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观察

李桂玲刘珊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青岛266034)

【摘要】目的:评价米氮平联合使用氨磺必利对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研究组,n=36)和单用米氮平(对照组,n=36)治疗8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6.1%和41.7%,两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3.33%和38.89%,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米氮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较好选择。

【关键词】米氮平;氨磺必利;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45-03

Aclinicalstudyof?mirtazapinecombinedwithamisulpride?in?thetreatmentofrefractory?depressionLIGuiling,LiuShan.

Qingdaomentalhealthcenter,Qingdao266034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andsafetyofmirtazapinecombinedwith?amisulp-ride?intreatmentofrefractorydepression.MethodsAtotaiof72patientswith?re-fractorydepressionwererandomizedintostudygroup(36cases)treatedwithmirtaz-apinecombinedwithamisulprideandcontrolgroup(36cases)treatedwithmirtazapine.ResultsTheeffectiveratewas86.1%instudygroup,Theeffectiveratewas41.7%incontrol?group.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effectiveratebetweenthetwogroups.Thesideeffect?rateinstudygroupwas33.33%,Thesideeffect?rateincont-rolgroupwas38.89%,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sideeffectsbetweenthetwogroups.ConclusionMirtazapinecombinedwith?amisulpride?hasbetterefficiencythanmirtazapineintreatmentofrefractorydepression,lesssideeffectsandhighsafety.

【Keywords】Mirtazapine;Amisulpride;MajorDepression;EfficacyandSafety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抗抑郁剂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但经过充分的单一抗抑郁药物治疗,仅有30~40%的患者达到充分缓解[1],对部分有效或未能缓解的抑郁症,常采用添加增效剂、联合两种抗抑郁剂或换用其他抗抑郁剂等方法。米氮平是具有NE和5-HT双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而作用于多受体的特定靶向的抗抑郁剂更适合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2],初步临床研究显示联合米氮平能显著增加疗效[3]。氨磺必利属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自上市以来一直广泛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且因为能明显改善精神症状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而被认可[4]。国外研究显示,氨磺必利是5-HT7a拮抗剂,对边缘系统及纹状体有一定选择性,尤其是在低剂量。在一些欧洲国家已经批准氨磺必利用于轻微抑郁症及恶劣心境。本文根据在既往对抑郁症的研究基础上,我们采用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以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6年7月-2016年12月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门诊或住院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共72例。按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分为研究组(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和对照组(单用米氮平治疗)。联合组3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18~64岁,平均(35±13)岁,病程0.75~41年,平均(5±3)年,体质量38.2~74.8kg,平均(58±33)kg,家族史阳性6例。对照组36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17~65岁,平均(37±12)岁,病程1~38年,平均(5±3)年,体质量36.1~76.4kg,平均(58±35)kg,家族史阳性5例。两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入组标准

(1)符合DSM-Ⅳ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5],且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17分[6];(2)符合难治性抑郁症的标准,即本次抑郁发作经2种或2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剂分别足量、足疗程(≥6w)治疗,而抑郁症状无明显好转(HAMD减分率<25%)[7];(3)小学以上文化程度;(4)意识清楚,无失语等理解表达障碍及严重智能障碍;(5)无明显的痴呆症状(MMSE总分>17);(6)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性肺功能不全、严重的甲状腺疾病或其他各系统严重疾病者;(2)血压高于140/90mmHg者;(3)严重感染性疾病者;(4)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有HIV感染史,重度营养不良者;(6)癫痫患者;(7)既往有严重神经、精神疾病史者;(8)最近1个月参加过其他药物试验者;(9)对试验药物或对照药物有过敏史者,有过敏性疾患或过敏体质者。

1.4中止标准

(1)病情加重者或有转向躁狂发作倾向时;(2)因严重不良事件需要停药者;(3)试验期间出现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4)试验期间更改或加用其他药物,有可能影响本研究者;(5)受试者撤回知情同意书者;(6)研究者从医学及伦理学角度出发,认为需要中止研究者;(7)因非医疗因素需要中止试验者。

1.5剔除标准

(1)纳入后未用过一次药物者;(2)纳入后审查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者;(3)依从性差,未按方案服药(漏服率>10%)者。

1.6研究方法

1.6.1分组和治疗将入组患者随机分至米氮平组、联合用药组。米氮平组单用米氮平治疗(15mg/片,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剂量范围15~45mg/d;联合用药组在米氮平治疗(剂量范围15~45mg/d)的同时合并氨磺必利(剂量范围75~225mg/d)治疗。两组均持续观察治疗8w。研究期间,禁止联用其他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甲状腺素类药物等,亦不使用电休克治疗或其他物理治疗方法。

1.6.2疗效评定采用HAMD(17项)、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第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与副反应。临床疗效评定以末次HAMD评分的减分率为依据: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效,25%~49%为好转,<25%为无效,对好转以上视为有效。TESS量表评定安全性,将治疗后各条目的最大评分≥2分者视为不良反应。同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6周作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评定由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一致性检测Kappa值=0.87,采用盲法评定,即评定者不知道患者的分组情况。

1.7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实验数据用(x-±s)表示。脱落病例资料纳入统计分析。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8周末,联合组HAMD评分与米氮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x-±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联合组比较:P<0.01

2.2治疗第8周末联合组痊愈15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显效率为86.1%;米氮平组痊愈5例,有效10例,无效21例,显效率为41.7%;联合组显效率与米氮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TE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12例(33.33%),其中口干和视物模糊各4例,嗜睡、恶心呕吐、头晕和便秘各1例。对照组14例(38.89%),其中口干4例,恶心呕吐和视物模糊各3例,嗜睡、头晕、腹泻、便秘各1例。均为轻度,经对症处理后逐渐缓解。两组实验室均无异常发现。

3.讨论

难治性抑郁症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本研究采用合并米氮平治疗对抗抑郁剂部分有效及无效或未能缓解的抑郁症,并设空白常规组进行比较,旨在评价抗抑郁剂联合使用米氮平对治疗反应不佳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米氮平药效动力学的核心作用是对突触前α2受体的拮抗,这个作用能够降低由于该受体的兴奋而导致的对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加突触间隙NE的浓度;同时因为5-羟色胺(5-HT)能神经传导系统与NE能神经传导系统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米氮平既可以通过直接抑制5-HT神经元末梢的á1受体,增加5-HT的释放,也可以通过提高的NE含量来刺激5-HT神经元胞体上的á2异质受体,从而进一步增加5-HT的释放,其结果,米氮平同时增加了NE和5-HT这2种神经递质的释放,这种机制,被认为是米氮平具有较高临床疗效的原因。氨磺必利是5-HT7a拮抗剂,对边缘系统及纹状体有一定选择性,尤其是在低剂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原有抗抑郁药的基础上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可明显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治疗第8周末联合组显效率为86.1%,米氮平组显效率为41.7%;说明氨磺必利对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作用明显。本研究表明,加用氨磺必利后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说明氨磺必利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相对安全。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且比单用米氮平改善明显,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可作为联合抗抑郁药来治疗抑郁症。本研究样本量少,且为开放性研究,观察时间仅8周,尚有待扩大样本作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6.

[2]孙行飞.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作用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6):455-456.

[3]冯连启.氨磺必利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9):84-85.

[4]霍云翔、王敏.小剂量氨磺必利合用帕罗西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4):347-348.

[5]王志强,等.氨磺必利合并舍曲林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4,(5):4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