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朱文慧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30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同时进行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并分析病人依从性低的原因,针对原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30例病人入院时、入院2周、入院4周用药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入院2周与4周时,病人用药完全依从率较入院时有显著提高(P<0.05),不依从率较入院时有显著下降(P<0.05);入院4周时病人用药完全依从率较入院2周时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对病情控制、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护理干预;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38-02

双相情感障碍是临床重型精神疾病,以躁狂或者抑郁交替与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以及致残率。有临床研究调查显示[1,2],双相情感障碍复率高与患者在自然缓解期自行停药有着显著的关联。因而,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尤其是疾病复发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成为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此次研究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在提高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3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我国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CCMD-3),排除伴有脑器质性病变、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以及其他类型精神疾病者。30例病人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0岁,平均(34.3±7.5)岁;二次入院者17例,三次及以上入院者13例。

1.2方法

3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入院时通过与家属、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院外用药情况,进行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并分析病人依从性低的原因,针对原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与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尊重、理解病人,让病人从心理上信任医护人员。(2)在护理过程中,向病人传达坚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以增强病人的治疗意识;让病人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与处理方法,打消病人心理的顾虑,提高治疗依从性;帮助病人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日进行一定时间的活动锻炼,逐步养成每日涉锻炼的习惯,以减少不良作息给情绪造成的影响。(3)让病人学习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复发因素以及复发征兆等,以便及时给予病情控制。(4)帮助病人获取家人与社会的支持。向家属讲解病人长期坚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并强调家人的支持、理解对病人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向家属讲解疾病监护的相关知识,以充分发挥家属院外监护作用。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时、入院2周、入院4周时进行用药依从性评估,标准:完全依从,病人每次用药都积极主动;部分依从,需要护理人员的提醒或劝解才肯服药;不依从,藏药、吐药或拒绝用药。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处理数据,计数数据以百分比来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30例病人用药依从性变化比较

入院2周与4周时,病人用药完全依从率较入院时有显著提高(P<0.05),不依从率较入院时有显著下降(P<0.05);入院4周时病人用药完全依从率较入院2周时有明显提高(P<0.05)。见表。

表护理前后30例病人用药依从性变化比较[n(%)]

注:与入院时比较,aP<0.05,与入院2周时比较,b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也无完全治愈的方法,长期使用相关药物进行病情控制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案,因而,药物使用的依从性成为预防疾病复发、进展的关键[3]。但在自知力、不良反应以及精神病症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病人用药依从性较低,尤其在出院之后,病从往往感觉病情控制良好而自行停药,从而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而使病情进展迅速[4]。

本次研究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入院2周与4周时,病人用药完全依从率较入院时有显著提高(P<0.05),不依从率较入院时有显著下降(P<0.05);入院4周时病人用药完全依从率较入院2周时有明显提高(P<0.05)。提示,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对病情控制、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红红,李春阳,陈超,等.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4):2390-2391.

[2]覃金荣,陆沈艳,杨带兰.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双相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0):56-57.

[3]姚静,周为,涂小波,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3):43-45.

[4]李康来,殷金梅,郑向荣.心境障碍患者应付方式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