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体系研究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浅谈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体系研究及对策

安郁滨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266002)

摘要:进入新世纪后,国内交通事业获得快速的发展,私家车数量暴增,各城市相继开展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但是由于标准的不统一,导致各城市规划的内容、深度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交通安全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要想实行科学的安全措施,必须保障安全管理规划体系的科学性,笔者在本文中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升国内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交通安全对策

1规划的目标、原则

(1)规划的目标①定性目标:对规划区域内的交通安全水平全面改善,确定在可遇见的时期内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的水平和层次。②定量目标:以建设体系为指引,制定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定量指标,在规划区域、规划时间内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数量,达到预定的目标。

(2)规划的原则其一,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以定性为基础,辅以专项勘察、资料收集以及定量分析历年的道路安全数据,制定可行的交通安全管理方案。其二,因地制宜原则:对规划区域充分的考虑,以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等实际情况加以思考,尊重事实存在的各项条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其三,系统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以道路交通的整体体系为基础,致力于全面改善交通条件,不能静态的实施方案,应该重视其动态性,根据执行的实际情况及时的改正其中的不足,不断地对其完善和改进。其四,微观结合宏观的原则:重视道路交通整体的安全性;重点关注事故频发路段、时间、季节等。其五,近期和中远期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对现有道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辅以科学的预测,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2规划的层次划分

(1)空间层次以国内行政区域划分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县级及以上政府应该秉承中央政府政策精神,划分规划的空间层次为四层:县、区级,地市级、省级、国家级,各个层次在规划上有不同的要求和重点。

(2)时间层次笔者认为规划道路交通安全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规划的时间应该尽量和其他规划保持一致,这有利于实施的统一性,更有利于分析和搜集相关资料。不仅如此,在交通安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编制单位一般会统一的规划近期和中远期目标。所以,需要规划的可操作性较强,笔者认为时间层次上应该划分为两个:近期、中远期。通过这样的方式,空间的四个层次应该相对应的对近期和中远期进行规划。

3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工作流程

交通安全规划涉及政策、标准等的制定,该工作比较严肃,因此需要有章程和原则,在相关政策、规定的要求下,会同各部门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保证制定的科学性。如果有必要,拟定出台的措施应该首先试行,在对应地域和时间范围内,正式出台之前要以信息的反馈为基础,进行修补、修改和调整,减少规划的随意性,提升规划的科学性。

4规划资料搜集与调查

调查和交通安全规划相关资料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的目的有三个:其一,深入剖析区域内交通安全的实际情况,为制定安全管理方案提供现实依据;其二,了解区域内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情况,为预测交通安全发展水平提供参考;其三,要想建立健全交通安全信息数据,就必须有基础资料的支撑。因此需要我们慎重对待,在编制的过程中重视各种资料的搜集和管理。

5规划的内容

笔者将规划文本分为七章:第一章:概述:主要是论述规划实施的背景、目标、原则范围等。第二章:规划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道路交通的特点;第三章:分析和调查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第四章:评价交通安全评价并诊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分析道路安全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六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近期规划;第七章:道路交通安全中远期规划。

6交通安全对策

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着眼于人、车、路的全过程管理,着眼于环境、信息、技术,教育、法规等管理,以抑制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全面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最终实现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通畅和高效。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借鉴美国交通安全实践经验,建立交通事故救援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伤亡率;

(2)加强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力度,保证人人知法懂法,严格遵循交通规则;

(3)完善道路交通安全体系。

7结语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只有保障规划的科学性,才能保障交通安全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当前,国内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科学程度、深度等存在差异性。笔者在本文中以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参考和依据,系统的研究了安全规划体系。笔者提出的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体系,应该以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和情况,规划体系也应该做出对应的改变,以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牛学军,唐述春,朱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理论体系的构建[J].综合运输,2006,(11).

[2]刘东,路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体系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05).

[3]赵中国.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青岛创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服务工作新模式[J].道路交通管理,2012,(12).

[4]朱茵,张宇翔,隋晓庆,王鹤飞,王军利.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预测及管理规划方案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