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友情词意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纳兰性德友情词意象分析

白玉琳

(西北师范大学)

摘要:纳兰性德是清朝词坛享有声誉的大词人。他的词无论是哀悼亡人还是纪念友情抑或是咏物怀古,寄情自然,都至情至性,抒写本真。他的友情词尽情地抒发对友人的惜别、思念、关切之情还诉说自己对这世道、这官场的复杂情绪。分析它的友情词中的意象更助于我们学习他的词作,体会他的情感,靠近他的思想。

关键词:纳兰性德;友情词;意象;真诚

纳兰性德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诞生于北京。本名成德,后避东宫允礽讳,遂改性德。字容若,别号楞枷山人。满洲贵族出身的他,父亲是纳兰明珠,是康熙朝有名的权臣,家世显赫。纳兰性德才华横溢,年少得志,其在22岁即登进士科,授为皇帝身边的侍卫官,随扈保驾,深得康熙信任。除却显赫的家世身份他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纳兰性德在他鞍马扈从的岁月里他创作出了多部著作,内容之丰富,创作质量之高无一不让人惊叹。含婉深沉,自然任性,长愁凄美是他诗词的风格特征。

“纳兰词”自它问世之后就产生了很多版本,原名《侧帽》,后来又改名为《饮水》。他的创作题材丰富,有爱情篇、塞上篇、友情词、咏物词、咏史词、江南词创作等等,但无论是哪种题材的创作都是以情胜人,以情动人,这是他词作的独特之处。我统计纳兰性德创作的友情词有40首,在叶嘉莹的《纳兰性德新释辑评》中收集有纳兰性德的42首友情词,我经过认真分析窃以为有40首为很明确的友情词。本文将主要通过分析纳兰这几十首友情词中的“月”、“风”、“鸿雁”、“酒”等意象及这些意象所具有的特殊内涵来剖析文本感知他的情感世界。

一、意象分析

1.“月”意象

意象,由于诗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固定的使用便使它在诗词中具有了一定的确定性。“月”,古往今来诗人们常用她寄托相思、怀念,感叹时光流逝的感伤情怀等。在纳兰的友情词中,“月”意象的使用也是很频繁的,40首词中有15处使用“月”意象,用月寄托情怀,畅抒友情,惜友怜时。他作《金缕曲•谁复留君住》: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番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身世恨,共谁语。

纳兰在与姜西溟分别之际作了这首词。上片回忆与好友亲密交往的情景,西窗秉烛畅谈,又描写出离别时凄惨萧条的景色,烘托出与好友分别时内心的孤单悲凉。下片又是在抚慰好友,你看你寄寓在庙宇,“冷烟寒月”不尽凄凉还不如回到家中招儿逗女尽享天伦,这样一想即使“才命相负”也没什么可忧愁的。全词充溢着与友人分别的不舍、惜别,对好友满腹才华却只得抱憾归去,遭遇不公的同情和不平之气。

2.“风”意象

纳兰友情词中有“东风”“四面风”“西风”等类型的风,共出现十七处。其中运用的更为频繁的便是“东风”、“西风”意象。如这首《金缕曲•木落吴江矣》:

木落吴江矣,正萧条、……,且殷勤、好作加餐计。人岂得,长无谓。

纳兰好结交志同道合之友,其中他与顾贞观最为交厚,在这40首友情词中写于顾贞观的便有十四首之多。他们二人尽管年龄相差十八岁,社会地位悬殊也很大,但二人却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真是“与君初相见,宛如故人归”啊。这首词便是他写给顾贞观的,此时正值顾贞观回家奔丧。开篇写景,说你所在的江南已是落叶纷飞,西风吹心,大雁南归,你我远隔千里,南北相望,一片落魄,此情此景无限悲凉。风,已是寒凉又兼是秋风,倍添悲情。词中“落叶”“西风”“南雁””“碧云”意象的组合使词的意境悲远高旷,面对萧瑟西风,凄凉之景,又怎能不使“我”的怀友思友之情更添沉重呢?又怎能不使我更为你而挂念呢?

