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供电企业降损增效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刍议供电企业降损增效的研究

晏莉莉

(国网泗阳县供电公司223700)

摘要:降损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指标,它能够反映供电企业对于能源的利用率及整体管理水平。文章通过对供电企业的线损情况分析,制定出如何降低线损的方案,以此来提高企业的降损增效目的。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降损增效

一、供电企业线损情况分析

1线损的概念。线损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经过元件后会造成有功损耗与无功损耗以及电压的损失。

2.产生线损的原因

2.1电阻作用。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绕组以及电动机绕组都是由铜或铝材料作成的导体。即然是由导体做成说明会存在一定的电阻量,当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经过这些导体后,电流会受到电阻的阻碍作用,从而引起导体温度升高,将部分电能变成热能,因此产生电能的损耗。由于是因为导体自身所带有的电阻而产生的电能损耗,因此,将这种损耗称为电阻损耗。

2.2磁场作用。交流电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磁场,电气设备受到磁场的作用以后会进人正常工作状态,比方说电动机必须产生旋转磁场来带动机械负荷工作,而变压器会产生交变磁场,让电压产生降压与升压,电压升高后能够进行长距离的电能输送,电压降低后能够将电压等级进行改变,变成可以让居民使用的电能。电流会在电气设备中流动产生磁场,我们将这种现象叫作电磁转换。

2.3管理因素。在一部分供电企业当中可能会存在管理不够规范,导致日常管理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发生。有些用户会违规使用,乱接乱拉电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安装的计量装置也不符合要求,出现了误差,由于管理不到位在抄表时也存在抄表不够准确。这些损失根本无法用数据来进行统计,统称为管理线损。

3.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降损工作不够重视。由于供电企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安全生产这一环节,对降损工作重视不够,在日常的生产运维和营销管理过程中造成一定的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

计量不够准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工作没有及时到位,对于出现故障的电表,没有及时的给予更换,造成了电能计量不准确或漏计现象。

反窃电和经营风险压力大。电能作为一种商品,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个别用户窃电行为造成部分电能费用无法收回,同时由于部分企业经营不善倒闭造成电费无法收回,造成了严重的线损。

部分线路导线线径小、线路残旧、重超载严重。由于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行城镇化建设,经济增长快速,用电负荷的需求也猛涨,但是电力系统改造资金不足,部分线路运行年限长,已经严重老化,远不能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卡脖子”现象时有发生,线损也比较高。

二、供电企业降损增效的措施

1降损增效的技术措施。

1.1供电企业需要加强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改造力度,在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要将线损的因素考虑到技术改革上来。把供电的可靠性与降损增效作为重点内容,加大力度对残旧、超载线路的改造,对供电网络中的电源点与配电网网架结构进行优化改进,确保电网处于经济运行状态。

1.2合理调度,避兔变压器的轻载、空载与过载的现象,从而降低运行成本。对变压器的选用一定要合理,并且安装位置符合用电要求的同时尽量安装在负荷中心。对公变用电线路进行负荷调整,确保三相负荷平衡。对于出现的负荷过大或过小的线路及时进行改造或者负荷调整,进一步减少在用电过程的损耗。

1.3逐步淘汰高耗能变压器。加大配网改造力度,制定计划逐步更换高耗能变压器,同时全面推广使用S11系列以上的节能变压器,进一步降低变压器损耗。

1.4加快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提高城电网科技含量。通过建成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对配电设备进行监控,实现配电网络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管理平台。配网实现自动化管理后,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服务的质量,还可以减少停电,优化配网运行方式,进而降损增效。

1.5合理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企业及时对变电站、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增加一些无功补偿设备。如果变电站的电压不是很理想时,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自动投切,以此提高电网的电压稳定和经济运行。如果配电网络功率因数低,可增加自动投切线路和配变无功电容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从而降低电能损耗。

1.6推广现代化手段,加快电量远传工作。供电企业可利用自身的数据信息资源,通过建立配网线路、监测系统、抄表系统、负荷管理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计量装置的电流、电压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断完善电量数据的线损统计,实现对线损进行智能分析,不断提高企业线损管理的科技水平。

2.降损增效的管理措施。

2.1积极开展线损四分管理工作。把线损按分线路、分电压等级、分区域、分台区进管理考核工作。对线损的管理制度进行细化,积极转变观念,加强降损增效的管理力度,使线损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单位及个人身上,线损管理级级有任务、层层有责任、人人有考核,形成线损管理网络,从而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2.2加强线损预测分析与理论计算工作。通过记录来进行比较,可以与上个月、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与理论计算比较。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对出现线损的原因进行查找并制定有效措施及时整改。制定年度降损计划,从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两方面进行线损的有效控制。

3.3加强计量管理。大量安装使用智能计量装置,不断提高计量的准确性。调整低压电流互感器的等级,由0.5级调整为0.2级,并对电能表定期进行校验。特别是加强抄、核、收等环节的管控,减少因人为管理原因造成的电量损失,降低管理线损。

3.4加大反窃电力度和售电风险管控。供电企业加强自身管理的同时,加大反窃电力度,可以依靠地方政府争取公安系统的支持,联合打击窃电行为,以减少窃电引起的电量损失。另外大力推广预购电、预付费等费控管理手段,减少因企业倒闭无法缴纳电费的现象发生,有效管控售电风险,降低电量损失。

三、结语

线损水平是考核供电企业技术和管理两大方面的重要指标,降损更是增大供电企业效益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工作,降损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供电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一定程度降低电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l刘丙江线损管理与节约用电四[M]京:中国水力出版社,2005。

[2]廖学琦线损理沦计算与管理讲座[J],农村电气化,1995(8):1—2。

[3]虞忠平电力网电能损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4]宾林电力行业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手册[M]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7。

[5]李植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研完[J],科技信息,2013(14):240。

[6]陆嘉铭降低配网线损的方法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2(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