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情趣主动参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激发情趣主动参与

代志海

◆代志海江苏省建湖县第一中学224700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只有方法性的知识才是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因此笔者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并且能够最终达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目标的基础。

在新课改蓬勃开展的同时,我们看到了诸多的进步,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体育与健康的教授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弊端。原因有很多方面,一方面,一些研究者只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没有从教学的实践层面上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体育教师,在执行新课改的同时,不可能立刻改掉“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没能够真正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强身健体的观念没能够深入学生的心中。导致的结果是,严重阻碍了当今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而不利于新课改的实行,那么体育教师在新的环境下如何来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全员参与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至理名言千古流传,它充分说明了兴趣与动机的重要性。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我们的课堂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体育与健康课在这个方面的要求尤为重要,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鉴于此种情况,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想尽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备好场地、器材。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术能力的序曲。有了完好的开头,学生的自主性便容易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创造性也在不自觉中得到开发。接下来学生就会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进而自觉地去研究、学习,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对达成体育锻炼的目的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捞到纯正的金子。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由此可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作为教师,对此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据此,体育教师在上课伊始,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语言要有亲切感、有感染力、充满激情,具备“主持人风格”的教学艺术。那么,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要求呢?因为我们看到过一些综艺类的节目,这类节目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其效果是更有利于感染观众,使观众们参与其中,并且乐在其中。我们可以从这些节目中受到启发,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在体育教师授课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动展现情境,以实物展示情境,以图像、录像、画面、多媒体再现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用这些方法来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耐久跑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用故事引入练习,达到一定负荷后再用故事间歇,然后再练,并在场地上设置几个休息小圈,跑累的同学可到小圈中休息,休息一会后再加入练习,这样学生会觉得课堂充满了情趣,更加喜欢学习。

三、引导学生自主地接受新知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

如今,新课改蓬勃发展,“启发式教学”至关重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着眼于学生的现实健康,而且放眼于学生体育运动潜力的发展。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方式、方法影响学生的体育意识、态度和行为,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意识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教师在教授前滚翻时,老师可让学生思考:“方砖和球在受力的情况下哪个更容易滚动?”让学生动脑思考,很快就会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个动作完成的方法。可以说教师的这个引导作用,使学生很容易接受了新的知识,而且学生对此也更感兴趣。

教师的启发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作为体育教师,更应该在学生学练过程中主导、辅助、引导学生,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方法,不但使学生动作技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既掌握了动作技术要领,又学会了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进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总之,在学校教育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今天,体育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牢记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使学生彻底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改的目标,达成强身健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