3.“酒”意象

古人饮酒作乐也借酒消愁,“酒”这意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在诗词中寄寓着诗人无限的情感。纳兰的“酒”更是吞咽着愁苦与相思,也盛满了豪情与壮志。如这首《点绛唇•小院新凉》: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这首词上片写好友姜宸英不在身旁,纳兰形单影只,一人饮酒将对你的思念都融进这酒中,慢慢吞咽对你的牵挂,这是描述自己的切身感受。下片又转为写对方的情境,想象着你现在也是独自一人,凄清冷落,你看那西风险恶,残阳西下,槐花坠地,满地落败,凄凉孤独满眼夷芜让人不忍卒视。由己及人,画面凄美,空灵清丽,感情越发深厚极致,语尽而意无穷,含婉动人,引人无尽遐想。“酒”,这里是孤独的酒,是思念牵挂的酒,月下独饮,形影相吊,这是萧然的酒。

4.“鸿雁”意象

鸿雁,是诗歌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意象之一。它象征着主人公思念恋人、表达爱情;鸿雁传书寄托情思;游子思乡之情等。“鸿雁”,这样一个典型意象在纳兰的40首友情词中出现了8次。纳兰笔下的“鸿雁”任何时候都寄托着离别之际的凄伤,分别之后的相思,笼罩着一层浓浓的凄凉、愁绪和压抑。如《菊花新•愁绝行人天易暮》: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相伴也、送君南去。

纳兰对即将独自一身赴遥远西南任职的朋友——张见阳充满忧虑与不舍。上片写景,写朋友即将赴任之地的晦暗迷蒙,是想象之景;下片亦是写景,写离别之际此地之景,折柳送别依依不舍,又有笛声呜咽作别,令人涕泪沾裳,不忍分手离去,这是实地之景。由虚及实,含婉生动。词中“大雁”这一意象,用得极其巧妙,让人拍案叫绝,对此我的理解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好友即将离去,远离这熟悉的故土,一人形单影只,甚是孤独寂寥,那南飞的几只大雁,请你们飞得慢些与我的朋友同行,你们也好一起做个伴儿,不要让他一人,让我担忧牵挂;另一方面,词人心云:你看天上大雁南归,它们还能三五结伴,还能自由往返,而我的好友你却是一人赴任,前路未知,前途未卜,南雁尚且有伴、尚能归去,而你又何时能够归来呢?无论是哪一种理解我觉得都表达出了纳兰对朋友真挚的关切、忧虑,营造了离别时凄凄惨惨的感伤。

二、意象探究

纳兰性德擅长用自己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精心选择的形容词、动词来为读者创造“通感”的艺术效果,这样的方法让他的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他的笔下,“月”,有“寒月”寒气侵人、不乏“残月”是心灵丢失的一角,他创作出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互通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从感觉上大都营造出一种凄怆衰飒的氛围,这种审美形态源于词人分外敏感多情甚至略有悲观的精神世界。纳兰词让人感觉性情之至是因为词的意象被他心灵化了,这些意象是他情感世界的情绪复合,他写出了我们能够体会却无力言表的心情,让我们在看到那似曾相识的情境时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因为源于内心,所以真诚感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纳兰友情词中“风”“月”“酒”“鸿雁”等意象的使用,是因为他逸出常轨的艺术思维,意象结构匠心独运的创造,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真诚的心灵、自然的情感、几处凄美,几分伤感。他的词真诚、纯净、凄切,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刻意雕琢,用自然之物写自然之情,因此王国维说他“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通过对纳兰友情词中“风”“月”“酒”“鸿雁”等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透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有形之物,分析它的特色。浅浅吟哦词作,体悟他对友情的真,对朋友的情,对人生的感慨,对世事的洞悉。

参考文献

[1]叶嘉莹:《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1年版。

[2]王国维:《人间词话》,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