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维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 2

雷贝拉唑维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吕芙蓉郑晓红董鹏飞孙志宏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维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治疗第2周、第4周、第12周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结束12周胃镜下食管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复发及胃镜下食管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维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雷贝拉唑;临床疗效

Clinicalobservationofrabeprazolemaintenancetherapyforrefluxesophagitis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icacyofrabeprazoleinthetreatmentofrefluxesophagitis.Methods:90patientswithrefluxesophagitiswerepidedintotreatmentgroup(45cases)andcontrolgroup(45cases).Thetreatmentgroupwastreatedwithrabeprazole.Thecontrolgroupwasnottreatedwithdrugs.Thesecondweekandthefourthweekoftreatmentwerecompared.At12weeks,theclinicalsymptomsofthetwogroupswereimprovedandtherecurrenceofendoscopicesophagitiswasobserved12weeksaftertheendoftreatment.Results:recurrenceofsymptomsandesophagitisrelapserateendoscopictreatmentgroupand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Rabeprazolemaintenancetherapyforrefluxesophagitiscanreducetherecurrenceofrefluxesophagitis,andhasahighclinicalapplicationvalue.

Keywords:refluxesophagitis;rabeprazole;clinicalefficacy

前言: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反酸、烧心、胃灼痛和食管黏膜的损害,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易获得愈合和症状缓解。然而不管最初用何种药物治愈,6-12个月内36%-82%的患者食管炎将复发,部分患者再次进展为糜烂性食管炎。本次临床观察按疗程完成反流性食管炎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门诊因反酸烧心及胸骨后疼痛并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其中男32例,女58例,年龄25-71岁,平均(40.20±11.23)岁,按内镜下分级I级36例,II级39例,III级15例,所有患者经疗程12周质子泵抑制剂规律治疗,并确定内镜下食管炎好转。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入组患者除外妊娠、贲门失迟缓、食管癌及消化性溃疡性疾病。按是否进行维持治疗分为治疗组(应用雷贝拉唑)和对照组(停用药物观察),两组间性别、年龄及食管炎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治疗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江苏豪森药业,批号:130701)10mg,1次/d,早餐前1h口服,共3个月;对照组不用任何抑酸剂或黏膜保护剂,两组患者均避免高脂肪、巧克力、薄荷等易诱发食管炎加重的食物,避免吸烟及过饱等加重食管炎的生活习惯,两组患者分别于2周、4周、12周复诊并记录反酸烧心及胸骨后疼痛变化,并记录有无药物不良反应,于24周后复查胃镜明确有无食管炎复发。

1.3疗效判定

症状:以临床表现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复发为临床症状复发,并分别计算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12周临床症状复发率。胃镜疗效标准:参考我国1999年烟台分级:食管黏膜炎症程度根据全国RE诊断及治疗方案分为0~4级:0级:正常黏膜;Ⅰ级:黏膜发红、糜烂,呈点状或条状分布,无融合;Ⅱ级;黏膜发红、糜烂呈条状,可有非全周性融合;Ⅲ级:黏膜发红、糜烂,病变广泛,呈全周性融合或形成溃疡。治疗后12周复查胃镜下表现为0级食管炎消失为食管炎未复发。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病例数×100%。无效:食管黏膜炎症程度未见好转;好转:食管黏膜炎症程度较治疗前好转>1个级别;治愈:食管黏膜恢复正常,无炎症表现。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疗后2周、4周、12周后反酸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比率为2.2%、6.7%、11.1%,低于对照组的11.1%、26.7%、35.6%,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2、4、12周症状复发情况比较[n(%)]

2.3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腹痛;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口干。所有不良反应症状均不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自行消失,未予特殊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上消化道胃酸及动力异常的疾病,常使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使食管黏膜暴露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等病理性改变,严重者可导致食管狭窄甚至癌变。研究表明pH>4每天20-22h,90%的糜烂性胃炎患者在8周内可愈合。但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结束后常再次出现反酸烧心及胸骨后烧灼感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其中一部分患者再次会出现糜烂性食管炎。本次临床观察可以看出停止相关抑酸药物治疗2周一部分患者再次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表现,随观察时间延长出现反流症状患者明显增加,治疗后复查胃镜表现,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反流性食管炎复发,但对照组显著增多,临床观察提示雷贝拉唑维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减少反流性食管炎复发,表明绝大多数食管炎患者为了促进愈合和缓解症状,维持治疗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宗湘裕,杨天翼,杜长海.柴芍降逆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7,39(11):1676-1679.

[2]张菊芳,金浩,刘朵,黄天生,吴晓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06):734-736.

[3]白班俊.雷贝拉唑联合快力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A].贵州省医学会、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贵州省医学会、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贵州省医学会,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