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议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王翠娟1李晨旭1孙亮1武丽娟1刘莉慧2

(1临汾供电公司山西省临汾041000;2国网山西检修公司)

摘要: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对提高电力管理水平、控制电力安全事故,保障电力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电力生产安全问题,该文从实施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的意义入手,对电力生产与运行中的安全性评价作详细研究,并分析探讨了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得出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方法;应用

引言

安全生产是我国工业生产行业的基本要求,电力企业重视电力安全性评价方法是为了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性,能够保证电力输送的效率。我国电力企业为适应时代发展,不断进行企业制度改革及生产技术革新。但近些年来,我国的电力企业因为需求量的增加,生产环节中弊端开始显现,甚至开始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由此电力安全生产成为国家和社会重视的问题。

1对电力生产安全性进行评价的意义

1.1可提高电力管理水平

电力的安全生产与安全运行都需要电力管理来支撑,而对于电力生产来说,安全与稳定又是电力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目标,所以在电力管理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力企业就必须加强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电力运行管理,采取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能力的方式,切实保障电力的生产、运行安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安全是电力管理的最终目标,所以在管理过程中,所有的其他管理指标都必须放到安全指标之后,尤其是在现代电力管理中。除了要重点做好电力生产与电力运行的安全管理以外,还需要做好电力维护系统的安全管理,而这些所有设施设备、系统软件的安全管理都离不开安全性评价,只有做好了安全性评价,才能准确判断出电力管理的有效性,并依此作为根据,更新与改进有缺陷的管理措施,提高电力管理水平。

1.2可帮助电力企业控制电力生产事故

电力生产中,如果生产安全不能得到百分之一百的保证,那么就极有可能出现电力生产安全事故,进而给电力企业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而电力生产中引发并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是危险,也可称为不安全因素。电力生产中所具有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显现危险,二是潜在危险。两者之中,后者潜在危险的危害更大。一般来说,电力生产中所存在的潜在危险在表面上是看不到的,所以当其在不被察觉的情况大幅度扩散时,电力安全事故便极易出现。现结合分析安全性评价的特点,由于安全性评价在应用时所分析与评价的对象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所以安全性评价可以对电力生产设备、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等作全面的评价,切实保证电力生产安全。

1.3可树立电力生产安全标准

众所周知,电力生产中,安全始终是不可忽视的主题,所以电力企业必须结合电力生产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而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电力企业所有管理行为都必须以安全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为基础,遵循安全管理标准规范,并依照标准来改正或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安全性评价报告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正是电力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对改进电力管理方式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其自然也可作为完善电力生产安全标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2电力企业安全评价的具体方法

电力生产企业安全性评价首先应树立标准,即应明确电力生产的安全评价尺度和依据。可以从技术对策、培训对策、管理对策这三个层面来控制可预防生产危险。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整、检修、运行过程等方面对技术对策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从安全的角度采用安全防护措施并评价设备的安全隐患,也将对设备的诊断、控制技术等纳入到评价范围。培训对策,就是在日常人力管理中使得员工更加熟悉设备、制度、技术等,提高作业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在遇到问题时的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在电力生产安全评价标准中,进一步将系统分解为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安全管理这三个部分,将其作为评价的基础,并进而将系统分为多个子系统进行评价,在具体操作中利用安全检查表明确各个检查项目。汇总资料后按照每个项目对系统风险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来进行打分,逐项赋予其与影响程度相关的分值。即设定一个项目的总分然后再将其分解到子项目上,即将整个体系划分为多个重点系统,并确定权重,然后再将权重系数分配到子系统中,最后安全权重系数综合子系统分数完成子项目评价,然后再次将分数汇总就得到重点系统的安全分数,至此就完成了安全性评价。

3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

3.1建立科学合理的检修安全体系

在变电检修项目的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对于标准的确定指的就是其管理体系是否安全,因此,评价人员首先应该考察变电检修管理的制度是否完善,考察的内容包括组织、监督和控制三个环节。变电检修项目的安全性评价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对设备故障的预防方面,这就要求对设备的检查要有一个明确的安全标准,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下属于正常状态。此外,为了进一步确保检修安全体系的科学性,评价过程中还要做到检查过程有专门的监督人员在旁,检查分析的结果有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审核,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变电检修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完善的。

3.2对具体管理措施进行综合评价

在安全性评价工作中,需要对多个子项目进行逐一分析、评价,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具备管理目标和安全评价措施。变电检修项目安全性评价的管理目标主要确保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是在可以控制范围之内的,从而保证故障不失控。而所谓的安全评价措施指的就是在实际作业中采用可靠的措施来对设备进行检修,以此保证检修的细致性。

3.3安全评价措施

首先,实现标准化作业,以检修为例,主要是由设备管理标准化、作业管理标准化、作业准备标准化、生产组织标准化等构成,即在所有的检修工作项目中都要体现“标准”,以此将检修的工作纳入到可控的范围,因为只有标准化的作业才是可以全面控制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有据可依的,并可以保证其措施完善。其次,变电检修的风险控制,即对作业项目进行综合风险,按照安全性评估的方法将重要程度、技术含量、影响程度、严重性等综合起来对作业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即将安全性评价作为日常工作的内容。具体到检修作业中就细化为定级、审核、执行三个流程。变电检修的安全性评价应涉及所有的专业,因为各个作业项目既有独立性也有关联性,所以安全性评价应从专业的角度科学地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辨识,以此达到控制风险的目标。最后,控制检修作业。检修工序控制主要包括检修设备的工序流程,明确检修人员作业对象和作业范围。通过检修过程的工序管理,使检修人员在有序安全检修作业的同时,及时掌控整个检修进程。检修质量控制主要包含检修设备的一些重要信息如设备技术参数、检修次数等信息,明确检修人员、检修项目、要求及要达到的检修质量标准,保障检修设备的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合理的应用相应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才能更清楚的认识到电力生产各个项目之间的不足,才能进一步完善生产管理方法,提高生产安全水平,继而促进整个电力企业生产能够更好的提供高品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文广,崔波.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探析[J].科技资讯,2010(36).

[2]马春山.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创造企业稳定效益[J].今日科苑,2010(24).

[3]张龙,唐敏康.基于MABM和未确知理论的矿山安全管理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广场,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