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育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努力培育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朱凌霄

河南能源焦煤集团冯营电力公司

摘要: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产生凝聚力,增强竞争力,职工是第一重要的因素。企业的发展要有动力,动力包括科技进步、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等,但这些都离不开人的因素,都要以人为本,通过不断加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培育;职工;认同感

认同一个事物,是一个人接受、理解、认识、改造这个事物的首要条件。职工对企业的历史地位、经营状况、管理理念、发展方向、企业文化、市场竞争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承认许可,在心理上接受和理解,对企业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并愿意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依靠企业提供的舞台展示自身工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这就是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一、培育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产生凝聚力,增强竞争力,职工是第一重要的因素。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是职工关心、支持、理解、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是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拥有人力资源优势的保证,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支持。

首先,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是企业价值最根本的体现

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企业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实现企业再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质保证。

企业是职工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证,一个企业的资格和价值如果连它的职工都不能承认,更不要说得到社会的认同。职工对企业没有认同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失败,是企业最大的悲哀,企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动力源泉。

职工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好的职工,企业就不会发展,工作就没有效率,一切都是泡影。企业职工队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是企业价值的基本体现,是职工忠诚企业、建设企业的心理基础。

其次,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是企业发展最根本的保证

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对企业来说,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企业的发展要有动力,动力都离不开人的因素,都要以人为本。

职工对企业的认同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职工认同了企业,就会与企业融为一体,企业就有了凝聚力,职工就有了依靠,思想情绪稳定,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企业的改革发展总要涉及局部职工利益的调整,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职工眼前利益是一对矛盾。职工只有正确对待改革,认识改革的意义,认同企业改革措施,理解支持企业改革,企业的改革才能取得成功,实现更大的发展。如果职工不能认同企业,不能认同企业的改革措施,就会产生抵触情绪,阻碍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影响企业的稳定。

第三,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是企业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功能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教授说:“企业文化是什么?过去有人认为是发扬企业风格、弘扬企业精神,这些都对,不是最重要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认同了,什么事情都好办了。”培养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企业风格等管理理念,职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都是要通过职工的认同才能进入职工的思想和灵魂,才能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培育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的主要内容

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企业环境的影响,文化的熏陶,是通过对企业了解的逐步深入,是通过对职工的教育引导产生的。那么企业对职工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以培养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呢?

一是对职工进行企业历史和现状教育。职工了解企业是认同企业的第一步。对职工进行企业历史和现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历史悠久的企业,要教育引导职工学习理解企业深厚的历史积淀,为企业光荣而悠久的历史而自豪,为企业长久地服务社会和大众而骄傲。新建立的企业,要确立企业的奋斗目标和管理经营理念,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精神,引导职工认识企业的奋斗目标和管理经营思想,熟悉本职工作,精通业务技术,更好地服务企业。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企业历史和现状教育,不断增进职工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使职工与企业融为一体。

二是对职工进行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善弈者谋局,不善者谋子。”虽然每一位普通的职工不是管理者,但要使每一位职工认识到自己在企业整个发展战略中所处的位置和任务,并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企业在国内、在本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引导职工看清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形势和任务,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明确完成各项任务的重大意义。能让职工与企业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宣传上同声。

三是对职工进行企业精神教育。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为绝大多数职工所认同和恪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企业精神对企业职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它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这种精神一旦与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就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要教育职工把企业精神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作为自己认识和分析问题的准绳,把自己的利益融合于企业的利益中,教育职工认识自己工作的意义,勇于肩负起企业改革、发展的重任。

三、培育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的方法

职工对企业具有认同感,可以使企业和职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从而达到职工忠诚企业、甘心奉献的目的。培养这种认同感,有以下措施和方法:

1、利用好新职工培训的时机

新职工刚进入企业的时候,是增强其对企业认同感的大好时机。对企业的初期印象是至关重要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当新职工一到企业后即开始启动,向其提供相关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老职工和新职工形成真正的师徒关系。要有人把新职工介绍给那些能对其完成工作有帮助的人,向他们介绍有关设备和系统的使用方法,带他们了解企业的设施情况。

2、充分尊重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现代企业都有严密的内部分工、严明的组织纪律以及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些约束性的内容应该在出台之前充分征求各级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在确定了其合理性之后,才可能得到职工的认可;即便没有采纳职工的意见,也通过公开场合做出相应的解释。这样,才能变“要职工去做”为“职工要去做”,让职工感受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一些职工在不同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这些经验和建议常常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企业采纳实施这些意见,使职工有了成功的经历,有助于职工树立工作的信心和对企业的认同感。

3、决策或评价公正、公平、公开

职工对于自己的能力水平、岗位工作、工资收入、奖惩情况、地位作用等方面是非常敏感的,管理者在做这些方面的决策或评价时一定要确保客观性和公正性。以事实说话,依数据评价,以德以理服人,这样才能得到职工对于结果的认同。从而培养出一种彼此尊重、信任、理解、包容、团结互助、通力合作、身心愉悦的和谐氛围。

4、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对于职工而言,在职位上能够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业务是企业对其认可与否的表现之一;反过来,职工也将这种认可程度作为自己对企业认同感高低的基础。因此,适时地将最困难、最光荣的重要工作交给职工,尽最大努力支持职工,安抚和鼓励职工的失败,充分给予职工发言的权利等手段,都可以提高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5、让职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给职工机会展示才华,是令职工感受自身价值的途径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做出成绩的时候,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奖励。职工有了成功的经验,有助于他们树立工作的信心,同时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

6、提供交往、交流的机会

企业要为职工提供交往、交流的机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一方面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扩大企业成员交往范围,给职工提供发展个人关系、职业关系的场合和机会。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增强了企业的吸引力,有助于确立职工的认同感。

四、培育职工对企业的认同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培育职工对企业认同感,增强企业凝聚力的过程,是企业发展的各种要素和矛盾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必须坚持用系统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好一些关系。

一是把握好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方向,防止产生小团体主义。坚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职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有效地保证企业凝聚力建设、认同感培育的正确方向。

二是把握精神培育与物质培育并举,逐渐过渡到以精神培育为主。随着物质待遇的逐步改善,需求层次必然上升,精神需求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职工的不同需求,决定了坚持物质培育与精神培育并举、逐步侧重于精神培育的方针,努力为各种人才创造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条件。

三是把握好顺境与逆境的关系,努力保持企业凝聚力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一般地说,企业发展顺利,前途光明,对职工容易形成吸引力,职工对企业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难免遭遇到困难和挫折。因此,要求各级管理人员练就两种本领:一种是在困难条件下,如何化外部压力为内部凝聚力和吸引力;另一种是在顺利条件下,居安思危,务求困难时期形成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四是把握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保持企业凝聚力的整体性。对于企业来说,既要有整个企业的宏观范围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有基层班组的微观凝聚力和吸引力。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却不能相互代替。只有各个层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都增强,整个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才是真正强大的。

作者简介:

朱凌霄,男,1987年出生,河南焦作人,焦煤集团冯营电力公司政工人事部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