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重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论述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重点

王银海

杭州恒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作为城市交通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市政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至关重要,因其直接影响到桥梁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等,所以在市政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中,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保证其建设质量。本文针对现代市政桥梁工程中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重点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已日益完善,城市桥梁工程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市政桥梁是城市交通网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难度相对较大,投资也相对较多,并且许多市政桥梁都是在相对繁华的城市道路上方建设,同样也增加了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难度。市政桥梁下部结构作为市政桥梁的主要受力部位,其施工质量更应该受到重视,基于此市政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概述

现代市政桥梁由四个组成部分: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设施。在下部结构中,其组成部分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桥墩和桥台是支承上部结构并和路堤相衔接的建筑物,作用是将其传来荷载传至基础。桥台通常设置在桥两端,而桥墩通常设置在桥中间部分。桥台与路堤相衔接,除了上述作用外,还可以抵御路堤土压力,防止路堤填土的塌落。

三、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1)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桥梁轴线控制点和水准基点进行复核测量,在桥墩中桩测定的基础上,每一桥墩各设一组十字桩并经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用以控制桥墩的纵轴和横轴;其二,曲线上的各桥墩之纵向中心线都在各桥墩的切线方向上,横向中心线都应在各自的法线方向上横桥向中心线,在桥墩每侧至少埋设两个桩,间距不应小于30m;纵向中轴线埋设亦不少于两个桩,间距不应小于100m;其三,施工过程中各桩都应妥善保护,标注部位编号并涂上各色的油漆,做到牢固醒目并定期进行复核,发现桩位异常时应立即校正。

(2)市政桥梁桥台基坑开挖的关键技术。市政桥梁桥台基坑开挖的关键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基坑的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对有渗水土质的基坑开挖尺寸,应根据基坑周边排水要求(包括集水坑排水管排水沟网等)和模板设计所需基坑大小确定;一般基底应比设计平面尺寸每边加宽50~100cm基坑边线位置基础轴线和标高应准确测定,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方可开始开挖基坑;另一方面,基坑壁坡度,应根据基坑深度施工工艺有无已建地下设施及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当基坑深度较浅基坑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或基坑底土质良好土层构造均匀时,基坑坑壁坡度可参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执行,当设计另有要求时应按设计规定执行。

(3)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模板施工的关键技术。一般现浇混凝土墩台常用的模板有固定式模板拼装式模板整体吊装模板和组合式定型钢模板墩台侧模板的设计荷载主要考虑现浇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对钢筋混凝土柱等轻型墩台还应考虑捣实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对模板的技术要求如下:其一,验算模板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数值: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l/250;其二,模板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绘制模板总装图细部构造图,在计算荷载作用下按受力程序分别验算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制定模板的安装使用拆卸及保养等有关技术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其三,拆装容易,施工操作方便,保证安全,模板制作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4)市政桥梁下部结构先将混凝土以及钢筋绑扎施工的关键技术。其一,墩台施工应在基础顶面放出墩、台中线和墩、台内、外轮廓线的准确位置,现浇混凝土墩、台钢筋的绑扎应和混凝土的灌筑配合进行。在配置垂直方向的钢筋时应有不同的长度,以便同一断面上的钢筋接头能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水平钢筋的接头也应内外、上下互相错开。钢筋保护层的净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其二,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应从准备工作、拌合材料、操作技术和灌后养护这四方面加以控制。滑模浇筑应选用低流动度的或半干硬性的混凝土拌合料,分层分段对称浇筑,并应同时浇完一层。各段的浇筑应到距模板上缘100~150mm处为止。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浇筑混凝土要连续操作,如因故中途停止,应按施工缝处理。脱模后若表面不平整或有其他缺陷要予以修补。在明挖基础上灌筑墩、台第一层混凝土时,要防止水分被基础吸收或基顶水分渗入混凝土而降低强度。其三,注意掌握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混凝土的配制、输送及灌筑速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应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要求浇筑。其四,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应及时校正。浇筑过程中还应注意模板、支架情况,如有变形或沉陷应立即校对并加固,高大的桥台,若台身后仰,本身自重力偏心较大,为平衡台身偏心,施工时应随同填筑台身四周路堤土方同步砌筑或浇筑台身,防止桥台后倾或向前滑移。未经填土的台身施工高度一般不宜超过4m,以免偏心引起基底不均匀沉陷。

(5)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桥台施工的关键技术。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桥台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桥台基坑开挖,通过施工测量确定桥台的基坑位置后,采用人工或者机械开挖的方式进行作业,当开挖至据设计标高位置30cm左右时,更换为人工开挖的方式以免对地基土造成扰动,影响土基的承载力对于桥台下的桩基础,待桩顶位置挖出后,在桩顶位置进行凿除,通过铺筑砂浆作为混凝土浇注底模;其二,钢筋骨架与模板安装用于桥台施工的钢筋骨架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资料进行安装,同时钢筋接头应错开布置,接头截面面积应小于总截面面积的50%,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钢筋绑扎后必须横平竖直,而且桥台主筋的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资料的要求模板安装是应注意控制哥结构尺寸以及轴线的位置是否准确,并合理的预留保护层厚度;其三,混凝土浇注桥台混凝土浇筑施工共以与上述墩柱混凝土施工工艺类似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施工和异性较差,则应加强振捣,同时保持浇筑过程中的连续性,避免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混凝土浇筑结束后12~18h内,应采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进行养生。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桥梁下路结构作为承担市政桥梁主体结构荷载的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市政桥梁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因此,为了保证市政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质量,应该根据市政桥梁工程进行分析,了解桥梁下部结构的形式,采用合理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而保证市政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质量,以此为城市建设出质量合格的市政桥梁,保证城市居民的正常通行和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马宏伟,肖莹.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J].科技向导,2013,25(29);267.

[2]李小娟,李攀峰.试析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11(1);150.

[3]赵海云.对山区高速公路桥梁下部设计的探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12(Z1);125-126.

[4]娄全军,姜军.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30);57.

[5]王江伟.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1(3);73-74.