不及时;急救仪器未得到有效的培训;护士责任心不够强等。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对策:建立完善的仪器管理制度;及时、定时进行培训,提升操作仪器能力;加强护士思想教育和风险意识;总结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抢救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进而保证了护士在抢救患者时能够合理的使用仪器,提升护士抢救病人的规范性、合理性和及时性,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抢救仪器;管理;抢救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346-02

急救仪器的管理是急诊科室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急救仪器的管理以及使用是抢救危重症病人生命的重要环节[1]。急救仪器安全管理有相当的责任,技术上也有一定的难度[2]。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要加强管理、制定制度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等。现将急救仪器管理中存在的现有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急救仪器清洁消毒不及时

急救仪器如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等使用后不能及时清洁消毒放于备用状态,抢救病人时发现有血迹、仪器电量不足、导联线打结等情况导致错过抢救最佳时间[3]。

1.2急救仪器检修不及时

交接班时不检查仪器或不认真检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厂家维修仪器。

1.3急救仪器未得到有效的培训

护士在使用抢救仪器过程中未遵照规定使用流程,遇到急救仪器报警也不能快速找到原因,并及时的解决这些原因。不能够有效的对抢救仪器进行维护,临床护士不能充分学习最新的仪器使用规范。

1.4护士责任心不够强

护士没有完全认识到急救仪器的正常使用对抢救病人的重要性。

2.对策

2.1建立完善的仪器管理制度

2.1.1做好外借登记设立《急救仪器外借本》急救仪器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必须要借时一定要征得科室主任、护士长的同意后方可外借,归还时认真检查仪器的完整性能否正常运作。

2.1.2做好急救仪器的交接设立《急救仪器点数登记本》每班上班提前15分钟清点仪器,保证数目一致,性能完好,并清楚知道仪器的动态流向,例如送去维修、外借等。

2.1.3做好急救仪器的维护登记设立《急救仪器保养维护登记本》急救仪器应安排高年资有责任心的护士专门负责,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建立仪器档案,包括仪器名称及品牌产地,购进年月,保修期,联系人及电话,同时将科室内所有仪器编号并贴于仪器上。要求仪器分管员每周定时清洁消费500ppm含氯消毒液抹洗仪器外周,显示屏用专门的屏幕消费夜消毒所有仪器充电一次,还要追踪送去维修和外借的仪器,尽量保证急救仪器在位,检查后再《急救仪器保养维护登记本》上登记签名,如果护理人员能够很好地掌握基本的维护知识,就能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医疗成本。

2.1.4建立应急预案抢救室仪器再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故障,不能及时维修,耽误抢救时间,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危险,因此,我们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例如突然停电、断氧、呼吸机常见故障等。遇有突发情况能够妥善处置。

2.2及时、定时进行培训,提升操作仪器能力

2.2.1及时进行抢救仪器理论知识和操作的培训抢救仪器操作是否合理,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急救仪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做好急救仪器的技能培训非常重要,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人员对急救仪器使用培训[4]。同时每台仪器贴上操作使用流程,悬挂式放维护、保养得方法,方便护理人员随时查看阅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失误和损坏,当有新仪器采购进来,再使用前应由专业工程师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每月或每季度业务学习后进行一种或多种仪器的理论授课和实践示范,内容包括操作规程,使用流程、注意事项、报警及故障排除方法,消毒保养方法等。条理要清晰,便于记忆。护士长或仪器分管护士每月定时或不定时抽考操作,每半年进行全科人员操作考核,并提问相关理论知识,同时护士长有意识加强护士对各种抢救仪器发生警报及出现故障的应急应变能力。

2.2.2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每季度举行模拟抢救操作演练,例如心跳呼吸骤停、急性左心衰竭、药物中毒等病人的处理。确保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临床护士对抢救仪器的熟练操作并要求操作中护士要沉着冷静,果断有序,淡定处理。

2.3加强护士思想教育和风险意识

加强护士自律性和责任心,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保证仪器100%完好率,培养护士长规章制度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的行为习惯,以保证危重病人的安全,同时也是保护自身,以防有纠纷和投诉[5]。强化护士风险意识,举例分析抢救仪器故障或操作不当引起的医疗事故,从中清楚认识到疏于检查和对仪器不熟悉运作产生不良后果的严重性[6]。

2.4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

2.4.1仪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当班护士要经常巡视仪器是否出现报警,如报警应及时查明原因,消除报警。如发现仪器工作异常,应立即处理并更换,并报告护士长或仪器管理员,及时通知设备科,仪器工程师协助维修。

2.4.2仪器使用后的整理仪器使用后要及时清洁整理,必须将仪器使用处于备用状态,并要归位。

3.总结

为了确保抢救患者快捷、合理、有效,急诊科抢救仪器必须做到种类齐全,质量过关,处于随时可操作状态,针对急救仪器,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使急救仪器能随时处于可操作状态,让抢救能更安全、更快速、更有效,为挽救急诊患者生命夺取珍贵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仪器使用的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春香,王翠玉.急救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2(1):135-136.

[2]陈素芬,王金玲.急诊科急救仪器的安全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4):139-141.

[3]王金玲,张于.护士长在急诊科急救仪器管理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5,(4):81-82.

[4]尤荣开,缪信军.常用急救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07.

[5]黄珍铃,6S管理法在急诊急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3):98-99.

[6]仲月霞,董妮,商瑜瑜,等.急诊抢救仪器设备日常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测试,2013(23):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